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师采访

吴老师采访

吴老师采访

日期:2013-12-05 09:55:42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吴老师采访

     编辑:韩小囡、邓渭亮  

    采访人:韩小囡、邓渭亮、吕建军
    2007年12月15日午后,我们如约地来到了吴雅琳老师家里。寒暄几句后,我们的访问从吴老师的青少年时期的特殊经历谈起。
    问:吴老师,听说您的青少年时期经历坎坷,能谈一下您在77年参加高考之前的经历么?
    吴雅琳:我出生在汕头市。由于家庭出身的原因,文革期间便有了许多遭遇,我切身的体会是“哀莫大于失学”。12岁时,父亲被关进牛棚,我便失学了,13岁举家被下放到农村,与大人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15岁时在乡下的学校读了一年初中,后来因抄家时翻出了我的日记,其中有少年对人生际遇的感叹,而导致父亲为此几乎身陷囹圄,自己也再度失学。17岁,我下乡到公社知青林场,档案被打入另册。
    1977年恢复高考了,过关斩将,终于入围了,但因政审不过关,就又没书读了。第二年,我坚持再考,政治形势有了明显好转,美院的考官也因我的遭遇给予我特别关注,我终于被录取,从此开始走上了艺术道路。在我入学前的这段辗转奋斗的经历中,是非曲折、人情冷暖,尽收眼底,十年浩劫带给我的这番磨炼,如今看来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问:您的学生时代有什么特别的记忆?
    吴雅琳: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当时的学习氛围非常好,大家对知识如饥似渴。同学们每天晚上到图书馆排队借书,都早早的去,怕别的同学把自己想借的书借走了,借了画册就拼命临摹,那时没有什么数码相机,每人就一个笔记本,临摹、记录。陈少丰老师的史论课是7点钟上课,6点半同学全部挤在教室门口等,都等着去抢坐第一排,有一次还把玻璃门打破了。我们当时的学习状态是这样的,77届78届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屈憋的太久了,有十年的时间想学习却没有机会,然后一下子都释放了。
    我一年级上学期的成绩在班上居中,到二年级时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的胡博老师来了,教授石湾陶瓷,做钟馗啊什么的,从造型入手,讲究对泥性的掌握、对形式的推敲,我非常喜欢这种创作方式,整个人的状态一下就改变了,隐约感到了一个自己的方向。
    记得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和两个同学一起去海南岛做创作,当时我做了两个少数民族人物的形象,基本还是写实的,但一男一女背靠背,中间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空洞,整体又是一个椭圆形的构图,很有形式感,当时我就在考虑虚型和实型的问题,这是我印象中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和较早做出的尝试。
    吴雅琳老师毕业后,一开始并没有留在雕塑系任教,而因文笔好留到了文艺理论研究室,就是现在美术学系的前身。之后,学院成立了教育系,吴老师又因其优秀的素描功底被调到教育系。辗转11年后,在1993年她回到了雕塑系任教。吴老师感言,在其它系任教的十几年,开阔了视野、积淀了修养、锻炼了思维,为她后来的雕塑创作开拓了思路。
    问:您在诗词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能谈一下诗词创作与雕塑创作的关系吗?
    吴雅琳:造诣谈不上,但胡博老师给我写过一篇文章,谈到“吴雅琳以诗入塑,成为文人雕塑,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特色”,胡老师是过奖了,但也说明我的诗词与雕塑间的关系。受家庭文化环境的影响,我自幼喜欢吟诵唐诗宋词,得以进入古代先贤的世界。在诗词的创作中,我收获了许多,增加学养、感悟人生,摒弃了不少轻狂和浅薄,在这不期然的过程中,思想逐渐成熟、深邃,这种积累自然而然地也反映在我的雕塑创作中。我的很多作品都是诗的题目、诗的意境,用的却是雕塑的体积和空间语言,似乎也可以自成一格。
    问:在艺术风格上,您是否可以将自己的创作划分为几个阶段?
    吴雅琳:我在90年之前的创作基本都是写实的,90年之后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回到雕塑系后,93到96年做了一系列形式语言的探索,在当时还比较另类,基本是一种诗意式的抒发,这当然与刚才提到的我对诗词爱好有关,比如《海上生明月》、《一韵知秋》《闺中少妇》等等,尝试表达人物与环境的特定关系,以点、线、面、体的构成以及虚与实、动与静的结合,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其实当时的想法还要更进一步,想到要将声、光、电等因素吸收到雕塑中来,做一个综合的表达,只是当时没有实施。这些形式语言的思考、综合因素的创想,其实都与我的经历有关,最初在文艺理论教研室、教育系的任课过程中,使我在雕塑上的思路得以拓宽,假如我一直在一个专业系待着,我想是不会有这些想法的。我尤其感念在文艺理论教研室时,于风老师对我的帮助,先生深厚的学养和严谨的学风,对我这个艺术型的人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校正和调整,这种影响是会贯彻始终的。
    之后的一个时期,我开始尝试一些写意的手法,创作一批古代文人先哲题材的作品,代表性的有《魏武剑斩风浪》、《东坡情寄沧海》,我的文化底蕴指导我去这样做,应该说这个时期又进入了另外一种思维状态,与过去的那种“小情怀”又有所区别。
    最近一段时间的创作,从造型到题材都开始了对中国传统雕塑、民间风俗的关注,这跟我最近的思考有关,还有就是我对潮州大吴民间彩塑的挖掘。
    问:您对现在的雕塑艺术有什么新的关注吗?
    吴雅琳:我最近发了一篇文章——《传统的缺失》,谈到当下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很多精髓的东西关注不够,甚至要把这些本民族的东西抛弃掉,这是令人十分痛心的现状。所以,我呼吁要加强对传统雕塑的关注、研习、吸收,我最近创作也注意汲取富有传统和民间意味的东西,希望在西方体系的基础上,尽量多的发现本民族的文化,尽量好地发扬本民族的艺术。目前,在雕塑系的课程上,我们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研习,现在的确是有些同学已经摸索到一些有益的东西了。
    问:您对年轻一代的人,有怎样的冀望呢?
    吴雅琳:我想送给现在的学生一句话——“有技无心则匠,有心无技则妄”。要有心有技,缺一不可,不能只是观念或者只有技术,两者要结合。
    问:吴老师,您谈谈对2008首届广东雕塑大展的展望吧?
    吴雅琳:我觉得首先一定要符合我们初衷,要体现团结的特征,整合广东雕塑界的力量,要使大家觉得我们有一种凝聚力,以这个展览为中心来发挥大家的创作热情,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