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鼎国际2013秋季拍卖精品展开幕

中鼎国际2013秋季拍卖精品展开幕

中鼎国际2013秋季拍卖精品展开幕

日期:2013-12-11 15:41:53 来源:

拍卖 >中鼎国际2013秋季拍卖精品展开幕

    以拍卖著名收藏家藏品而独树一帜的北京中鼎国际201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12月29日举行,目前举办的精品展已经在北京1+1艺术中心拉开了帷幕。源自国内著名收藏家旧藏的一批重量级书画拍品亮相京城,如北宋四大家之一苏东坡的《圆觉经》册页、董其昌书《快哉亭》、黄道周《秋怀八首》、朱耷的《荷花芦雁图》、郑燮《深山兰竹图》、沈周《雄飞养翮图》等古代书画名家名作。近现代名家的作品包括徐悲鸿《迥立墨马图》、李可染《青山绿水好江南》、黄胄《载歌行》、关山月巨制《万马战犹酣》。此外还有董必武书毛泽东诗词《卜算子 咏梅》;华国锋同志于1996年赠送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佳作“击恶扬善”;邓拓书法有多幅,如《归塞北》和《生来好妙手》等。

    此次精品展出的古代名迹数十件,均为古典美术的典范之作:

    苏东坡《圆觉经》册页

 

 

 

 

    苏轼不仅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著名的大书法家,被尊为北宋“四大书家”之首,其法书名迹历来被奉为至宝,民间收藏绝少,字字千金。2013年9月,在纽约亚洲艺术节“中国古代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中,中国上海收藏家刘益谦经过70轮激烈角逐,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拍回苏轼仅两行、九个字的墨迹《功甫帖》,使这件流失海外的国宝级文物以拍卖的方法踏上归国之路。

    中鼎此次上拍的苏轼《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册页,共有36开,数千字,可谓洋洋大观。据清代何廷谦于同治十年在此册页后的题跋上考证说:治平二年,苏东坡的夫人王氏卒于京师,故而他写此经为夫人超度。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简称《圆觉经》,历来因其义理渊深澄澈,文辞优美酣畅,对后世中国佛教文化影响极大。其译出时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唐高宗永徽六年(665)由北印罽宾僧人佛陀多罗在白马寺译出(《佛祖统记》卷三十九);其二,是唐武则天长寿二年(693)佛陀多罗持梵本在白马寺译《圆觉经》二卷(《道论法师疏》)。《高僧传》卷三虽有简要记载。

    在此《圆觉经》册页上,最早涉事者是三位明代的著名文人,宋濂、董其昌和毛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等,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在苏轼《圆觉经》册页上首开题跋,曰:“洪武庚申春三月二十三日,翰林学士金华宋濂观于南屏山之元照楼。”

    董其昌(1555—1636)为明代著名书画家和鉴定法眼,他在此册上有两次题跋。其一,“天启元年,岁在申酉,子月二十一日,观于金阊舟次。华亭史官董其昌。”其二,“初展卷,不知为苏文忠笔,及细参之结字,萧散用笔婉畅,乃仿钟元常,亦徐季海云所自出也。真善学徐季海者。其昌题。”

    董其昌正是通过对此册《圆觉经》的研究,认识到苏东坡的书法源自于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151-230)和唐代书法家徐浩(703—782),尤其是得到了徐浩的真传。

    董其昌的题跋书写在明代旧黄纸上,其笺纸上印有“三宝弟子毛晋供养法宝”印。毛晋(1599—1659) 中国明代藏书家、出版家。著有《隐湖题跋》,并辑《毛诗陆疏广要》。毛晋为董其昌同时代人。可见,此册《圆觉经》在明代的收藏家即是毛晋。苏轼《圆觉经》册页上题跋甚多,从明代至清朝,有文人及藏家的题跋多达十余则,最晚的题跋是在清光绪年间。

    董其昌书《快哉亭》

 

 

 

    董其昌是明代后期著名画家、书法家、书画理论家、书画鉴赏家,而且是艺术界的领袖人物。他所书苏轼《快哉亭》为残叶,现共存四开,纸本水墨。尺寸为24.5×26.5厘米×4,作于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1618)八月十一日。从董其昌落款处我们可知,这一苏轼《快哉亭》册页,是书法家书写于前往昆山的旅途中,而他的交通工具是船。

    黄道周《秋怀八首》

 

    黄道周《秋怀八首》书法手卷,作品尺寸为25×263厘米,题跋处为29×39.5厘米,绢本水墨,是民间收藏中难得一见的黄道周精品。
    黄道周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其草书尤为人们称道。此黄道周《秋怀八首》手卷充分反映了他的书法特点。手卷的题签为“明黄石齐先生诗意,丹石生敬题。”他的字形不作悬殊变化,每行有分明的中轴线,在纸幅上顶天立地,同时又大胆拉开行距,则与字字紧凑的写法相映成趣。字距紧密弥补了行距疏松可能产生的松散感,而行距辽阔一方面突出了字距的密凑,另一方面又缓解了紧迫感。一疏一密,一徐一疾,显系受到颜真卿《争座位》、《祭侄稿》影响。

    此幅黄道周《秋怀八首》手卷,历代递藏,最出名的收藏家是民族英雄林则徐,有“林少穆珍藏印”(朱文)。

    鲁颜公《争座位帖》拓本

 

 

    颜真卿之《争座位帖》,亦称《论座帖》或《与郭仆射书》,为颜真卿行草书之精品,是颜真卿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写给仆射郭英义的书信手稿。天下名帖也!

    此信的内容是:因居功自傲的权臣郭英乂,在菩提寺行及兴道之会上,两次把宦官鱼朝恩的座次排在尚书之前,借以巴结宦官。激起了颜真卿的愤恨,故而奋笔直书,引用历代及唐代成规与之抗争,显示了鲁国公颜真卿刚强耿直而朴实敦厚的性格。
  数百年来,此本《争座位帖》拓本册页,历代名家传承有序,计有明代成化八年进士第一、状元吴宽(1435—1504),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书画家金俊明(1602—1675),清代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之一何焯(1661—1722),晚清诗人、画家、书法家何绍基(1799—1873),清末书法大家、西泠印社第一批社员之一的陈璚(1827—1906)……堪为大家接踵,名家传递。令人愤慨的是,文革间,此本《争座位帖》拓本册页被抄,又为文革悍将陈伯达窃为己有,并两次钤印了他个人的印章。

    朱耷的《荷花芦雁图》

 

 

    北京中鼎今秋拍卖会隆重推出的古代书画中,朱耷的《荷花芦雁图》以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卓尔的表现力,巨大的尺幅,撼人心魄,格外抢夺人们的眼球。此画本是国内著名老收藏家的旧藏,文革间,曾经被查抄后为文物局所藏,现保存的文物局签条上印有当年的鉴定意见“佳”字印戳。这幅《荷花芦雁图》,纸本水墨立轴,尺寸为 164×88cm,约13.3平尺。画面是数株傲立的荷杆,荷叶肆意张扬,怒放着两朵荷花点缀其间。两只戏水的芦雁徜徉在画面的上方,看似雌雄相伴,却没有一丝世俗的夫妻情爱,而是表现出朱耷一贯的孤傲心态,抒发其晦涩的痛苦情绪:白眼向青天。

    对照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两幅朱耷名作《芙蓉芦雁图》、《芦雁图》,我们可以看出画家在艺术表现芦雁的笔墨中,具有极为惊人的一致性,可判定为同一时期的作品。而上海博物馆的《芙蓉芦雁图》、《芦雁图》,其尺寸分别约为14.8平尺和9.6平尺,中鼎此幅《荷花芦雁图》为13.3平尺,间于两者之间,实在是民间罕见的艺术珍品。

    郑燮《深山兰竹图》

 

 

    郑燮画竹兰,不仅在他所属的清中期“扬州八怪”画派中影响最大,也是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中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影响深远,迄今不绝。中鼎此次上拍的郑燮《深山兰竹图》,再次证明了他诗、书、画“三绝”的功力,尤其是画上题诗“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须早脱,好来高枕卧其间。”是其著名的政治诗,反映了他藐视权贵,耻于折腰的清高性格。今日得见此作,甚觉幸焉。

    中鼎此幅郑燮《深山兰竹图》,纸本水墨立轴,尺寸为121×51厘米,约5.7平尺。三方钤印为“板桥郑燮”、“郑燮之印”“板桥”。它不仅体现了郑燮艺术的经典风貌,且品相上乘,殊为至爱。

    沈周《雄飞养翮图》

 

 

    中鼎拍品之明代“吴门四家”的精神领袖沈周《雄飞养翮图》,纸本水墨立轴,尺幅72×42厘米,2.7平尺。此画作于弘治二年(1489),画家自题“弘治二年秋九月写于有竹庄,石田老人,沈周”,可谓是传承有序。

    在这幅画的诗塘上,有一篇极为重要的鉴定题跋,曰:“余旧藏石田翁《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卷》,朴茂苍深,以长歌题于卷后。北平孙退谷先生谓画如李晞古、诗如白香山、字如黄涪翁,可称三绝,诚巨制也。此幅得自东瓯市肆,正作于‘有竹庄’中。按,宏(弘)治二年岁次乙酉,先生年六十三,《赏月图》则未书年月,惟长歌中有‘老夫老及六十年,更问中秋赊四十年’之句。是此幅与《赏月图》,皆先后作于‘有竹庄’者。纸虽残蚀,画尚未损,当为真迹无疑。题曰‘雄飞养翮’,亦借先生之画,聊以寄意云尔。光绪五年四月既望,红叶庵生题记。”钤印,“昧秋读画”。据明史记载,“(沈)周决意隐遁,所居有水竹亭馆之胜。”此画上所题之‘有竹庄’,就是沈周退隐后的居所。

    这位生活于光绪早年间的收藏家红叶庵生,字昧秋,曾经收藏过大名鼎鼎的沈周《有竹庄中秋赏月图卷》,因此对沈周艺术非常熟悉,对沈周作品的鉴定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他确认此幅作品是“当为真迹无疑”,系沈周62岁时的创作。

    中鼎2013年秋季拍卖的近现代名作比比皆是,均参加此次精品展。

    徐悲鸿《迥立墨马图》

 

 

    此幅《奔马》图创作于民国“二十六年大暑”,即1937年7月底,此时卢沟桥事变已经爆发,中国人民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徐悲鸿以笔作刀枪,把自己饱满的政治热情与艺术结合在一起,积极宣传抗日。这匹奔马的角度几乎接近全正面,属于极难把握的大透视,其雄奇、刚健、浑穆的用笔,甚至整个马匹的最终整体形态都显示出了他书法中的苍茫、高古、雄强的碑意。骏马迎面冲来,给人以空前的震撼,寄寓着他对唤醒民众奋战日寇和对胜利的渴望。黄胄先生于1995年为此图题跋“悲鸿先生迥立墨马图”。

    李可染《青山绿水好江南》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可染绘画艺术步入一个全新阶段,这个时候的作品已脱出实景,更重写意,笔墨混成,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此幅《青山绿水好江南》便完成于这个时期,堪称艺术家鼎盛时期的佳作。
  李可染先生的“密林烟树”系列作品,是其经典之作。他把中国水墨的艺术表现力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和难度,为世人所敬仰。该作品创作于1987年9月,即他个人生前最后一次举办个人画展“李可染书画展”(中国美术馆 )之后。此时的李可染先生,回顾并总结了自己半个多世纪的艺术生涯,重新梳理了绘画理论到艺术创作,从而使自己的艺术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此幅作品,体现了李可染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领悟到中国水墨画难以言表的东方神韵,以汪洋纵肆的泼墨,画出了一批惊心动魄的水墨杰作。

    黄胄《 载歌行》

 

 

    新中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著名文人和收藏家邓拓先生(1912—1966),是艺术大师黄胄的笔墨知己。他一生收藏了诸多黄胄的佳作,仅以《载歌行》为题的作品,就有两幅。
  一九五九年黄胄创作的《载歌行》,是其早期的代表作之一。画中的人物热情洋溢,反映了黄胄理想主义的性格特点和审美特质。《载歌行》中背景几乎全部留白。人物前后错落,身姿婉转,毛驴步履轻快,亦起到烘托氛围的作用,以浓墨勾勒轮廓,色彩大胆运用民间艺术中的红与绿强烈的色彩对比,显示出黄胄对传统绘画技法的广泛汲取。画家本人将此作赠与邓拓先生。邓拓先生的题跋为“马儿驰,驴儿驰,生活尔今胜旧时,巴扎君莫迟;老相随,幼相随,最是春风吹舞衣。踏歌如梦飞。黄胄同志新作赶集图巨幅余极喜之因题。忆多娇一阕于其上。邓拓”
  时隔四年之后的一九六三年,意犹未尽的邓拓恰巧得到了一把金笺地古扇,于是再以《载歌行》为题,请黄胄在扇面上又创作了此幅佳作。前后两幅《载歌行》,虽然表现的主题均为新疆题材,但从构图及人物表现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幅作品。

    此次中鼎上拍的扇面《载歌行》,画家以鲜艳的色彩对比,描绘了七位身姿轻盈的维吾尔妇女,反映出洋溢着热情喜悦的气氛,实为小品中的精品。

    邓拓先生去世后,其夫人丁一岚于1982年持此扇请著名书法家黄苗子在扇背题写了书法。

    关山月《万马战犹酣》

 


   
  此为关山月先生一九六四年据毛主席“十六字令”的诗意而创作的作品,为邓拓先生的旧藏。

    毛泽东一生爱山,长征中亲历名山、大山、高山、险山无数。而毛泽东写作的《十六字令三首》,是在“马背上哼成的”,最早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原诗为:“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关山月先生创作的此幅作品是据第二首,以革命浪漫主义的手法,饱蘸浓墨写意了万山崇岭之壮阔与险峻,衬托出山下犹如洪流奔腾而出的数百战马,形象地再现了毛泽东十六字令的诗意。山之伟岸与万马奔腾相映成趣,动静结合,对比强烈,是此幅作品的显美特色,尤其是如箭出弦的数百匹奔马,气势撼人,实在罕见。

    于立群榜书《不爱红装爱武装》

 

 

    尤其难得的是于立群榜书作品。郭沫若先生的夫人于立群,是我国著名的女书法家。此幅榜书大字“不爱红装爱武装”,是其1965“三八妇女节”时所作,纸本水墨横轴,气势磅礴,约71.2平尺,蔚为壮观。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