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新境:陆春涛近作访谈

水墨新境:陆春涛近作访谈

水墨新境:陆春涛近作访谈

时间:2011-12-13 16:51:23 来源:

>水墨新境:陆春涛近作访谈

记者:胡鸣明

        今年上海艺博会上展出了陆春涛的新作——《荷塘系列》,作品率意的构图、灵动的线条、大胆的用色带给观者梦幻般的视觉感受,画家一改笔下荷花的清高孤傲之气,取而代之的是以满塘生活的热情与激情。从古至今,中国文人墨客以“荷”为创作题材的枚不胜举,陆春涛另辟蹊径,用黑底突出主体的宁静厚重之感,神韵盎然。荷花情态万千,线条与色彩交织的韵律之感,似诗歌,如音乐。疾走的笔触不仅为画面增添光影流转之感,更呈现出生命的绚烂和庄美。

        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观念、手法和材料带有明显西方痕迹的观念水墨而言,陆春涛立足本土,试图在自己的创作中探寻传统水墨在当代语境下的东方性。自2003年起,他的作品风格由早期的平和逐渐转向奔放,将自己内心对东方水墨的内涵和美的解读倾泻到画面中——由《瓶花系列》开始尝试用色彩释放活力,接着《荒谷系列》更加大胆地用线和“留白”,至《江边系列》则潜心于光与影的实践,此次的《荷塘系列》在前几个系列的基础之上逐渐挣脱传统中国画的藩篱,达到一种超脱笔墨的“写意”状态。不仅如此,艺术家不断挑战自己,根据创作选择新的媒介,以拓展水墨的表现领域。这些颇具革命性的创作除了兼备造型和理想,更是艺术家本人坚持用内心的感情和语言去思索、感悟和寻求艺术真谛的体现。

       《画廊》:这次艺博会上展出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尺寸偏小的,您在画面尺幅上是否有偏好?
        陆春涛:这只是一个偶然。这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是画在卡纸上的,规格有局限,但装裱相对方便。

       《画廊》: 您为何选择荷塘作为新作的创作题材呢?
        陆春涛:我觉得中国的画家大都有画荷花的喜好,以前这种题材我也画过很多。我的绘画风格从2003年起发生了一些改变,2004至2007年大多时间都在创作《瓶花系列》,2007年底开始了《江边系列》和《荒谷系列》的创作。最近的《荷塘系列》或许可以说是糅合了之前的那些探索经验的结果。总而言之,它们之间还是有衔接的,在《瓶花系列》中,花比较鲜艳,花瓶比较雅致,这就使花的形象更为凸显,这样做是想将原本很脆弱的一种植物,给予它很强壮的力量,凸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画《江边系列》时,我主要将光影的概念引入进来,营造出一种水和礁石、山体之间的光影关系。《荒谷系列》的题材就不一样了,通过凌乱的细线和画面大部分的留白达到“心像”的效果。《荷塘系列》则是将前面《江边系列》的光影、《荒谷系列》的凌乱线条、《瓶花系列》的变化都整合在一起。以前画荷花,走的是传统的海派花鸟路线,那些构图、花鸟以及一些耿直线条的穿插都是传统的一路,而现在画荷塘就已经跳脱出了这个套路。相比之前瓶花的个体放大,荷塘更关注的是一种整体景致的呈现,并在其中融入山水的元素,体现山水的光影。但荷塘系列肯定还会继续变化,因为我一直在尝试进行一些新的表达方式的探索。

       《画廊》: 这几个系列里《瓶花系列》是最精致的吧?
        陆春涛:应该说是比较成熟的一个系列,虽然《瓶花系列》中有很多传统元素,但我已经在绘画的方式和题材上进行了改变。正如前面所言,《瓶花系列》的特点就是放大植物的旺盛生命力,而不只局限于那一点点狭隘的生存空间。在绘画的材料上,我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采用与进口的水彩混合的方法以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自由地创作、不断地创新,让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当然,在创作《瓶花系列》的过程中,有时我也会感到迷茫,也难免有一些“拘束感”。例如在画花时比较放得开,但花瓶的部分还是比较传统的,可能是我的潜意识想告诉大家我是可以画得很传统的。

       《画廊》:为什么《江边系列》虽说是江,但更似海?
        陆春涛:因为我从小生活在长江口的崇明岛,崇明岛三面临江一面靠海,而我就生长在靠海的那头。我觉得画家所要呈现的是对事物的一种心里感觉,我成长在江海边,对礁石、苇草、大海都有着很深的情感。礁石是“凝固”的,水是流动着的,原本我想呈现这两者间的对比质感。但是画《江边系列》时,我却将礁石画得颇具流动感,而水的地方就用大片的颜色来表达,反倒显得很静谧。其实创作前的许多想法都会在创作时被一一推翻,我觉得画家不应该带着太多“条框”去画画,只要将自己心里真正喜欢的画出来就可以了。

       《画廊》: “创作”在你目前的生活中占了多少比重?
        陆春涛:至少百分之六十,我的生活几乎都在画画,除了工作室,家里有画室,杂志社里也有画室,我就喜欢泡在画室里,我也很喜欢很享受这个环境。这几年来,尤其是在《荒谷系列》之后,我画得更自由了,不去过多地计较所谓传统、现代和当代问题。以前传统因素对自身的束缚比较多,现在已经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画画了。

       《画廊》:您是如何看待传统国画跟现当代水墨之间的关系?
        陆春涛:我认为其中并没有什么冲突,国画保留了更多的中国特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传统是有必要的,但是国画要怎么画,这就牵涉到技法处理的问题。如石涛当时的技法究竟是算当代还是传统,这曾经也是个讨论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对我的画法和材料也会有讨论和疑问,我觉得其中也不无道理。作为当代画家,首先要创作出适合当下和反应时代精神的作品。传统的精神和文化不能全部摒弃,但一味固守传统也是可怕的,在我看来,新的老的都可以并存和渗透。

       《画廊》:您的创作中是否会借鉴前人或今人的艺术?
        陆春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当代的艺术家都会给我很多启示,但我知道“效仿”是没有出路的,我要不断地摸索新的方法。在近期的《荷塘系列》中,有一张就是在研究了一些西方的抽象画之后尝试创作的,但其实跟之前的创作实践也有着很深层的衔接关系,虽用“黑色”为主要的表现手法,但并没有过多的削弱“东方神韵”。任何画家都是要经历从临摹到创作这样一个过程,我的画也一直在吸收和摸索中变化,从而寻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技法和风格,像我近两年的画就借鉴了一些摄影的效果。

       《画廊》:那么您为了探求创作是否会去接触当代艺术?
        陆春涛:我对当代艺术没有做过深入地研究,但我会看他们的亮点在哪里,当代艺术肯定有其特点和成功之处,我当然会给予关注,遇到有感觉的时候就会依顺自己的感觉去进行创作。

       《画廊》: 欧洲之旅是否影响了您的创作?
        陆春涛:有一定影响。1995年我曾经去过欧洲游历,2005年又在德国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巡展,其间接触了一些欧洲的画家和装置艺术家。这段经历让我由衷感到艺术的发展是可以无穷尽的,甚至可以说眼前事物皆艺术。我的观念产生了很多变化,认识到创作的方法可以无穷多,以前认为写实是传统的表现手法,但是之后发现现当代的写实手法同样可以描述一种不一样的内涵,所以我认为,画画最主要的是表达“思想”,任何艺术手段,最后呈现的都是一种思想,一种独具个人风格的思想。 
       《画廊》: 那您认为您作品里最核心的思想是什么呢?
        陆春涛: “东方性”——也就是意境,这跟当代艺术给人的张扬之感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化毕竟有其内敛的魅力。

       《画廊》:那您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
        陆春涛:什么可能都会有,尤其在当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下。但我始终要坚持和追求的是:一、自由的心态;二、尽量个性化、平易化的语言。一个画家一定要考虑个性化,如同我在画《瓶花系列》时,自由和美成为了我的灵魂,我希望能跟观者进行深层的交流,得到情感上的共鸣,将美好的感受传递开来。我以后的创作一定还会不断地变化,但我的内心不会变,真诚、自由、随性更加符合我的创作追求。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