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事艺 立德为人——雕塑系吴雅琳教授访谈

躬身事艺 立德为人——雕塑系吴雅琳教授访谈

躬身事艺 立德为人——雕塑系吴雅琳教授访谈

时间:2011-12-06 17:20:48 来源:

>躬身事艺 立德为人——雕塑系吴雅琳教授访谈

        记者:吴老师,请简单谈谈您最近的创作活动?.
        吴老师:好的。我认为,一个人的艺术风格,与个性和学识修养息息相关,艺术强调主观特性。在我的创作活动中,潘鹤老师对我的启发很大,他在创作的时候不会被他人的想法所左右,相反,他能很睿智的去引导别人,既实现自己的愿望,又满足大家的需求。就我近期一件作品为例:去年我为西安大明宫创作大型景观雕塑《霓裳羽衣》,我带领一个团队奋战两个多月,光3米高的造像就有20人之众。《霓裳羽衣》所表现的是道教神话故事。传说唐玄宗夜来入梦,见众神女身披万道金光,击乐歌舞,自天上翩然而降,云雾弥漫,仙音悠扬……。这一题材显然很吸引我,记得我曾写七律:“诗律专丞苏子韵,造型最爱唐人风”。研究中国古代雕塑也近十个年头,《霓裳羽衣》似乎是专门为我而来。我摈弃西方一贯的写实手法,而追逐东方的审美精神。创作中我赋予众仙女的饱满和丰腴,杨贵妃唐明皇的造像更把握其面相和神韵。而在衣纹的处理上,大胆吸取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化藤蔓,花瓣的自然形态为衣裙,借此体现这种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内核。在创作泥稿的过程中,我会时常以植物的形状来引发大家,而我这一非西方写实的创作理念,最终既获得了公众的认同,又成就了一件自己的作品,艺术思想的走私可见一斑。
        记者:作为一位成功的雕塑家,您在素描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见解,曾有幸拜读您的《表现性素描基础教学》,请问,您觉得扎实的素描基础对您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呢? 
        吴老师:传统的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也就是需要训练写实能力的基础。作为主要从事写实雕塑范畴的我,传统素描能力的掌握对我的专业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但是,我这本书是列为创新课程研究丛书,它所训练的基础,应该是对创造能力的基础训练。这也是我近十年来的一项教学研究,它侧重的是对创造性思维的锻练。当然,我相信还有许多同道者,在此我仅做抛砖而已。当今国内艺术院校的教育模式基本是西方的,素描就是传统西方造型艺术的基础.但是,对于研究中国画和学习中国传统雕塑的学科而言,其基础应该是线描而非素描。西方造型审美标准是注重身体、人体结构、体面的构成等,而中国的造像首先是关注头部,重视脸部表情、神态,讲究线的支撑、衣纹的程式等等。
        我们认为线的疏密,节奏的韵律是一种审美的基础。我们的很多造像,主要体现平面的关系,所谓的二度空间;而西方的就一定要形成三度空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本质上的区别,比如幼儿园小朋友画苹果,我们东方的孩子画了个圆,而西方的小孩就会加上个投影,他的观察都是三维、立体的,而我们的观察是二维的、平面的。我认为作为一个东方人,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交流中体现价值。 
        记者:您的作品《新潮州翁仔屏》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能否谈谈您的创作灵感。 
        吴老师:这件作品确实是取材于潮汕的传统市井文化,也是我儿时的印象。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由来已久的,在十年前我开始思考中国文化在国内外的地位这个问题,而我们中国古代雕塑在国外是怎样的待遇?两年前我在欧洲呆了两个月,天天跑博物馆,有一个叫吉美美术博物馆,专门收集东方艺术品,那些法国人对我非常友好,我认为那是对我背后,中国文化的崇敬。我还见过一个八十几岁的老人跪在地上琢磨研究我们的佛造像。而相反,当代中国社会却没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价值,高等学府更应该对这方面加强认识。中国的历史、社会现象和人间百态是中国文化的直接反映,最近我刚从广西梧州回来,那里有大量保存完好的骑楼街,可想而知,当年是一个很旺的商埠,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中西文化融合交汇,从现在的环境思考历史文化,能够丰富我的作品创作。
        我们关注东方雕塑艺术,首先要关注造像的线条.神态和气韵。对于中国的雕塑家来说,西方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可是东方的审美文化、思维特点更是值得我们去关注。我从小就喜欢看文学类书籍,其中的历史、政治、人物性格等因素使我收益颇丰,从西方文学到中国文学,之后更定格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较深层的认识。就我而言,从事艺术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作品上,再去服务于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潮州翁仔屏》不仅诠释了一座城市的形象特色,更是演绎着一个地域的文化精神。 
        记者:您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深的情愫,尤其对古诗词有着较高的造诣,这对您的雕塑创作有何帮助? 
        吴老师: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写诗,当然只是爱好,十年前才开始写格律诗,诗言志,表达自己似乎更加直接。我的骨子里对东方文化有着很深的迷恋,对古典名著中的诗词有的几乎倒背如流。如<<红楼梦>>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在阅读时,你可以了解历史,社会现象和人间百态。文学不是简单的文字组合,有深厚的历史、深沉的思想,以及妙不可言的审美情趣。只要你有心去阅读、感悟、思考,就能获得你需要的东西。反映到我的专业、创作中,我会更多地用感性去表达我的想法,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倾心于此,融会贯通,直至传神,正所谓:观于目而会于心及至畅于神,进入创作的“自由王国”。这就是传统文化、古典诗词对我创作的启示。 
        记者: 30年前潘鹤教授率先提出“雕塑出路在室外”的创作理念,开我校雕塑专业服务社会的风气之先,近年来我校的雕塑专业发展如何?请谈谈您的看法。

        吴老师:“雕塑出路在室外”这个问题恰恰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潘鹤、梁明诚、黎明一路下来都力推“在室外”的创作传统,《开荒牛》、《珠海渔女》等经典名作正是这个传统的结晶。十年前,我们课程的模式是大量的泥塑课和少量的材料课。现在雕塑系课程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一年,改设两个工作室,一个方向,新增<中国古代雕塑研习>和<综合材料>等基础课程,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社会时代的接轨。现设公共雕塑、当代雕塑、具象雕塑等方向,聘请了包括外教在内的各方面人才授课,二年前这一决定,使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和社会能较紧密的结合,也有效地拓展了就业的途径。同时加强交叉专业的互通,前年我们已经开始策划把数码艺术引进雕塑系。数码技术是这个时代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我们不能不给予重视。当然,雕塑系与数码系学生做数码是有差别的,相辅相成,各有各的优势。所以,雕塑系这几年在学科建设方面得到认可,被评为国家和省级的特色专业建设点,雕塑创作被评为省精品课程,同时获得了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这些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现在的“室外”和当年潘鹤提出的“室外”有所不同。老一代把“在室外”定性为城市雕塑。而今天所说的公共艺术的概念要宽得多,它可以是为艺术家自己而创作的艺术品,也可以是为社会、环境而设计的作品。以前的城雕很多是把架上的雕塑拿到室外去摆放;而现在的公共雕塑应和环境结合在一起一同创作设计。五月份大家会在大学城美院的公共环境中看到雕塑系毕业生的公共艺术作品。 
        最近几年,特别是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我校雕塑专业在服务社会经济文化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像黎明院长创作的青年毛泽东艺术雕塑等。雕塑专业服务社会我认为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公共艺术,包括城雕,也就是公共雕塑,这个自潘鹤老师始一直延续至今。另一个就是数码雕塑,我认为数码雕塑是现在乃至将来的一个主流方向,大家从电影《阿凡达》的成功看到了发展趋势,雕塑系已开设了几年的数码雕塑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软件造型能力,将来还会在衍生产品方向上加大力度。我认为这就是服务社会最好的切入点之一。 
        记者:您对从事艺术的学生有何期待。

        吴老师:现在的社会环境对道德教育是一个挑战,一个有追求的人,应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年轻学子,大家现在多修养个人品德,毕业后有能力了则为社会多作贡献。送一副对联共勉:“一世躬身事艺,千秋立德为人”。从事艺术的人“德”很重要,“德”“艺”相伴,受益终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