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巴黎

梦回巴黎

梦回巴黎

时间:2013-03-07 14:23:57 来源:

>梦回巴黎

        小时候,搞美术的父亲曾对我说过,有句话在中国文字里颠来倒去用都很美,美的意境却不尽相同;“巴黎的夜”,“夜的巴黎”。从此我幼小的心灵充满了对巴黎的想往。很多很多年后的今天,当我终于有机会飞到巴黎,父亲已年过八旬,躺在病榻上,无法与我一同分享巴黎了。
2007年10月至年底,我受中国美术家协会的派遣, 做访问学者在巴黎国际艺术城生活学习了三个月。艺术城座落在巴黎最美的塞纳河边,每天清晨听着巴黎圣母院的钟声起床,晚上枕着塞纳河的波涛入眠。中秋之夜,斜倚在古老多情的新桥畔,凝视波光粼粼的塞纳河水,夜色温柔中巴黎的美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品味与奢华
        如果用色彩来形容巴黎,唯有浓郁的玫瑰色调能将巴黎的高贵典雅、温馨浪漫调和在一起。法国人似乎天生熟谙色彩艺术,对阳光与色彩有着不同凡响的感悟。刚到巴黎正值初秋,塞纳河两边的银杏树在阳光下金光灿灿,落叶铺就的香榭丽舍大道,一派“满城遍带黄金甲” 的景象。街头飘然而过的巴黎女人,既有天生丽质的容貌体态,又有大方温文的气质修养。我好奇她们为什么都穿黑色衣服?见一女孩;上身穿泛着柔光的黑软缎衬衣,下着一条砂洗黑色牛仔裤,两只金色的大耳环在飘逸长发中闪露,白皙的脚趾涂抹着深黛色丹寇,打扮得别出心裁,又不失风雅。待长了才体会到巴黎的蓝天、白云、绿草、金树,各种色调的建筑和变幻莫测的塞纳河水,只有经典高贵的黑色才压得住,才能凸现女人的品味。法国人从小就在卢浮宫、奥赛美术馆里熏陶出了高度的审美鉴赏力,一件简单的普通衬衣,穿在法国女人身上,有着耐人寻味的美,不经意的装扮中透着恰到好处的精妙。
        法文中assorej指是搭配协调,缺乏assorej就构不成美感,法国人崇尚和谐之美。法国大餐之所以世界闻名,不仅讲究烹调技术,并且要吃的有品味。比如饮酒讲究和谐搭配;吃海鲜一定要配白酒;奶酪一般与红酒同时进食;粉红酒在饭前饮用,不能混合主菜;白兰地则为餐后交谈时品尝,要用专门的酒杯,辅以优雅的手式;香槟在庆贺的场合开启,盛在特别摆放的酒杯里-----这些规则是有科学依据和美学原理的。
        我们住的国际艺术城对面西堤岛上,有个巴黎很著名的银座酒店。这个店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日本天皇每次来巴黎都到这里用餐。酒店坐落在与巴黎圣母院相对的六层楼上,这里用餐饮酒的价格以酒出厂的年代长短计算,如果你点一瓶五十年前的葡萄酒,侍者会摇着老古董的铃铛,让人从地窖用升降机把酒直接升上来,端到桌前让客人看清落满尘土的酒瓶商标,然后轻拂瓶盖上的灰尘,打开,另取一水晶瓶倒出,供客人饮用,尘封的老酒瓶装进贵重的盒子让客人留做纪念。每晚十点整,餐厅会熄灯十分钟,让客人欣赏巴黎圣母院的灯光和钟声,当然这种地方用餐的价格也是很上品的。
        个性与浪漫
        法国人对於生活的态度,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见解,人们本着各自的体验、感觉、个性编织自已的理想。就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样,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受到尊重。巴黎是奢华之都、时尚之都、浪漫之都。为爱情活着?还是权利?还是自由?还是金钱?人们对不同价值观的选择体现了个性,体现了自我。
        2007年10月,法国报纸天天都刊登现任总统萨科奇和夫人赛西莉娅婚姻的报导,终于在热闹一阵以后正式在头版上刊登了他们离婚的消息,据说萨科奇是世界上第一个在任期间被妻子蹬掉的总统。消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赛西莉娅没要萨科奇一分钱,按照法国法律,无论什么原因,丈夫都要付给离婚妻子赡养费。法国民众开始欣赏赛西莉娅了,他们认为这女人要离婚是真诚的。一天和几个留学生喝咖啡,聊起这事有人叫道:“傻啦,放着当总统的丈夫不要,去找男朋友,再好的情人还能比当总统的丈夫优秀?第一夫人到哪都是国宾待遇,连教皇也得让你三分,离了婚你就是个普通的法国妇女,没人再理你了”。不错,很快我就在一个法国艺术界非正式晚餐上见到她了,一个人坐冷板凳,几乎没人上去打招呼行个吻手礼之类的,可我看到她眼里透着安详、平静。赛西莉娅出身贵族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模特和主持人挣的钱远在萨科奇之上,她的价值取向当然是自由和爱情更重要。
        还有一位不愿做王妃的戴安娜,如果你去过巴黎旺多姆广场,你就会有点理解她的选择了。
        旺多姆广场地处巴黎最繁华的歌剧院区,世界顶级珠宝店最集中的地方,各国的第一夫人影星名媛们一掷千金的地方。音乐家肖邦1848年逝世于12号的居所内,戴安娜王妃1996年身亡之当日亦下榻在15号的丽兹酒店。这里有他男朋友开的珠宝店,柜窗里摆放的首饰,标价都在百万欧元以上。透过玻璃门,里面服务少爷的身材、形象、服饰、仪表全都无以伦比的美,世界一流的帅哥,注视你的目光如正午阳光,让人眩晕。戴安娜在这里穷尽奢华与浪漫,怎能想回到冷冰冰、干巴巴的查尔斯身边?
        偶尔午后,我和朋友来到创办于1887年,坐落在充满文化气息和魅力的圣热尔曼佩德大街的花神咖啡厅------当年海明威、毕加索、德拉克洛瓦、萨特和西蒙泼娃经常驻足的地方。点上一杯合人民币150元的咖啡,在咖啡馆小坐,享受阳光,享受巴黎街头的风情,享受平民生活的奢华。
        美术与生活
        巴黎拥有无数的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这些艺术收藏的展览殿堂使美术成了巴黎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倘若你在街上某个建筑物前看到有人排队,那一定是等待参观美术展和博物馆。十月初我刚到巴黎几次路过大皇宫都看到有长长的排队人群,因为不通外文不知道是什么展览,后来才听说是“库尔贝作品收藏展”。12月上旬一个周末上午,天很阴冷,我排了两小时的长队去看展览。队伍中有时尚的年青人,也有许多衣着讲究的老人。我前面一个老年妇女穿着短裙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声不吭毫无怨言的等待。大家互不认识,甚至讲的语言都不同,同样为库尔贝的作品而感动。
        我也见过两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相约在博物馆见面看展览,欣赏艺术,休息时在咖啡厅小坐叙叙友情,看完展览买上一本画册才相互道别,他们称这是最美好的约会方式。
        巴黎的美术馆中最让我心醉的是桔园美术馆。她静静地座落在卢浮宫前杜勒花园的一角,这里曾经是宫庭花园内栽满桔子和柠檬的温室,清新雅致,飘散着温馨的芳香,20世纪初改建成为小型美术馆。印象派大师莫奈的八幅巨作《睡莲》在此作永久性的展出。
        步入展厅先踏上的是一段桥形结构的长廊,长廊一侧的玻璃柜里摆放着莫奈创作“睡莲”时的照片,清绿调子的日本桥画面让人还没进展厅已经沉浸在莫奈营造的艺术序曲里了。穿过洁白的过道,面前展现的就是我们在电影和画册中无数次见过的椭园形大厅。大厅宽广而宁静,墙上环绕着巨幅《睡莲》,八幅画总长92米,分置在两个同样的展厅。展厅利用由玻璃层顶及墙面照射的自然光源,和谐而通透,让作品呈现最佳展示状态。展厅中央放置也是椭园形的长椅,观众可以静静地坐在这里环顾四周看画;法国人把一切都做的很到位,中文导读器里解说词写的很优美,浑厚的男中音伴着肖邦的钢琴曲如流水一般在耳边回响。《睡莲》系列是莫奈在其故居吉维尼创作的,描绘了花园内一池荷花与阳光的暇想幻景,莫奈在这幅画中强调光线引起的色彩变化,和瞬间感受,画面的闪烁效果和瞬间感表现了时间的流动,画家特别高明地将池塘的地平线提高,让观众坐在大厅中央有种四周的池水向自己涌来的感觉。全身心的浸润在莫奈绘画艺术中,让人忘记自己是在吉维尼夏日午后的池塘边,还是在莫奈的绘画前。
        莫奈一辈子画大大小小画了380多张睡莲,这个系列是他晚年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创作完成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主动提出来将这八幅巨作赠给法国政府,并亲自选择桔园美术馆作为收藏地,当时的法国政府不顾战后伤痛,耗巨资重建美术馆,为《睡莲》量身订做了永久性的展览空间。
        桔园美术馆体现了法国政府与画家之间的良好合作;政府对美术事业的支持力度;画家对人类精神的贡献。我想如果我们国内的美术馆也能不断提供观众至上、作品至上的人性化服务,调整好政府与画家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艺术也会更贴近人民的生活。
        三个月时光匆匆而逝,临别巴黎时正值圣涎节,总有法国朋友问我:去看香榭丽舍大街的灯了吗? 我挺纳闷,心想晚上也走过几次,没见很特别的呵?朋友实在忍不住了,说,我开车带你去看。夜晚的香街从协和广场方向望去,一长串车灯直通凯旋门下,香榭丽舍大街恢宏而壮观,彰显出法兰西民族辉煌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气势。朋友指着街两边树上缠绕的白色小彩灯给我看,原来讲这个!我得意地拍拍他肩膀;老外了吧,不是?这玩意咱中国多的是,就咱合肥包河公园也有呵!我和他调侃道;说不定还从咱义乌市场批发来的呢!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溢满了离别之情。
        巴黎的日子匆忙而短暂;其中有语言不通的恐慌,有独处异国的孤寂,也有过一度的审美疲劳。有人说过“假如你有幸年青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一辈子无论走到哪里,巴黎的浪漫都会象一道盛宴,永远跟随着你” 。虽然我己不再年青了,我相信巴黎的经历和感受,仍将会深深影响我今后的生命和艺术。

石兰
        本文发表于《新安晚报》2008年2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