杨春兰:从董明的画理解抽象

杨春兰:从董明的画理解抽象

杨春兰:从董明的画理解抽象

时间:2011-07-15 10:54:29 来源:

评论 >杨春兰:从董明的画理解抽象

董明
1962年出生于江苏。现定居上海。


杨春兰/文

关于意象和抽象的争论总是层出不穷,似乎哪一种都有庞杂的理论体系支持着,然而一幅真正的好画真的能用理论分清意象和抽象的界线吗?比如董明的画。
 
有些人什么都懂,可什么也不说,因为骨子里他什么都容得下。于是这种人气宇非凡,而他的画则气象万千。在几乎原色的画布上,寥落的几笔线条,微弱的灰色变化,没有令人目眩的色彩,震撼的形象,可是就在这样的朴素和本真,最少技巧的画面上,我却看到无尽,云雾迷漫的无尽,日月循环的无尽,余音绕梁的无尽,寰宇时空的无尽……在宏大的虚无中我被裹挟而去,身不由已而又身临其境。
 
认识董明一年多,最初的印象是他不太象个画画的,因为他太精致优雅,全没有概念上画家的要么不修边幅,要么另类个性,要么索性平凡得叫人转身就能忘记长相。而他却是个上海“老克勒”的样子,终年整洁如新不张扬的衣饰,头上不见一丝乱发,说话的声音从来不超过C大调的音域。夏天的时候得知他在南汇有个大画室,他顶着个烈日,每天一早去那边,画到下午又回到工作室继续画。正惊异于他的精力旺盛,有几天他忽然不去了,好奇的问起,他用贯常的吴侬软语回答说他画大画闪了腰,休息几天,语声轻柔平淡的好像在说别人,脸上仍是优雅的笑容。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生活是庞杂的,思维情绪也是瞬息万变,但时间却把岁月的苦痛和欢悦揉和成混沌的过往,纵然大悲大喜,留下的也不过是或深或浅的印痕。然而在董明的画中,这些或明朗或晦暗,或灵动或滞涩,或显或藏……的痕迹,却可以引我们在全力以赴、不得喘息的生命前线,轻轻转身,看见无尽的来时路,看见无尽消失在浩淼的历史。
 
绘画的形象固然可以是衡量技艺的标准,但更高明的做法是用形象像路标一样,指引人们走向画者的精神家园。而抽象则更像是头顶的一缕阳光,山坳的一阵南风,隐约的人语声响。那些可见的线、形、色跟不可见形一样没有确定的路名和方向,它只能带走敏感的灵魂,如闻召唤般身不由已的前行,直到最初也是最终的,什么都在却又什么都没有界限的生命本质。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