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性情 止于笔端——杨道泉绘画作品鉴赏

发乎性情 止于笔端——杨道泉绘画作品鉴赏

发乎性情 止于笔端——杨道泉绘画作品鉴赏

时间:2013-06-01 15:43:12 来源:

>发乎性情 止于笔端——杨道泉绘画作品鉴赏

        一幅画就是一首歌,这是杨道泉的中国画作品给我们的感受。他用点、线、面、形、色等表现手法作为特殊音符,创作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吟唱和自然颂歌。
        杨道泉是一个含蓄的歌者,没有粗犷,没有张狂。因为他的心灵浸透着“以和为美”和“尚清”意识,企求的是“大音希声”、“大美无言”的至高境界。
        我认真细读了他近年来的大部分作品,但觉生面别开。杨道泉自幼喜画,精于写像,他重视继承传统,融会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造型、设色诸法,打通了花鸟、人物、山水画的门类界限,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杨道泉的花鸟画作品,富有巧趣。开始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焦墨钩骨,赋色肥厚;后吸取没骨法、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最近的作品突破了前人花鸟画的藩篱,用全新的构图、笔墨、色彩、意境,取而代之,抒情、写心、有趣、有味、以意为之,以神取形,以意合形。他坚持在继承优秀民族传统基础上大胆创新,一改往日用笔方法,用中锋转侧锋再到散锋,加上顿挫、皴擦,使走兽动物皮毛的厚重感和动物的剽悍气质跃然纸上。他大胆敷色,并用矿物质颜料提高亮度,增强了画面的质感。杨道泉还注重光线与色彩的明暗虚实的变化,“虚实相生”,“黑白反替”,使画面富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杨道泉的人物画,运笔洗练,生动传神,“勾勒取神、不假渲染”。他立足于民族绘画的传统,传承宋代绘画状物一丝不苟的画风,运用文人画的诗静之心,参以西洋绘画的素描、素写之法,更加以透视之功,在藏与露间突出主体,出人意料。其精妙之法使画中人物顾盼生姿,风采毕露,别有韵味。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极具天赋,用色达到了工笔重彩与效法自然的完美统一,把西方的色彩运用到中国画之中,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
        纵观杨道泉的作品有以下特点:其一,意重于形。他不拘泥于外在世界的物理形态,而以直入灵性的感觉,并以“写”的方式表达“意向”空间图景。他凭着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对自然得观察,对生活的感受,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尽情地倾注到他的书画艺术中。他深知写意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心与物比,情与境融。画之构图,变化多端,从不重复。大幅作品铺天盖地,气势宏伟,小幅作品小中见大,富有张力,其二,注重笔墨美。用笔灵动率意,重于神韵的传达,在点、线的交织重合中,建立有序的结构,使团块见出自然精神,且在湿笔、干笔、湿墨、焦墨中进行着丰富的演绎与幻化。其三,用色强调装饰性。他在色彩的运用上,常将细部的色块 逐步过渡到整体,他善于运用颜色的冷暖色调和对比关系,使画面更加和谐明快、清新悦目。其四,透视角度广阔。他以高远、深 远、平远为主轴,以地平线为依据自由透视,摆脱了定点透视的束缚,从而大大开拓了绘画视野。他的作品既有典雅雍容的传统笔墨 意蕴,又重视现代构成,还富有装饰性,既是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讴 歌,又是对生命与真善美的礼赞。
        “画如其人”,人的生命状态决定其艺术的含量。他数十年孜 孜不倦地读书、写生、临帖、作画,不断探索进取。他重视传统的笔墨符号,能按现代人的审美观予以重新组合,以传统文化精神观 照生活,创造现代的全新绘画图式。他从生活的直觉中找到了一种 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杨道泉虔诚、严谨的学风,扎实缜密的创作态度是他艺术之路成功的秘诀。他深知中国画要达到“雅人深致” 的境界,胸中没有万卷书的内涵是不够的,为此他把艺术之根一头 扎在生活,一头扎在文化的沃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从中吸取养分,寻找画外功夫。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他的聪 明、勤奋、坚毅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的明天将会迸发出更加美丽的光华。

谢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