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艺术的走向

21世纪世界艺术的走向

21世纪世界艺术的走向

时间:2012-09-04 10:38:11 来源:

>21世纪世界艺术的走向

(马群雄2010年6月12日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发表演说)

        一. 前言:人类艺术之起源    人类艺术起源于大约在公元前30000年,那时属于旧石器时代,人们尚未发明文字记载历史。但是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使用石头工具刻绘动物及人类。这是人类艺术之开端。那比人类文字记载得历史更为久远,人类生活的环境影响艺术之发展。
        公元前3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旧石器时代,这一段时期由公元前30000至公元前8000年。1879年在西班牙阿尔塔米拉(ALTAMIRA)岩洞所发现的野牛狩猎图,随后在1940年于法国拉斯卡斯(LASCAUX)又发现了岩洞绘图,就是在公元前26000至30000年之间的作品,艺术发展史与人类的生活史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的祖先在这时所绘的画都是记载他们生活情况。这些都属于人类“史前文明”。正好是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
        二.米索不达米亚时代(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500年)    当人类之文明推到米索不达米亚                        (MESOPOTAMIAN)时代,闪族人发明了文字,但这一时期之艺术是属于“战争艺术”,“宗教艺术”与“墓园艺术”。因为所有的艺术都在描绘战争,宗教或是为帝王建造墓园等。这是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500年。当时埃及之艺术称之谓“死亡艺术”,因为都是为帝王建造墓碑。埃及的金字塔,人面狮身像及木乃伊都是属于埃及的文明也都是为死而作的安排。库夫法老王在位23年,建造大金字塔花了20年,他把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准备死亡之后事。
       三. 希腊(公元前850年至公元前323年)         公元前850年至公元前323年,古希腊时代之艺术渐渐由古典(OLD FASHION)进到写实(REALISM)。希腊式之建筑被罗马人模仿了几个世纪,欧洲人由文艺复兴模仿至19世纪,19世纪后美国人亦采用希腊式建筑。         位于卢浮宫显著位置的“无头胜利女神像”(NIKE)即是公元前二世纪的作品,“拉奥孔与他的儿子”为公元前三世纪之作品,这都代表了希腊文明的兴盛。再加上公元前四世纪的“万神庙”与世人周知的“维纳斯雕像”,这都是希腊留给世人的瑰宝。希腊之文明在当时是非常发达,以致于附近国家都在竞相模仿,承袭最多的可能要数罗马。罗马的一些神祗亦是采用希腊的神祗,只是换一个罗马名字,在建筑上更是大量采用希腊时的建筑,特别是梁柱。
       四. 罗马时期(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476年)        公元前300年至公元后476年属于罗马时代,他们除了承袭了希腊的艺术,又加上了自己的东西。那就是在建筑上发明了“拱门”,这对罗马而后之修筑大陆颇有贡献。在雕塑方面罗马比希腊更为写实。拜占庭是艺术(公元后500年至公元后1453年)      公元476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艺术融合了罗马艺术,希腊艺术及基督之主题,但显得比较不自然。拜占庭之艺术家喜欢在马赛克上作画,而且以耶稣、圣母玛利亚及圣徒为主题,这段时期历时大约千年。罗马帝国瓦解后整个欧洲进入中古时代,所有艺术都是基督教色彩,我们在教堂所看到的彩绘玻璃窗就是这时代之产物,他们认为马赛克比较持久。
       五. 文艺复兴时代        文艺复兴首先由意大利威尼斯开始,而后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代,艺术家又在建筑、雕刻及绘画方面采用了复古的方法,然而基督教艺术依旧主导市场,但故事中之人物并不限是耶稣基督与圣母。1495—1520年为文艺复兴之高峰期,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及拉斐尔就都是这时代之人物,也是他们把文艺复兴带上了顶峰。由这时候起,人类之艺术进入到另一层面。达芬奇在“岩石中之处女”图中,运用了蓝灰色,很技巧的薄薄地朦在背景上,这种画法是文艺复兴时代才出现的,它叫做“烟雾法”。( Sfumato, or Smokey)。达芬奇运用这种技法营造细微又神秘的气氛。他用画把人物的周边做模糊处理。看起来人物与背影合为一体。我们在“蒙娜丽莎”画像中不难看出他对此—“烟雾技巧”的运用。        米开朗基罗在西斯汀教堂穹顶上所绘“创造亚当”的故事,他将亚当描绘到与上帝几乎平等的位置,这是在文艺复兴以前所没有的。而后的历史中可以看到人性之尊严逐渐提升了。拉斐尔使用几何学原理绘图,为后世四百年的画家立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
       六.巴洛克时代 (BARAQUE)(1600—1750年)文艺复兴在欧洲如火如荼的进行了150年后,由1600年至1750年,这150年由于反宗教改革(16世纪天主教进行之改革)演变成巴洛克艺术(BARAQUE),这反而变成了16世纪与17世纪天主教与基督教战争的武器了。天主教要求艺术要有直接并有强烈的感情,吸引人们。画家所画的圣经故事要以神为主,为宗教宣传,以便使他们信奉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堂充满了巴洛克风格之雕塑与绘画。而在基督所掌控的地区,巴洛克艺术家轻忽了圣徒的重要性,而画了些风景图,与日常生活中的寓言(FABLES)故事,及水果等暗示生命的短暂。帝王以及公主将相们亦请巴洛克画家绘像,以显示她们的财富与权力。       就巴洛克风格而论,卡拉瓦基欧(CARAVAGGIO)应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他运用光束投射在主题人物身上,而周围次要景物或人物都落在阴暗中。这种构思影响而后的画家深远。如17世纪的伦布兰特(REMBRANDT)的“冥想中的哲学家”最为接近。18世纪的法拉高纳(FRAGONARD)的“荡秋千”(SWING),也采用了此种“聚光法”。       鲁本斯也为此一时代最突出的画家,他不仅是画家也是雕塑家、建筑师、商人及外交家,集多项才华于一身,他善于绘画女性身体,如“戴安娜出浴图”肤色晶莹剔透,无人能出其右。鲁本斯喜爱以希腊罗马故事为主题,与早期以耶稣基督为主题的绘画相比较,当然是鲁本斯的作品令人眼睛一亮。       另外一位最伟大雕塑家柏尼尼(BERNINI)他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他的雕塑作品对后世影响至深。也可以说是巴洛克的代表,他是深受人们宠幸的艺术家,罗马城布满了他的作品。       在巴洛克时代杰出的画家鲁本斯(RUBENS)、卡拉瓦基欧(CARAVAGGIO)、柏尼尼(BERNINI)外尚有赫尔(HALS)、伦布兰(REMBRANDT)普桑(NICOLAS POUSSIN)、波卓(POZZO)、瑞格(RIGAUD)、委拉桂兹(VELAZQUEZ)、凡·戴克(VAN DYCK)。       伦布兰在欧洲绘画史上的地位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相提并论,它的特殊技巧在于“光与暗”的运用,他的“木匠家庭”与“年轻的母亲”都是把光线聚焦在主要景物上,其他部分都是阴暗(这也许是受到卡拉瓦基欧之影响)也许是因为在荷兰窗子极少又小,光线不易射进来。他的另一名作是“夜巡图”(NIGHT WATCH)。       普桑中年为筹经费去罗马,什么工作都接受。他在法国老是以他的画来抵偿旅馆费。他准备好资金到意大利,不久资金用光了,又返回法国筹备资金。他对意大利的热情非但不减反而更为强烈。他到意大利努力吸取经验,当然也大有进步,他的“圣伊拉斯漠的殉难”作品竟然被圣彼得大教堂选中。从此平步青云,在荣耀中度过余生。       当时在法国的鲁本斯享有盛誉,被称为是现代派,而普桑被称为是古典派之宗师。前者崇尚色彩,后者侧重当代艺术造型的素描。       瑞格(RIGAUD)为当时杰出的法国宫廷画家,他为路易14与路易15作画。现存放卢浮宫的路易14画像就是他名垂千古的作品。       委拉桂兹(VELAZQUEZ)曾两度前往罗马研习,他是西班牙黄金时代最伟大的画家,菲利普四世封他为宫廷画家。他早期的作品受到卡拉瓦基欧之影响深远,他最伟大的杰作是“宫廷侍女”(THE MAIDS OF HONOR),他在这张图中又画了一面镜子,把菲利普斯四世与皇后玛丽安妮画在画中。       凡·代克(VAN DYCK)十岁开始学画,他深受鲁本斯影响。但他的画风不像鲁本斯那么男性化,他比较细微与柔情。他的以宗教与神话故事为主题的作品受到大众的喜爱。他的人像画也受到欢迎,他最后十年在英国查理一世宫中为宫廷画家,专画人像。       在古代画家中,几乎全都是画人物,在巴洛克时代唯有鲁斯代尔(JACOB VAN RUISDAEL)为风景画家。他的作品非常精细色彩丰富,如“犹太人的墓园”(THE JEWISH CEMETERY)       另外一位伟大的巴洛克大师是维梅尔(JAN VERMEER),他被埋没了好几个世纪之后终于被世人认同,他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是平和的,美丽的而且又很自然。他常常以一位荷兰妇女在家的活动为主题,有时在阅读,有时在玩乐器等,有时是一位女仆人在做家事。他一生清苦,生了15个子女,穷困而死。他被世人遗忘了好几个世纪。由“挤牛奶的女仆”(THE MILKMAID)与“画家工作室”(THE ARTIST’S STUDIO)可以表露出他的功力,画作十分自然。           巴洛克时代还有几位伟大的静物画家,如赫达(HEDA),狄汗(DE HEEM),卡夫(KALF)。
       七.洛克克时代(1715—1765)    色彩华丽眩目,帝王将相非常喜爱。在18世纪早期最先是法国的主流社会,而后是蔓延至整个欧洲都对巴洛克风格起了反感,而沉醉于装饰性强烈色彩艳丽的粉彩色泽、金边与煽情的风格。巴洛克画家为教会服务,把圣经故事传教给世人,把人们带往天堂。而洛克克画家,把人们带回世上。纤细的精神领域被换成了高雅的温情。此一风格风靡了欧洲近一个世纪。至18世纪末期渐渐过弃。甚至于19世纪如果说“洛克克”竟然有“贬”的意思,洛克克承袭了巴洛克运动之后,风靡了18世纪的欧洲。18世纪为英国大量殖民之时代。最强盛之时统治了世界上四分之一的土地。这时的绘画作品以英国上流社会炫耀其势力范围最为流行。这时雷诺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想将意大利的绘画主题:神话故事、历史人物等引入英国,但是英国人不喜欢肖像画。当时只有河班(HANS HOLBEIN)与安东尼·凡·代克(ANTHONY VAN DYCK)在英国从事肖像画。
       八.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AL)      18世纪理性主义抬头,在历史上称之为“启蒙时期”。在政治与社会方面都在改革。在科学方面,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对大自然有了新的发现。他不认为是上帝创造了宇宙,因此他被捕入狱9年。这是他生命中最后的九年。因为他的言论违反了宗教信条。18世纪与19世纪的艺术家反对工业革命,谴责工业革命,他们认为工业毁灭了人伦,人们每天在工厂工作14小时,一周六天,没有假期,工厂又污染了城市。于是许多艺术家转而走进大自然,又回归过去的黄金时代,那时的人生才是美丽的。艺术家想用艺术改变社会,因此当时又兴起了回归过去的古典时代,所谓的“新古典主义”(NEO- CLASSICAL)之时代诞生了,艺术家不画工厂,也不画城市的贫穷区,他们专注古典时期之纯净的空气与典雅之美。        从“启蒙时期”之后人类民主思潮澎湃,而后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美国之宪法与美国的人权法案立法,法国的人权立法,法国大宪章,其他国家亦受民主思潮影响进行改革,兴建了学校,传播民主思想。在这一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大思想家如伏尔泰,洛克,卢梭等都在鼓吹民主思想。人类的艺术发展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儿产生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往往是不显著的。但当回顾时才能了解。
       九.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在18世纪末期与19世纪上半期, 继新古典主义之后兴起了浪漫主义之风格,是注重个人自由与人的权利。他们兴起民主运动与社会改革,反对奴隶制度,反对压榨劳工。画家可以专注于任何他们所喜爱的主题,不需要再画宗教,神话故事,帝王将相。这一风格在18世纪欧洲与美国非常风行(但是在法国与意大利并不流行)。   浪漫主义之特色是它不仅是视觉艺术而且也是诗歌,梦幻与天籁之音。浪漫主义并不是指男女之间的情爱,拥抱,接吻,也不是双方以深情默默的注视着对方,而是表达个人身心深处的感情。如贝多芬虽是古典主义者但却也是浪漫作曲家。法国大文豪雨果之“悲惨世界”也为浪漫主义作品。         通常浪漫主义是指作者与大自然之间充满了深邃的精神关系。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说的“大自然从不曾背叛喜爱他的人”。总而言之,浪漫主义是发挥想象,倾诉感情,寄情于大自然。
       十.  印象派( IMPRESSIONISM)      18世纪后半期兴起的印象派,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影响了艺术,有些画家对工业革命不愿苟同。她们不喜欢工业革命所导致的物质社会。19世纪的印象派应运而生,他们绘画日常生活的活动,自然光线,人们在草地上野餐,在公园里散步,在户外跳舞。印象派主要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光。然而这种作品在当时是备受责难。沙龙拒绝展出,因为他们的风格与学院派的风格大相径庭,他们只有自己组织起来开办展览,使当时的法国一片哗然。如今的莫内作品倍受欢迎,但在当时也是无人问津。此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除了马奈(MANET ),莫内(MONET)外当有雷诺(RENOIR),狄加斯(DEGAS),皮沙若(PISSARO)。此时发明了像现在使用的油画原料一样,一条条装在锡制管内,便于带往户外去写生(马奈最喜爱户外写生),写生必须要动作快,把当时的感受描绘出来。不像以前为帝王将相画像,可以长时间描绘,甚至可以每天描绘直至完成为止。既然时间短,当然就无法画的仔细,因此会产生像莫内那像模糊不清的作品。因为他为了捕捉光影,只有草草几笔点过。看起来像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如今收藏家愿意付五千万美元去买莫内或雷诺的原画一张,而在1874年无人愿意十美元买一张。如今回顾一下看来印象派是艺术运动史上最受欢迎的一次运动。尽管如此,“印象派”一词当时是贬的意思,暗示画家未完成那幅作品,模糊不清的画面,像是焦距未对准的照片一样。因此那种像是用破烂刷子(画笔)勾画的笔触,这变成了印象派的特征.
       十一.  新印象派(NEO IMPRESSIONISM)       19世纪中叶以后至20世纪, 莫内与雷诺的破烂画笔笔触,被索瑞(GORGES-PIERRE SEURAT)的点笔法而取代,索瑞用亮丽的色彩点满了画布,形成了整体的和谐。如马戏团(THE CIRCUS)。 十二. 后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 :      此一时期著名的画家有:高更、梵高、塞尚。高更(GAUGUIN)受到哲学家罗素(JEAN-JACQUES RUSSEAU)“回到伊甸园”之哲学影响,试图回归艺术之原始风格,首先在法国乡村,而后跑到了大溪地去找寻所谓的“高贵的野蛮人”(NOBLE SAVAGE),在18世纪很流行人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不受文明的污染,当高更到了大溪地,发现早已有几千欧洲人在那里了,高更感到失望,未能找到他所期望的“高贵的野蛮人”。原先高更是师承皮沙罗(PIOSARRO)属于印象派。到了大溪地后,放弃了印象派而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合成主义”(SYNTHETISM)也称“象征主义”(SYMBOLISM),他用一大片同一颜色涂在画布上,用墨色勾出了边线。虽然这样的作品在当时不能让人们接受,因为它比印象派的作品更像未完成的画。但在1901年,当毕加索在朋友家中看到高更的作品时,激发他开始了他的“蓝色时期”(BLUE PERIOD)(此一时期的作品,以蓝色色调为主)无论是高更或毕加索以及野兽派的画家都深受非洲艺术之影响。         后印象派画家中也有凡高(VINCENT VAN GOGH),凡高一生共画了十年(1880--1890),但画了一千多张画作(37岁自杀身亡)。70幅画是在他临终前最后70天所绘作的。他一生只卖掉了一张画。也是在去世前卖掉的。他用色大胆,笔法有力。他早期当过传教士,因为太同情矿工而被开除了。所以他早期的作品多半是画比利时的矿工。 “吃马铃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鼓舞了20世纪初期的“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的画家。虽然他的作品并不能总是合乎美的条件。但对后世艺术之发展影响很大。“后印象派”画家中另外一位重要人物就是塞尚(CEZANNE),他被称为“现代画之父” ,印象派注重表面,而塞尚却注重结构。他关注如何在平面画布上表现三度空间。他的画法为20世纪之“立体派”(CUBISM)与抽象艺术催生。
       十二.  20世纪野兽派(FAUVISM)   这是20世纪一开始的艺术革命运动,他为“现代艺术”定了调。“野兽派”与“表现主义”都是二十世纪之产物,承袭了高更、凡高与塞尚的风格。他们三人都是在画布上自我表达感情, 而不是依照传统之学院派画法。因此“表现主义”与“野兽派”认为他们何妨也自我表达个人感情,不需要迎合大家之品味。这种情形继续发展下去,直至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像是得到解放一样,艺术已经违反了人类审美的标准, 他们不顾人们的观感,我行我素。野兽派的代表人物是德仁(ANDRE DERAIN)马蒂斯(HENRI MATISSE)与乌拉明刻(MAURICE DE VLAMINCK),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当时甚至现在都看起来一样幼稚。如马蒂斯的“国王的悲伤”(现存放于法国庞毕杜美术馆),观赏者往往无法理解。

       1、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这也是20世纪初期之艺术运动,主要是是发生在德国与奥地利。高度强调个人的心理感觉,与艺术家对主题景物的感情。至于把主题景物画成什么样子都无所谓。因此他们所画的作品变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其代表人物是戴布鲁克(DIE BRUCKE)与维也纳的克林姆(GUSTAV KLIMT).克林姆的代表作品“亲吻”,在西方美术中最能表达激情的作品。

       2、立体主义(CUBISM)与未来主义(FUTURISM) 先后在1908年与1909年出现对艺术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他们对同一物体同时显示各种角度之影像,这种方法是先前从未有任何画家尝试过。立体主义之先驱大师为毕加索与布拉格(GEORGE BRAQUE),立体派将物体的实体打破,以几何图形来表达。先是划成立方体,再重组立方体。所以你在他们的画面上所看到的是一些立方体的图形来描绘物体或人物。布拉格的“艾斯达格的房子”(HOUSE OF L’ESTAQUE)是第一幅完整的立体派作品,一连串的立方体形的马在画面上,像是由斜坡上跑下来一样,画面没有纵深。它所要表现的是马在运动中画面的变化。毕加索的作品深受非洲艺术的影响。如同野兽派画家德仁(DERAIN)与乌拉明克(VLANMINCK)一样,他们都不使用视觉透视,而将人物重新塑造形体。所谓非洲艺术是用半抽象的方式描绘人体与性格中最重要的细节。如毕加索的“达维农的妓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的脸部表情被描绘成像是非洲人的面具一样。赛尚也是对毕加索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达维农的妓女”与赛尚的“维多利亚山”(MONT SAINTE-VICTOIRE )都是把景与物分解成几何方块。显然地毕加索把赛尚的风格发扬光大许多。事实上艺术发展到这种程度以后,他们已经违反了古典主义的审美原则。他们并未为人类创造美的赏心悦目的画面,而只是他们个人随心所欲的表现而已。
       3. 未来主义(FUTURISM)因为立体派与未来派都认为以前的画家都画错了。因为他们只描绘了景物的一个角度。而立体派与未来派才是把景物的每个角度都画出来了。未来派在他们的宣言中称:“我们要毁灭博物馆,美术馆与图书馆···博物馆与美术馆就像坟墓一样。我们每年前往美术馆参观一次蒙娜丽莎就像每年在蒙娜丽莎墓前献花一样。所有的景物都是瞬息万变,眼前的景物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在视觉上一匹在奔跑的马不是四只脚,而是二十只脚, 在视觉上当我们坐在沙发上时,我们的身体穿过了沙发,同时沙发也穿过了我们的身体,所以身体与沙发是融和在一起的。”他们拼命鼓吹未来主义,要世人阅读“速度之美”。他们坚称:所有先前的艺术都应一扫而清,取而代之的是对速度的狂热,骄傲与坚持。
       4. 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20世纪由于照相术之发明,人们对写实之作品不再那么希求,再加上爱因斯坦之相对论影响,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探索人类“无意识境界”,这些因素却促使抽象画,无主题画及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之诞生。(超现实主义是向照相机对抗的画派,他们反对照相机的写实度。他们所表现的是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思想)。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20世纪上半期,全球处于二次世界大战中又加上民主思潮澎湃,许多国家兴起独立运动,当然艺术也受到影响。到20世纪中期出现了抽象表现主义,他们的作品五花八门,随心所欲。柯尼(KOONING)画“妇女”像是画鬼一样,罗斯克(ROTHKO)把画布涂上一整片红色,黄色或任何颜色,再在上面涂上别的一小块颜色,就成了他的作品。古斯冬(GUSTON)甚至于在画布涂满黑色也成了一幅画。这就是所谓的“色野”(COLOR FIELD)。他们的作品没有主题。即使他们把自己的作品起了一个名字,你也看不出所以然。如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秋天的韵律30号”(AUTUMN RHYTHM NUMUBER 30)他用黑色与少许白色颜料搞在画布上,像是一堆弄乱了的黑线似的,实在看不出“秋”在哪里。他把画布放在地上用油漆往上倒(也不用笔)。就这样完成作品,他成为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驱。主要是得到一位女士的赞助,跟他签了一张合同给了他一大笔钱,让他继续创作,并让他举行画展。那位女士是碧姬·古金漠(PEGGY GUGGENHEN)另外一位先驱是瑞英哈德(REINHANDT)他把画面涂满黑色。克里夫把画布涂满红色。像这种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是起不出名字来的。但说也奇怪,他们都在艺术史上留名了。而且他们的作品也被人收藏了。
       5. 达达主义(Dada)   除了上述抽象主义之形成是受到当时社会与科技的影响,人们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历经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反叛的心理一经释放后一发不可收拾。达达主义者想恢复孩提时的童真,因为大人已经在一次世界大战中毁灭了人类之文明。达达主义者兴起革命要改变世界。达达主义者是一群在大战中逃到瑞士的文人与艺人所组成的,其领袖是提扎瑞(TZARA),他们承袭了未来主义之思想与作为,反现实反艺术,他们不但乱画,也乱唱,而且还写一些歪七扭八的诗。把音乐弄成噪音,丑化艺术,反传统。如为蒙娜丽莎加两道胡子。每一位达达主义者都像是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伊迪帕斯(OEDIPUS),一心一意要杀死“文明”的父亲。卡文(ARTHUR  CRAVEN)在纽约的艺术演讲会上竟然当着高贵女士听众之面脱裤子等等近似疯子的行为与表现,都是属于达达艺术者所为。有人说他们反艺术,反传统,反文明的行为对人类艺术伤害之大胜过战争对人类文明的毁灭性。也有人认为这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当达达艺术再次在纽约展出时竟然有10万人去看热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那不是艺术”。杜强普(DUCHAMP)受到未来主义影响很深,他的“裸女下楼”(NUDE DESCENDING A STAIRCASE NO:2)描绘人物在运动时的过程。评论家说 “像是木片爆裂了”。他在纽约另一次展览时,送了一个“小便器”去参展。2010年一月在洛杉矶一次展出,有人把活动厕所装去展览。汉斯·阿普(HANS ARP)的作品是贴上几块黄色与白色的小方块纸。达达艺术者当有门瑞(MAN RAY),史维特(SCHWITTERS),赫菲德(JOHN HEARTFIELD)。
       6.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这是受到佛洛依德(FREUD)精神与哲学大师的影响,人类的思想分成“有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三种状态。当我们清醒时那是“有意识”的活动。当在睡觉时为“无意识”,在做梦时是记忆的事物由“无意识”跳到“潜意识”来了。超现实主义就是要表现人类在“潜意识”与“无意识”状态下的情景。当时是由法国诗人布瑞顿(ANDRE BRETON)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兴起了1924年的“超现实主义”革命。他深受精神与哲学家佛洛依德与社会主义之父马克思(KARL MARX)之影响,写出了一些随随便便的诗。布瑞顿推崇毕加索的立体派并不是因为那是抽象的作品,而是因为他喜欢立体派将景物分成一片片,而再组合成一幅图画。之前也加入达达运动,他认为达达不可能成气候。他认为要推广达达主义的理想,一定要创作一些真正的艺术。他们借助了达达主义的理想,超现实主义者只在探索人类的“无意识”境界。主要艺术家有德斯瑞柯(DE CHIRICO)米罗(MIRO)达利(DALI)马松(MALSON)马格瑞提(MAGRITTE)等。
       7.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艺术接着先前的抽象派继续发展。人心的解放,也解放了艺术继续向抽象方向发展。继续受到达达主义,野兽派,超现实主义之影响。无论是绘画或雕塑,其作品甚难为世人所理解。即使是艺术家本人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所以许许多多作品都只能以号码代替标题。有人开玩笑说画家是疯子,为他们推广的人是骗子,买他们作品的人是傻子。但是事实上当艺术演进到20世纪下半期,其重点不在美与丑,而在艺术家想要表达什么。他们为自己的作品都编了一个故事,而那个故事可适用于他们的其他作品,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以往古典的绘画固然是美,但当时代演进时,艺术也跟着变化。如古代人的服装很美,但今人宁可穿破烂牛仔裤也不穿明朝清朝的华服。
       8.  在20世纪下半期又演变出了“垃圾艺术”与“大地艺术”:垃圾艺术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能回收的垃圾或工业废料拼成一起。本人在法国庞毕杜现代艺术中心看到一个人把一个透明的垃圾桶,里面装满了垃圾挂在墙上展览。这些“艺术品”比先前抽象的绘画更为令人费解。所谓大地艺术就是利用大地,用推土机堆成一堆东西,如史密森(ROBERT SMITHSON)在美国犹他州盐湖城盐湖上推出几个圈圈。克里斯多(CHRISTO)与珍妮(JEANNE CLAUDE)夫妇的“包扎艺术”,他们用布把建筑物包起来,只能让大看一看,照照相而已。必须把建筑物还原,但往往需要好几年的计划与协调,只为了短短的数小时或几分钟。
       9.  当艺术家演变到这种程度时,人们的思想与审美观都变为混乱,于是在1970年代人们又怀念以往写实的作品。因此产生了“超写实主义”(SUPER REALISM)。他们模仿照片,几可乱真。汉斯(DUANE HANSON)在1970年的雕塑人物“采购者”猛一看一定以为是真人。超写实主义者就是模仿照相机,把景物画得像照片一样真实。
       10.  当然与超现实主义并存的尚有“新表现主义”( Neo-Expressionism)与“街头艺术”( GRAFFITI  ART)(在建筑物墙上乱涂)所为新表现主义,其实是混合了1910至1920年代德国的表现主义,1940至19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毕加索时期的风格。这种“新表现主义”在1980年代倍受欢迎。因为当时也在兴起的抽象艺术,绝大部分人不能接受,所以新表现主义至少可以看出一点眉目来。11.  由此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人类艺术之走向,先是古典的写实作品,巴洛克风格,浪漫主义风格,当照相术发明后对写实的人像不再那么希求了。人们开始接近自然,画了风景,出现了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未来主义等。欧洲二次大战获得解放后,艺术更是不堪入目了。但是那是时代的产物。可是人们在近一个世纪以来都是看到的这一类的作品,而且越来越不像话。如:有人用大粪拨在艺术馆前,他硬说是他的达达主义作品。在20世纪出现那么多流派,现在来到了21世纪,人们希望看到一些美丽的创作。艺术的价值就是要为人类创造赏心悦目,美的享受。不能只为个人发泄情感而已。所以在20世纪下半期出现了“概念艺术”与“写意艺术”之后出现了“超写实主义”( SUPER REALISM),其原因就是因为人们想看到真实的艺术。
       十三.   二十一世纪     人们喜欢精细美丽的作品。可是以往所产生的那么多流派也尚在世间存在着。当这些流派与“超写实主义”融合后,渐渐出现新的风格,那就是将古典主义的格调放松一点,大多是在背景,要用模糊的色彩,就像达芬奇善用的笔触一样,中景部分应该把景物由背景中凸现出来。前景应用更为写实的笔触描绘。整体而言,色彩亮丽而不俗,神秘中带有梦幻的气氛。这种作品能够引人入胜,抓住观赏者的感情,所以非常受世人喜爱,这就是“浪漫写实主义”。将近在一个世纪以来观赏者的感情一直在游荡着找不到着落点。因为抽象的作品是抓不住观众的感情的,观赏者多半只能看一眼就走开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如果一个展览厅是抽象化,另一个展览厅是写实的作品,你不妨去看看观赏者都聚集在哪个厅。艺术家虽然任性的创作,但观赏者并不能领悟,于是写实主义又开始复活。但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了,任何一种画派不足以表达现实的生活,因此需要融合两种或多种风格。
       “浪漫写实主义”是本人极力推广的风格,因为它是符合中庸之道的风格。它不像古典学院派那么刻板,也不像现代画那么放任,但他也综合了古典之唯美,也融合了现代画之洒脱。这种作品除了独特性以外,很快就抓住观赏者的感情。我常住美国洛杉矶,总是受某些画会邀请前往演讲并示范“浪漫写实主义”风格。2007年本人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展出时受到普遍的关注,并被卢浮宫颁予特殊成就奖。现为法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每年均在法国卢浮宫展出新作。
       各位都知道,法国的巴黎与美国的纽约是世界上两个艺术重镇,他们就是引导风潮的两个城市。在纽约的世界艺术博览会上,可以看得出时代艺术的走向。本人常年游走世界各地参加展出。根据所见确认21世纪世界艺术之走向是朝向介乎于写实与印象方向发展。在景物形象上是写实的,在绘画笔触上是略带印象派的风格。本人找到了它的平衡点。那就是“浪漫写实主义”。
       艺术之价值在于不断地创新,也就是要与时俱进。20世纪的现代画派是时代的产物。当人们进入21世纪之际,电脑网络之发达无远弗界,用电脑甚至于可以修改图片或创作新的作品。因此“绘图艺术”是21世纪另外一个走向。但这种艺术可能风行一时,不能持久。固然是因为他是机器的产物,不是直接由人所创造的,而且价位不高。电脑绘的图不可能在拍卖会上叫出天价,甚至绝不可能上拍。这种绘画法更适合设计绘图。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