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传是古董珍玩 涵盖多个层次

北京传是古董珍玩 涵盖多个层次

北京传是古董珍玩 涵盖多个层次

时间:2013-06-14 11:01:04 来源:雅昌艺术网

拍卖 >北京传是古董珍玩 涵盖多个层次

        历时半年奔波,足迹遍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北京传是2013年春季拍卖会将于6月13-16日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拉开帷幕,届时中国书画、管领风骚——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中国现当代艺术、古董珍玩、翠择天工——珠宝翡翠、美术文献六大专场共计1900余件精心作品,将再度彰显传是拍卖品牌号召力,并力图用实力为即将复苏的内地拍卖市场做出自己的诠释。
        此次春拍,北京传是古董珍玩部精选623件拍品,力争为广大藏家呈现一个丰实的春拍盛宴。拍品将涵盖多个层次,既有官窑,又涵民俗,有普品,更有精品,内容丰富,门类繁多,6个专题将充分考虑到不同藏家的喜好。
        专题:脱胎玲珑---瓷玉杂件专题;探骊寻奢---珠宝尚品专题;案几清玩----文房专题及扇骨专题;镌吾嘉木----中国家具专题;一柱神怡---沉香专题;補天遗韵---赏石专题。
        脱胎玲珑专题中涵盖了瓷器、玉器、杂件,精品颇多。瓷器中黄釉青花花卉花果盘和矾红九龙罐是瓷器中的亮点。


        黄釉青花栀子花果纹盘,为明代宫廷独具特色的品类,于宣德时期所创烧,流行至正德一朝而止。其纹饰构图前后相近,惟见青花与黄釉色泽区别明显,绘画技法亦各具特点。此件即为弘治官窑佳作。其为广口、弧腹、圈足底,造型匀称精美,形态端庄稳重,沉着大气。所用彩料取青花与鹅黄两色。整器造型周正规整,胎质坚致厚重,盘心绘折枝栀子花,其中左右两枝盛放争艳,中间花骨朵昂扬向上,暂且含苞待放,枝蔓上又饰以三五叶片,造型团簇完整,又疏密得当;盘内中心圆与盘边缘皆以青色线双钩,内壁绘葡萄、荷花、石榴、柿子四式祥花瑞果,外壁绘缠枝花朵,间以花叶装饰,节奏齐整。画法古拙典雅而不失艳丽,青花渲染细腻,黄釉丰腴厚润,上下二色映衬,更见素雅高贵。盘底未施彩色,呈胎质之洁白色,上有“大明弘治年制”款识。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花釉里红》 (中)第256页 231号
        清雍正矾红海水九龙罐,造型饱满端庄,通体施以白釉为地,莹润如凝脂,以矾红彩勾绘苍龙八条,苍龙各有神态,或正面叱咤怒目,或翻腾俯立,或奔驰回首,其绘画带有浓厚的前朝遗风,可知此为仿古之作。其布局设计颇见匠心,八龙各具一处,互不重叠,造型复杂却毫不纷乱,矾红一色鲜艳夺目,更以莹白如雪的釉面衬托,倍见精彩,色彩相互辉映之妙在雍正官窑瓷器之中得到最佳诠释。底部以绿彩饰海水纹一周,波涛汹涌,气势磅礴。底书青花六字楷书款,青花发色淡雅明快,字体工整端庄。类似八龙腾空图题材尚见于雍正官窑的其它器型,如缸、梅瓶、玉壶春瓶,品类非常丰富,造型、纹饰近似者所见也多为绿彩龙纹,如此件以矾红描绘,颇为少见,十分精彩。
        脱胎玲珑专题中不但有好的瓷器,还有高品级的杂项。黄杨木雕雪山大士就是其中之一。


        雪山大士,又称瘦骨罗汉、雪山童子、雪山婆罗门。其故事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传译到中国来的佛教经典《大般涅盘经》中: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本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但因目睹众生疾苦,即抛弃权位入雪山苦行,“唯食诸果……绝形深涧,不涉人间,结草为庵,被鹿皮衣”,静坐思维,不避风雨,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也变得极度消瘦,筋骨暴露,却终于在痛苦中得道,参透成佛。这一故事随佛教传入中土,历经隋唐,也逐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凡俗之身如能经得起苦行的考验,便可修成正果,更常被用来赞誉人们安贫乐道的志趣。黄杨木雕始于元代,流行于明清之际。著名诗人李渔《闲情偶寄》里评道:“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苏东坡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所以黄杨木也有“知命树”之美称—以能安于天命、安守困境,励人心志。此件雪山大士坐像运刀爽利奔放,大胆而不越规度,剔凿骨骼筋脉或衣裳褶纹,均出于运斤成风之雕琢,而面部的雕造手法高妙,最为精彩之处在于面部眉毛、胡须皆卷曲,雕琢细致。颧骨与下颌骨之间的肌骨颇为微妙。既使人物神态显得生动,又体现出罗汉修行清心寡欲的性情,可谓精彩有致。
        本次器物专场探骊寻奢---珠宝尚品专题,是本场新的尝试,本专题中有流光溢彩的翡翠,红艳似火的珊瑚,更有璀璨夺目的大克拉数的钻石。


        老坑玻璃种满绿“大业有成”挂件种水饱满,色泽均匀艳丽,雕工精细,镶嵌奢华,是一件收藏级的上等翡翠挂件。


        此颗钻石中7.03克拉,净度为vs2,切工为E级.在钻石界克重在5克拉的就称之为“鸽子蛋”此颗在7克拉以上,净度和色泽较高,足可以称得上市“鸽子蛋”了。
        “案几清玩---文房及扇骨专题”延续了北京传是拍卖古董珍玩在2012年的风格,并在之前的基础上力求推陈出新,带给藏家更多的惊喜。
        本场“案几清玩---文房及扇骨专题”精彩拍品辈出。


        本专题中黄花梨笔筒,木质坚实细密,纹理或隐或现,极具质感,色泽不静不喧,平和幽宁。此器器形较大,呈圆柱状,平沿平底,无唇无足,上下等宽,周身无纹,富有含蓄之美。黄花梨古称“花梨”或为“花榈”,为明清家具首选之材。因其质地细腻,色泽沉静,纹理变化多样,备受世人喜爱。古代文人、工匠在利用这种贵重木材时,为了充分展现黄花梨木质纹理之典雅华美,常常不饰雕刻。此笔筒正为独木黄花梨整雕而成,通体光素,不加雕饰,即为突出木质本身纹理之自然美感,又经细致琢磨甚是滑顺,抚之若婴儿之肌肤,手感颇佳。使原木纹理如行云流水一般,清晰毕现,文静柔美,气象万千,恰好映衬了文人儒雅气质之美。通观此物造型至简,腹身笔直劲挺,体线优美,富有张力,古雅稳重,大气浑厚,实乃自然美和书卷气相结合之佳品,素雅不失细节。加之包浆浑厚,器体较大十分难得。若置于文房案上,颇为清雅实用,尽显文房雅韵。
        本专题中另一件拍品也是精彩之作。吴昌硕刻棕竹笔筒。


        笔筒取棕竹制成,圆柱状,阔口,空腹,直壁,玉璧形底,器身外壁浅刻吴昌硕篆体书法,沉稳厚重。此笔筒精取棕竹大料制成,突显棕竹本身之自然纹理、质感取胜。造型硕大,制作相当规整,打磨光润,使笔筒在通体深沉的熟褐色中,内外状如牛毛的竹纤紊而不乱,节间根须点犹如玳瑁斑含蓄沉静,将棕竹独特的自然肌理完美展现。其体型之巨,制作风格浑朴大气,极为罕见。加之体表裹有浓郁的包浆,顿使整器透出经年久玩的书斋气息。其含蓄沉静、温文尔雅,品相完美,堪称文房案头之重器。吴昌硕(18448.1 —1927.11.29)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等,汉族,浙江安吉人。我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大家”。吴昌硕的艺术别辟蹊径、贵于创造,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参考:同类器物见刊于文物出版社《中国竹木牙角器全集》之一 第P197页 Lot222号)
        北京传是拍卖在2012年春拍所拍“物得其宜---黄花梨家具专场”取得惊人的业绩之后,此次对中国传统家具品类上拍再次做出探索。这次的家具专题不单单只是黄花梨材质的,增加了紫檀,红木,材质,依旧以新老结合的方式迎合市场的多样需求。


        玫瑰椅是明代扶手椅中常见的形式,其特点是靠背、扶手和椅面垂直相交,尺寸不大,用材较细,故予人一种轻便灵巧的感觉。追溯起源,是吸取了宋代流行的一种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扶手椅并加以改进而成的。扶手与靠背平齐的椅子在宋画中一再出现,只需把两侧的扶手降低一些,其大貌就很像明代广泛流行的玫瑰椅。为了轻便适用,小型的椅子不需要有脚枨,而扶手的下降,更是合理的改进,免得把坐者的两肘架得过高以致感到不舒适。之所以称之为“玫瑰椅”,一说是那个时期文人士大夫遵从“玉文化”,故取“玫瑰”二字 ,两字均为斜玉体(不是“王”字旁,是“斜玉”旁)。另一说法是在南方,称这种椅子为“美鬼椅”,因为坐上去很舒适。南方人称“鬼”有时是昵称,如称小孩子为“小鬼”。但是北方人不知道这种称呼,所以传到后来便成为“玫瑰椅”了。此对黄花梨透雕玫瑰椅背板通体透雕六螭捧寿纹。靠背扶手内设横枨,枨下安双套环卡子花,枨上居中安装透雕的螭纹花板,椅盘下安浮雕螭纹券口牙子。整体造型张驰有度,有简有繁,恰到好处地将雕刻艺术融入到玫瑰椅舒展有序的造型线条中。且该对玫瑰椅虽为具有优美花纹的黄花梨所制,但在后背板和扶手上遍布了透雕装饰。所刻纹饰虽满而不密,且所用纹饰螭纹为中国古代传统图案,古朴雅拙,与简洁、质朴的造型合二为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怀古幽情!这种扶手椅的后背与扶手高低相差不分,比一般椅子的后背低,靠窗台陈设使用时不致高出窗沿,造型别致。是明式家具常见的一种椅子式样。(参阅:1 《古家具收藏鉴赏百科》P90。2 1996年3期《故宫博物院院刊》之《古代的椅和凳》第30页图十三3 Muse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Ming:l’Age d’or du mobilier chinois.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Furniture,Paris,2003.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明·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巴黎,2003。4 Grace Wu Bruce,Ming Furniture,Hong Kong,1995.嘉木堂《嘉木堂中国家具精萃展》香港,1995。5 黄定中着《留余斋藏明清家具》页102-103图20)
        沉香产于海南、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为名贵香料,可入药,其脂膏凝结者,入水能沉,故名“沉香”,自古为世人所重。明清之际文人寄情于山水,崇尚自然灵性之美,沉香木笔筒兼具养生与文玩的双重用途,为当时社会风气的具体反映,其风尚亦流传至今。


        本场新增的“一柱神怡---沉香佳器”专题,将收集了30几件上等的沉香。有产自印泥的新香,有流传有序的明清沉香摆件,扳指等等。可以为喜欢沉香的朋友呈现一个精致的香道专题。
        “補天遗韵---赏石专题”收集了一些文房赏石和庭院赏石。其中“周莲藏太湖石”是庭院是中的精品佳作。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国粹,而园中太湖石造景,又是国粹中的国粹。由园林叠石而带动起来的赏石文化,溯于唐朝,盛于宋代,热于明清。赏石可分园林石、庭院石、室内几案供石、盆景石、把玩石等。古代赏石注重石之形态。其中江苏太湖地区出产的太湖石、广东产的英石、安徽产的灵璧石以及山东产的文石,俗称四大名石。太湖地区位处长江下游,水源丰沛,土呈酸性,既是鱼米之乡,也是孕育奇石的良好土壤。那些权倾天下的达官贵人、富甲一方的商人、孤芳自赏的文人墨客纷纷争在此地建宅置园购石造景,一时间太湖石成为了“上流”社会人士拥石自重、斗富斗派的青睐之物。宋代玩石大家米芾就自己的玩石心得归纳提出了赏石的四大要素,即“瘦、皱、漏、透”,后人赏石皆效宋风,而太湖石集四美在身,理所当然称得上是中国国粹了。
        周莲,1790-?,[清](一七九O至?)字子爱,号叔明,一作莲叔,又号廉叔、巳山,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幼有神童之目,嘉庆十三年(一八O八)副贡。工诗文,舆顾耕石友善、耕石视学岭南,延之襄校。旷览山水,辽通六法,兼师文、董两家。其画梅尤纵横如意。虽累百十幅,靡有雷同。书兼四体,铁笔秀洁,婉折多姿。有图章曰:“十六画梅,二十四摹金石,三十写山水。”著廿四诗室诗钞、粤游吟草。咸丰元年(一八五一)年六十二。《墨林今话、广印人传》
        此石高两尺厘米,长三尺有余。立于二级红木托架之上,属横向立式“镇宅石”。 此石产于江苏无锡一带,无石核相符属太湖“水石”。它质朴不粗、肤润质凝、洁肌玉骨、薄衣(皮壳)裹身,好一副石中贵族的气质。眼触此石有如佳酿下肚,顿时美感涌上心头,方知米芾的“石经四诀”绝非空穴来风。
        此石最为精彩之处,是它那层次凹凸的变化以及那星罗棋布的洞坑点缀。此石遍身隆起、步步凹陷,其连绵起伏、大起大落的体态,彰显了它那傲骨雄风般的气质。此石洞坑错落无序,位出蹊跷有如蚕过桑麻。坑或聚或散,洞或近或离。这里两洞石破汇成一穴,那里一穴梁横分为两洞。有时前洞后穴错位相连,相互遮半,此洞之窗可见它穴之顶。大穴者可洞内行拳推掌,穴内明厅暗室、陡壁坡斜、石乳倒挂、柱立梁横。更有离奇途生七窍。洞尽处光色昏暗,转身再探,惊然又见一村。小穴者如细雨穿隙,蚯蚓走泥,暗藏不辨东西。这大大小小扭曲的椭圆线条及凹凸异常的变化层次,组成了点、线、面、块的多重画面交叉。这画景如桃花戏水,似流云过天。它展现给人的是一种自然的美,一种立体变化的美,一种令人梦幻的美。
        本场古董珍玩品类颇多,不胜其数的精品就不一一介绍。敬请广大藏友关注北京传是网站和北京传是官方微信平台。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