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表现——解读张凡作品

意象与表现——解读张凡作品

意象与表现——解读张凡作品

时间:2012-11-21 15:08:14 来源:

>意象与表现——解读张凡作品

        中国是一个充满表现主义文化艺术氛围的国度,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从书法、绘画、园林、建筑到音乐、舞蹈,整个中华艺术的大部分篇章都笼罩在表现主义体系之下。中国意象美术在绘画领域的最高成就以文人画为典型的代表。文人画(亦称士夫画)通常以梅兰竹菊松等为题材,以此抒发个人的性灵与抱负,亦间或寓有对民族压迫、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与中国表现主义艺术实践并驾齐驱的是中国表现主义艺术理论,这主要体现在意象理论、神韵理论及意境理论。

        出生在中国山东省的张凡,其作品,不仅吸收中国意象理论的传统基因——文人写意画,而且借鉴了西方诸表现主义的营养,尤其是德国新表现主义,意大利超现实主义等。作品色彩与形式进行较强风格处理,有强烈的个人语言符号,扬弃中国意象与西方表现主义的缺撼与不足,对其风格的长处与优势加以弘扬和发展,进而形成崭新的表现主义风格。以“畅神”和 “写心”为宗旨,强调自身心灵的情感抒发,重视主观心性的变化轨迹。张凡特别专注于审美情感能动性,高扬主体内在激情的自主性与自律性,将直觉、灵感、想象、顿悟等主观心理因素置于艺术创造的中心地位。舍弃或淡化某些非本质特征,打破现实物象的真实造型,对此进行必要的变形与重构,最大限度地表现自身的感受和心态;情感指向、文化观念与价值追求。以心灵的内在冲动为源泉,注重形式语言的自律性建构和心理现实的主观化营造,充满了艺术想象力和文化冲击力。

        在张凡的作品中秩序与表现、理智与想象、节制与放纵这些相辅相成的对立因素形成一种对立中的和谐统一。在这种结构中,空间的严谨与律动、光影的沉静与热烈、色调的阴暗与明艳等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与张力。他对自己的绘画语言形式符号进行精心排列、组合,生成了隐喻意义。这些语言符号旨在解释现实与想象、形式与意蕴的张力关系。由于语言形式符号与画面意蕴的非吻合性与非对称性就产生了情感逻辑与情感思维,它使超表现主义艺术呈现出一种自由的状态与联想空间,这种运动与静止、现实与虚拟、情感与理性的矛盾转换形成了冲突与和谐并存的综合视觉形象整体。在这矛盾的张力运动中,理性让位于情感,冷静让位于迷狂,正是由于精神张力的不停释放、漂移和播撒,使之形成了特有的朦胧、含混、奔放、淋漓的艺术效果,产生了摄人心魂的艺术召唤力。张凡作品中的这种意象的表现主义特点也正是他画面的可贵之处.

        张凡作为我研究室最后一位学生,亲眼看到他的努力与对艺术的执着.得到日本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我感到万分的欣慰,同时祝张凡在回到中国的日子里有更大的发展!


       上越教育大学名誉教授
       日本shikisai全国公募展委员长
                         增谷直树 2009年3月于横滨自宅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