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达心灵的独白/刘意

触达心灵的独白/刘意

触达心灵的独白/刘意

时间:2012-03-01 14:18:20 来源:

>触达心灵的独白/刘意

        在同行的眼里,我生性沉静。当然事实也大抵如此,自己希望作一个简于语言而敏于观察的人,依仗作画的方式寄托情愫,如此很享受。
        我早年习水彩,钟情在画面里随心地呈现自我---用自在的笔触、流畅的线条、生命的色彩表现我所体悟和寻求到的艺术的本原形态,是我所追求的。
        之后开始研究油画。2004年,我作为访问学者被国家教育部公派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学习。过程与其说是深造,倒莫若说是一场奇妙的心灵洗礼。风景如画的俄罗斯带给我很大的心理震撼。更为畅快的是,能观赏到国外诸多大型画展,观摩各大艺术馆的优质画作,这一经历恰如一场奢华的视觉盛宴,对我之后的创作灵感突增裨益。
        提及油画的创作,我一直对抽象画情有独钟。这种偏爱,自己更愿从“大象无形,大音若稀”的禅宗境界去审视。尘世的虚实真假总是起伏环生的,观想万象更不是依据理性或逻辑就能完成的.而绘画不离其间,也应当是以直觉关照的方式来描绘世界.于我而言,抽象绘画恰是以无限的想象力来实现人对万事万物的思考与溯求的。
        海德格尔言:“人应该栖居在诗意之中。”我是喜欢唯美事物的人,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带给人纯美的视觉享受同时,还充满着对一切事物本质的思辨。因为当代人的心理压力已然足够,如果连涂抹出来的向往都是噩梦,那我们的生活该是何等地绝望?这也一直是我着力的一个课题.
        画面中的诸多元素是我生活印记的SAMPLE。苏珊-桑塔格曾说:“收集照片即是收集世界”。我习惯于如此收集世界的边边角角。这种行为本身,是一种与自我内心世界的联动。他们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一些视觉切片。关于创作,自己不会过多地去考虑是否置身主流或是边缘的绘画流派。我认为,重要的是遵从内心的法则,用触达心灵深处的题材进行创作。视觉缘由可以被培养,素材的长期积累则是一个视觉不断提升与内敛的过程.也许终极的追求,便是构思画面时“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从容。选取素材的过程像是某场奇遇:某些照片犹如与大自然对撞后得到的验伤报告;某些照片则会让你遭遇世间的惊奇。于瞬间立悟,则有可能邂逅宇宙的奥妙,获得宛如灵犀触动的无上喜悦。
        摄影中有一种叫做并置的技法:将两张不同的照片置放在一起,它们相互之间会成立一种新的对话关系,且通过相互的映衬产生一种新的意味,既扩大了画面的意义外延,也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视觉本身。这种来自不同语境的视觉片段,被重置在一个全新的场所,所引发的异化效果,会带给我们许多全新的感受,由转瞬陌生至激发思考。
        具体而言,《终极密码》中画面冲突的实现,便是在手执语境不同,尺寸相异的图片时迸发的。也许两张照片的语境差异越大,当它们复合到一起时,所产生的意义碰撞和激发的想象空间也就越大。进之,触发的智力兴奋感可能也越大。随意将它们摆放在一起,视觉如同遭遇了一出非常态的挑战:在置换自然,人类与动物的大小时,我诧异异常:当螳螂庞大的头部叠压在豆腐块大小的艳俗女子图片上时,一种难以表述的启示在我心中瞬间触发——-这些-平日看似不堪一击的昆虫举着它的利器,高昂着脑袋,甚至连眼前的欲望都不屑一顾,它唯一的存在感即是无止境地侵略,仿佛抱有征服世界的野心。这种体积的变异,同时也是一种可怖的心理暗示:螳螂一经变异,更是成为威胁人类的强敌。另一方面:雌雄螳螂交配后,雌螳螂会把雄螳螂吃掉,如此的故事一样会让我们产生思考,这些旁类触通的引申意味,都可以由不同的画面对话方式得到实现。语言上,螳螂与画面的整体色彩浑然一体:静谧且深沉的蓝与浓郁且艳丽的玫红笼罩着整幅作品——魅惑而迷人,进之与女性生动的肤色构成了令人难忘的对比。鬼魅的暗调自有其规则、私密、理由与美。它让一切都显得更为浪漫,更为感观,更令人浮想联翩——夕阳虽好却近黄昏,算是对人类的一种启示吧!
        充满灵与智慧的禅宗,总能让我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中找寻到心灵的皈依。禅,使自己知晓谦卑。一花一草也能无声地泄露出无限玄机。万物皆有可能——成为彼此进入世间内部、破译尘世秘密的一把钥匙、一组密码。在自己的“心”眼之中,任何一件事物都具备与世界对话的可能性。无论人类,螳螂,狗,花鸟鱼虫,这些我们熟悉的万物,平心而论只是无差别的物种罢了。禅宗境界的标志之一便是:万物同一,梵我同一,心物同一。在此境界之中,物与物并无本质区别,如此,才能破除“我执”,才能够做到把握生命的中心事实。变异的螳螂和狗也在寻求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当遵从自然,善待他们,何以任意践踏?须知自然的消亡同时也是人类的毁灭,这是人人都明白的辩证关系。
        若某人执意寻求我选择它们的原因,我只能说,绘画即是一场奇遇:任何微小的事物,只要你能细察其纹理,拥有一颗细腻的心思,并付之人文取向的体恤和观察——纵然只是一只寻常不起眼的昆虫,同样可以玩味出一番道理,体会出异样的弦外之音,物外之意——这便是敏于查。选取螳螂这一大自然的MODEL实属视觉巧遇,我见过一组照片:微距镜头下的它,有着让人难以招架的感召 —— 一对前腿如同两只胳膊,趋向天空,宛如祈祷。螳螂在法国,人们称它为“祷上帝”,拉丁文名为“修女袍”。顾名思义,看来它也是谦卑于自然的,谁能说我们不是同类?各类生灵对生命都应有所敬畏,然尊崇自然,保护生灵,人类则更应抱有义不容辞的谦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戒除贪、嗔、痴,才不至违背生灵共存的自然规律,否则,必然会携手踏入无底的万丈深渊。至于我会采用这样唯美的画面处理手法,是因为自己还是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
        《生命之源》的创作也同样是一种机缘。自己尝试将这些在不同语境下的人、事、物解构、杂糅、并置,它们所带来的第一视觉感受便是身体与自然相互交融与渗透的和谐:自然相融于身体,身体交融于自然。二者都变得不确定了,唯一可确定的是运动感——身体对于自然的感应。于是,画面在这一强烈感触下逐渐清晰:玻璃容器仿佛一颗旋动的小宇宙,地球如同被调节到手机的震动模式,给人不安定感,生物徜徉其中。少女斜倚在一堆飘然律动的水草丛中,在这个充满温馨与危机的双层环境之中,一切看似那么惬意,实则危机重重。女性,既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与生活本身同样深不可测的谜面,也是一个现实契机,一个刺探生活真相的契机。我打算用女人建构起一个关于自然的,神秘与荒诞的神话。女性的包容力强大。女性所代表的生活,理想与欲望,其实代表了自然的一切。英国艺术批评家约翰-伯格曾说:裸体是回复自我之道。美丽的少女低眉安详,倒莫若说是一种悟空的境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生物之间是需要协调与包容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寻找到一种制衡点,也就是“生态位”。自然中的大大小小存在万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只有均衡好己与其它的位置,各司其职,才能扮演好属于自己的传奇。发挥着各自的职能。作为大自然的臣民,应当对自然与生命有所敬畏。
        行笔至此,我想重申:画面只有一个,每位观者的内心却有着属于自己罗生门式的解读方法。“没有事实,只有解释”,尼采的这句话为观者执着于内心的感受提供了自我陶醉的温床。假若这些解释无法满足于你的认识,你可以推翻我之前的所有佐证,如果你愿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