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与品格——陆春涛水墨艺术漫谈

个性与品格——陆春涛水墨艺术漫谈

个性与品格——陆春涛水墨艺术漫谈

时间:2011-12-13 16:24:53 来源:

>个性与品格——陆春涛水墨艺术漫谈

陈国辉/文

        在提笔为陆春涛先生的画作写艺评时,我着实有些迟疑和顾虑:一是案头上厚厚的《水墨手语——陆春涛绘画艺术评论文集》汇集了几乎当前活跃的、一流的美术批评家、媒体人对他的作品所写过的评论,不仅从各个角度方方面面地论述了对春涛先生的水墨艺术的解读,还对他的水墨状态作出了认可的评价和期许。似乎该探讨的话题都已涉及,无需再赘言。二是我仅从印刷品上看到过春涛先生的画作,未曾见过原作,负责任地来说,不敢妄加评价。尽管我和春涛先生有过一次短暂的艺术交流,他热情豪爽随和的个性,以及对艺术执着而坚毅的秉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对他所钟爱的水墨艺术所能言传之处实在有限。再者,作为后辈,我除了钦佩这位刚二十出头就已经在北京开画展,一时名骚京城,转而下海打拼创业十来年后,继而回到画桌边进行水墨艺术创作的画家之外,更想深入了解他与艺术梦想之间纠葛不清的情感,以及他笔下敏感而丰富的心灵世界。恰缘于此,我迟迟不敢动笔:一是怕重拾他人的老话题,了无新意,应付交差了事,辜负春涛先生的热情;二是担心无法深入地理解春涛先生的艺术精神,无法详尽地勾勒这位亦从商亦从画的汉子所对艺术痴迷的心迹。
        今年国庆节休假七天,带上春涛先生的《水墨手语——陆春涛绘画艺术评论文集》,踏上去南宁之旅,火车上再三赏读书中春涛先生的画作。画册中图片目录记有作品的年代,最早的画作于1986年,最迟的作于今年,其间1989-2001十二年间收入画作甚少,按批评家谢海先生的解释是“这段时期春涛先生迫于生计不得不下海从商,因此这段时期他的艺术履历几乎是空白。但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有钱的文艺青年的痛苦,让人瞠目结舌,又无可奈何……生意场上无论春风得意,还是阴雨绸缪,对于春涛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不管什么样的情况,画中总有故事,总有乾坤,读画、画画也足以让他放逐灵魂。”掩卷沉思,不能不又一次想到艺术家的创作生活在时代现实中的顺逆,令人感慨。
         从2002年起,春涛先生重拾搁置多年的画笔,一发不可收拾,创作了大量水墨作品。在该书中,2004年后收录的画作最多。早期的以山水画为主,淡雅清幽的意境尚见传统文人笔意与西画技法结合的风格,间接有海派风格的影响。2004年之后的作品是这风格的引伸、发展和成熟,在题材上大体则分为花卉系列、江边系列、荒谷系列以及荷塘系列。其中,花卉系列又可以分为丛枝系列、花海系列和瓶花系列。从具体形式上看,春涛先生的花卉系列明显具有个人的风格特点:一是强调平面形式的装饰美感;二是发挥墨色浑染的满构图,以及切割构成的“冷抽象”意味;三是大胆用色,尤其纯色的运用,通过浓墨与纯色的对比,达到强烈的色彩表现,营造热烈的、斑斓的样式;四是以传统写意的笔法,删繁就简,抽象概念化的图式成为自我关照、自我情感宣泄的表象。花卉系列意图以写意花卉的形式在时尚与传统之间寻找文化的平衡点,在东方审美与西方绘画之间寻找现代潜质的绘画性,从而突破传统花鸟画的藩篱,赋予现代人文精神的理解。当然,假如我们跨越技术性的层面,抛弃形式与技法的论调,我们更能发现春涛先生笔下的花卉画作中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一坛闲花、两把明式靠椅、抑或是一帘竹幕、几朵流云,或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或淡彩渲泼、水墨晕章,或色相交映、畅意淋漓。离形得似,取意得似。难怪乎,美术批评家尚辉先生评价为“它淡雅而不冷逸,充满了生活的温馨;它色妍而不浓艳,富有文人的情怀;它构图饱满而不拥塞,信手涂鸦行云流水。”
        2008年,是春涛先生绘画风格“墨变”的一年——他在绘画题材上由花卉系列转向山水系列,在风格情调上也由热烈、奔放、浓艳的色调转向淡雅、沉静、苍寂的意境,在创作心理上也由外向型转向内心型的表达,从注重绘画的外在形式转向个体心理的呈现。作品《江边系列》和《荒谷系列》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之作。与其说在《瓶花系列》中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追求画面单纯的现代装饰性趣味与时尚性的话,那么这只是春涛先生水墨艺术形式语言探索的一个起点,而《江边系列》和《荒谷系列》无疑是他艺术精神的显性体现,更是他艺术观念突破的尝试。作品中的山峰、丘陵、海面、礁石、戈壁、蓝天……简约化的绘画语言,富有设计感的画面,不仅是诗意化的风景,更是呈现艺术家的思考轨迹和面对自我的体验过程,它给我们带来的实际上是一种心境。如《江边系列》之十四、二十七、四十一和《荒谷系列》之十四、十八、三十八等,一改传统山水的审美图式,利用墨色的浓淡深浅,演化为黑白灰结构的装饰性画面,或以大块墨色分割构成画面,或以留白的三角形山峰突兀地挑战我们的传统视野,或以蓝海绿水光影交错般超现实地表达某种心理象征的意味。尽管春涛先生着意于改变传统山水的惯性审美图式和转换墨守成规的笔墨语言系统,但难能可贵的是,正因他对装饰性设计美感的理解,对传统水墨艺术的体认,对墨色自由变化所带来的想象性和象征性的领悟,使得他的画面营造出了以现代感的装饰性符号系统传达传统山水画固有的抒情方式和诗化意境。 
        中国传统山水画历来讲究山水文化的象征意义,甚至是以禅喻画,所谓“山水以形媚道”,图绘山水形象可以领悟虚无之道。如此,“传统山水画”既是表达山水具象外貌特征,又是表达心理观念的抽象符号,只不过传统山水画在历史的发展中渐成集体的文化符号而不是个体的心理表征。在笔者看来,春涛先生山水画的艺术特质却体现于:一是他以“性情入水墨”,随心入画,无意于“画如自然”,更感兴趣于“山川映我”,客为我用的心画符号,倾注于内心的情感表达,以及自我精神的心理象征。二是他的画面在物与我、主观与客观、似与非似之间,交织成多方位的感应框架。且此种心理感应是一种抒情性的话语,是对自然生态的气魄与度量所表示的感悟,其中不乏对理想主义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存意识的抒怀。三是与大多数现代水墨画探索不同的是,尽管春涛先生也借鉴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样式,但他并非割裂优秀传统、数典忘祖,而是善于利用现代文化意识重新发掘传统艺术中暗含的现代因子,促进水墨画现代转型的探索。此种个性的绘画品质,有评论者认为是“画家内心情感需求的结果,浓缩了对生活的感受和对语言形式的高度概括,是情感的极度符号化,也是符号的极度情感化,是两者不约而至的高度吻合。”但在笔者看来,赏读春涛先生别具一格的山水画时,不难发现在他的水墨艺术中所蕴含的一种张扬自我的品性,且此种绘画品格从他的花卉系列开始便渐成个性风格。 
        春涛先生近作《荷塘系列》更是其“墨变”之后走向成熟之作,要么平铺式构图,要么特写式镜头,图写夜色下或烟雨中的荷塘景象:或百荷齐放,或塘上新绿,或霭气皓光,抑或空塘灵光,其意境营造有迷濛空静冷凝之态,不仅展露出荷塘之美景,还传达出难以言说的心境与诗意。在那幅题为《荷塘系列之十》的作品中,以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夜空空寥阴沉,百荷丛中的浅滩暗流,灵光闪现,在介乎梦幻与现实的场景中所呈现出的殊异于常态的隐秘心理空间。此种超验性的场景如同一场梦境,它实际上与艺术家有着生理至心理的对应关系,是艺术家自我情感中的惊慌与彷徨、虚无与荒诞等情绪的自然流露。实质上,春涛先生近作中的可贵之处,乃为发现超现实语境中所隐含的象征意义,巧妙地将其画面带入超常态、荒谬的艺术语境,塑造自我内心隐秘性的精神体验——这是传统中国画创作中不曾有过的样式,它一改传统中国山水画创作的不二法则,开创当代水墨艺术探索的新领域。 
        水墨艺术如何进入当代,现在还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当代水墨艺术能够完成笔墨语言上的重大转型,这本身就具有一定当代性的揭示。不过,当代性并不限于风格、语言、形式上的原创,还应当包括思想和精神的价值。具体地说,就是要用作品对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文化问题、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陆春涛先生的水墨艺术的个性品格表明,借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个人性、形式性的话语转换为反映当代文化与现实的公共话语,并体现出传统绘画精神的审美追求,不啻为当代水墨画探索的新方向。

(作者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系教师)
2010年12月3日写于广州天河北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