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石而作

相石而作

相石而作

时间:2013-09-04 10:19:50 来源:

>相石而作

    有一个词叫“相时而动”,有一个故事叫“伯乐相马”,有一种“相”的方法名叫“相术”。这些“相”字都有“观察”的意思。巧的是在许多有关寿山石的文字记载中,把分析、观察寿山石称为“相石”。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说“看石”,虽然“看”也有“观察”的意思,但这种“看”显得很广泛。似乎包括“会看”与“不会看”的人都可以去看。而“相石”的“相”,令人觉得带些“相之术”,应该在已经“会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寿山石的天然属性,“师法自然”,而后使原石有用。古代相学认为,“富贵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 在这里不妨把“骨”比作寿山石的原石的外形,“骨法”的“法”比作人为地改造外形即造型的技法。而“容色”好比寿山石的色彩、质地、纹理。“容色”属于外表的,经过雕刻后的寿山石的“容色”,就表现在作品的装饰上,包括固有的色彩、质地、纹理和经过雕刻工具加工后的各种形式。由此可见,作品的“富贵”与“忧喜”,全看雕刻家们怎么把握寿山石的外形。如果从一个人的脸型、体型(及其神态)、肤色、穿着等,基本上能决定了这个人的特性。那么眼睛看到的寿山石,不就是由寿山石天然的形状、颜色、质地、纹理在眼睛里的综合反映?

    为了便于理解,就把形、色、质、理分开阐述。

    形生势成

    众所周知,作为体现寿山石之美的天然的“颜色”、“质地”、“纹理”,若被人为改变,寿山石也就失去了根本意义。因此作为人为行为的雕刻,一般在展现原石的“颜色”、“质地”、“纹理”天然美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外形改造即雕刻。

    业内常强调“形式感”。这个“形式”就是结构,是外部状态,占有三维空间。之所以有“感”,是因为原石的外形被有意识地改造后,营造出不同程度的“气势”。寿山石的形大致有两类:一是被炸药“轰”出来的形,棱角犀利,瘦骨嶙峋。这类形状的寿山石,常要经历一翻“整”形,直到合乎人的审美要求。要求也有两个,一个要“摆着看”,二个要“抓着玩”。比拳头大的寿山石适合“摆着看”,讲究形式、张力,突出“形式感”。这种视觉效果表现在构成形体的线与线、面与面之间的变化适当大一些,及其相互之间的对比适当强烈一些。重点在于主次关系与虚实关系。喜欢这类形式者,往往怀有“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观点。而“抓着玩”的是“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少些棱角,以适手为度。

    另一类形状是自己“滚”出来的形,外形多似鹅卵石,圆滑圆滑的。那是由于寿山石随山体滑坡滚动后埋入土里,或经水冲刷滚动后隐于溪间而成的。田黄石、溪蛋石、牛蛋石等就属于“滚”出来的天然独石。据地质专家说,一块独石的形成要“滚”几百年、上千年,埋在土里、水中要几万年,甚至更久。寿山石的雕刻家们很明白独石的珍贵,总是小心翼翼地刻上薄薄的一层,意思意思,称“薄意”。即便如此一点“意思”,却能买个好价。

    “轰”出来的样式也好,“滚”出来的样式也好,最终的造型是人定的, “形”是载体基础,“势”是视觉感受。 “形生势成,始末相承”(〈文心雕龙〉)。两类造型各蕴其妙,各展其势。且看雕刻家们如何瞄准“形势”。

    感情色彩

    人对色彩向来敏感,尤其对人本身,什么满面红光呀,红扑扑的小脸蛋呀,脸色苍白呀等等。人类社会发展到今日,对许多色彩的反应已不再是纯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色彩被赋予不同的观念意义,蕴含着感情的积淀。如今,视觉感受到的色彩,已是“人化”的色彩,是“文化”的色彩,是感情色彩。

    按中国人的理解习惯,诸如红、黄之类的色彩,宜表现喜庆、热烈、积极、激动等方面的体裁。白色有纯洁、空旷、洒脱、虚无的感觉。绿色显示生机,也可以借来营造静谧、安宁之境。紫为华贵之色。黑色透出威严、肃穆之气,适合表现沉重、神秘,公正、镇定等方面的内容。灰色调的使人想到“秋风萧瑟”,暮鼓阵阵,想到“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想到“快走踏清秋”……总而言之,一种色彩意义犹如一个字,从本义到引申义到假借义逐渐外延开去.

    对于丰富多彩的寿山石,寿山石雕界里有一门绝活叫“取巧”,雕刻家们把同一块石头上的不同色彩部分(巧色)适当地分离开来,雕出不同的物体,造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可以达到明显的视觉效果。古人造器“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玄璜礼北方”、“以白琥礼西方” 〈周礼*春官*大宗伯〉。雕刻家们应该很会细想,去找出多数人对色彩具有“同感”的规律,依据各种色彩能得到共识的象征意义,来选择具有相应的“感情色彩”的体裁,进行雕刻艺术创作。这样的作品,不但悦目,还赏心。

    文“质”彬彬

    《说文》释玉道:“石之美有五德”,古人认为美石为玉。“玉之美,在其质,由其质”(〈礼记*效特性〉)。有趣的是,“玉”字的写法最初与“王”字一样,后来为了区别就加了点,有专家认为“这一点就指出了玉的瑕痴所在”(吴东平。〈汉字文化〉湖北人民出版社)。同样的道理,雕刻家也应该正待含有瑕痴的寿山石。材质粗细,俱含奥秘。石有石的天然质地,人有人的文质。

    且看,寿山石的质地有晶莹温润的,让人联想到朝露夏雨、行云流水、冰肌雪肤……联想到虚怀大智、清风亮节……联想到舒心畅怀,神游物外……质地粗糙干涩的令人想到粗壮朴实, 农家恬静。想到枯枝野渡,大漠羁旅。想到老友旧屋,可能又怀旧起来…….而一种质地的寿山石具有不同的色彩,同一色彩的寿山石又存在不同的质地。这些丰富多彩透露出人的感知信息的寿山石质地,往往会触发创作的灵感。我们可以看到寿山石雕作品中有一些利用原石的色彩、质地与花鸟虫鱼等色、质相类似的特点进行“取巧”。这就是雕刻家们感悟于自然,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本领。当然进一步的本领是触类旁通,找出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极其之间的微妙的变化,再与创作中联系起来。从表象到“好象”地想象,去“触景生情”,作品的魅力在于感动人。
   原石算是璞,就象文质彬彬中的“质”,显得粗陋。多数人认为,雕好的寿山石比没雕的值钱,毕竟“良璞”不多。于是进行一翻艺术雕琢,好比赋予适当的文采,这样一来,雕出来的作品不就很“彬彬”了吗?

    顺“理”成章

    理,原指玉石的纹理,又含有治玉之意。用在寿山石上有两层意思,一是利用寿山石天然的纹理,略加雕琢。有的索性“不琢”,把寿山石的天然纹理当作雨花石一样欣赏(时人称为奇石)。据说,米芾与石称“兄”,还提出“瘦,皱,漏,透”作为观赏石的审美标准。其中“皱”是指石表的皱褶纹理。徐悲鸿曾在课堂上拜“师”,“师”就是雨花石。他认为,“……一个石子,研究时分别出线条的曲直疏密,色彩的面积大小的比例,色彩调子的层次和分配成分等,从这些去探求其所以为美的理由,若能每件东西都如此分析,可认识各个美的律,美的韵律发见愈多,美的感觉也训练得愈精愈敏,将来的应用裕如,要创作新的形式也容易了,能体会自然一切原美的韵律,就可以创立新的美的形体。” 有的顺着纹理稍加雕刻即成了作品。 二是“治”“理”,人为地制造肌理效果。这一招往往是被“粗石”、裂纹和“杂质”逼出来的。有时为了点缀或衬托,也可以在“优质”的寿山石上作极小局部的肌理制作。雕刻工具的不断改进,也促进新手法的产生,使肌理更加丰富。

    对于石子上的纹理,古今“英雄”所见略同。寿山石自身就眩示着神妙的自然美,“若夫珪璋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一方面寿山石的天然之美引导着创作,另一方面通过艺术创作,把不美或不够美的寿山石弄成美的,美得自然,美得有内涵。

    相术是根据 “人的面貌、五官、骨格、、气色、体态、手纹等推算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夭等。”而相石主要是从寿山石的形状、色彩、质地、纹理来“相”,“相”的目的是要雕琢成“器”。人类最早“相”到并利用石头的年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学会打磨石头,有美化的意识,应该始于“新石器时代”。由考古的“石器”来看,还不到“三分长相”。那时的目的纯为果腹。雕刻家们处于科技发达,信息“全球化”的文明年代,雕雕琢琢的事,也已弄成了一门艺术。况且寿山石何止“三分长相”?果腹已不足虑,对于雕刻寿山石多些思考,大概没什么坏处。

摘自《中国宝玉石》2007年第五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