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的真实性

论艺术的真实性

论艺术的真实性

日期:2014-01-10 17:19:55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论艺术的真实性

     卢 雨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综合绘画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中国中南大学﹠日本国东洋艺术研究院、当代东方艺术研究所所长。
    日本NPO法人、世界文化艺术联盟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会员。
    摘    要:
    艺术真实性,有各种各样的界说,但基本意思是艺术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要反映艺术家眼中存在的真实与心灵之中情感的真实。艺术家用来源于内心的真实体验及心理要求,通过艺术语言的择定所创造出的艺术真实,是引导观众进入其内心世界的钥匙。
关 键 词:
    艺术  真实  情境  体验  境界
    艺术,尤其是现代艺术是复杂,甚至是杂乱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有其独特,甚至有看似荒诞的表现。这主要有以下因素:①艺术家在面对现实,关注人的生存状态时,对当时社会总有一种超越常人的,带有一定文化底蕴的认识和表现,一时不能为普通群众所接受。②每位艺术家的性格、修养、气质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的创作观念不一。③艺术批评家评说立场各异。④不同的人们对相同作品的喜好与厌恶也截然相左。混乱的状态使得现代艺术、尤其是当代艺术一度失却了评判作品的标准,人们又一次面临对艺术的信仰危机。然而,不管是评判标准的失却,还是权威批评的诉责,传统艺术、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已毋庸置疑地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包括中国百姓在内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
    如果不对艺术作品,尤其是现代和当代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做宏观、全面而深入的分析研究,往往难以把握其隐晦而远离的实质和内涵,就难免对其产生偏见、误解、向往、崇拜等截然相反的态度或行为。艺术观念的形成是艺术家不断发现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再将其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我们要读懂艺术作品,就有必要了解何为“真实情感”?艺术家所认为的真实究竟是什么?否则就会有很多问题困扰我们:艺术家怎样看待事物?又如何会画出这样或那样的画?就无法进入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就无法了解艺术家的创作体验过程,就无法理解艺术作品产生的原因所在。因此,我们如何认识艺术的真实性,如何用心去体验所关注的事物,这是一个值得认真而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存在的真实与情感的真实
    我们知道,艺术行为是艺术家与人们交流沟通的过程,因而艺术家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人们所理解,希望将自己难以言喻的感受传递给人们。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艺术家就必须将生活中的信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表达的需要放大和重新组合,再传递给欣人们,以达到交流与沟通的目的,引起人们的再思考。要完成这一过程,所传递的信息就必须是真情实感,情感只有真实才可信。那么所谓的“真实”指的是什么呢?真实有现实存在的真实,还有情感的真实。现实存在的真实是可以触摸的,而情感的真实只能是可以感受的。正由于这一性质上的差异,前者虽真,但却是一种特指,一种限定,表象的真实束缚了人的想象与思考;而情感的真实却让人根据各人的修养,积累和人生体验的不同去想象,去重新体验,它不是限制而是诱发。这种不确定性使后者更具有艺术的特性。我国有这么一句话“触景生情”,人们将十五的圆月,作为团圆美满的象征,并不是因为月亮本身有情,而是富于想象和思考,有七情六欲的人所赋于它的。可见,真实藏于心而非表于物。表象的真实限定感官的范围,内心情感的真实才给我们多种提示,诱发我们以不同的人生体验和思考方式去接纳其信息。凡高所画的<<皮鞋>>传递的信息,就能触动和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能使我们品味出隐寓于物象后面的那个世界,可以想象,在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在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皮鞋里,聚积着那双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埂上的步履,坚韧和滞缓。暮色降临,那双鞋孤零零地在田野小径上踽踽独行,鞋面上粘着湿漉漉的泥土。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星耀的大地在朦胧冬闲的荒芜中冬冥。这双鞋具浸透了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战胜了贫困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临近时的颤栗……《皮鞋》贯注着人的生命感。 
    盲人艺术家史蒂夫.汉舒的雕塑作品《森林的诞生》用独特的人生体验做出的造形,表达了作为盲人对生命对自然的独特理解,硕大的双手,流动的线条总让我们将人体和枝干联系在一起,其内涵超越了载体本身。作者放弃了人们习惯了的常规的观察模式,按照自己的内心体验打破正常的比例、结构等限制,更直接更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情感。汉舒创造的物象,放弃了事物表象的逼真描写,我们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接纳它。它提供给我们多种可能性,即不确定的真实,这种真实不是描摹物象本身所能做到的。中央美院教授朝戈在谈到莫兰迪的作品时曾说,莫兰迪的作品没有去描摹物体表面的逼真效果,但却透出一种真实的感受。我想他所指的正是以画家作为主体的内心的情感真实。
    二、联想的魅力
    我们知道:一幅作品要引发人们内心的情境,并不在于借助作品所含的主题而在于作品本身,它本身应该传达出作品内在感应的信息。萨特说:“如果画家给我们画一片田野或一瓶花,那么他的画就是向整个世界打开窗子。”站在梵高的作品《麦田》前面。我们可以沿着画中被小麦遮住的那条红色小道走去,去得比梵高实际所画的范围远得多,小道穿过别的麦田,伸向别的云块下面,直达流入大海的那条河。我们沿着画家创造的内心真实的小道,走向无限,走向世界的另一头,走向深刻的终结。这个终结支持着田野和大地的生存。又如:我们在欣赏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时,想象力总是将我们正在观看的形象引向别的东西,让人回味无穷,如果作者没有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注入作品的话是不可能如此感人的,就象罗丹的雕塑《浪子》,在空间,造形意味上都极富想象力,上伸的手臂粗壮程度近乎于胸廓,人体的形状有一种支地而起的感觉,隆起的胸大肌,腹直肌的形状象翻耕过的土地。可见他在创造形体时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感受注入其中。突出的形体,可以感觉是肌肉、骨骼,同时,生活中时有感触的形象又总在形体中显现。正是作者超越自然的情感注入,才使作品具有魅力。形象的多种可能性让人回味无穷,一位美国现代艺术家向记者谈自己的创作感受时说:“闲暇时我试着雕凿一个圆球,不失为好的主意,我总是无法确定它是不是一个圆,今天觉得这里要凿去一些,明天觉得要磨掉一些。观众也无法确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艺术的意义就在于此。”这段话我觉得不无道理,某种没有限定的东西,确实为人们的思想解开了绳扣。艺术家正是利用一点,使想象力放射出极大的能量。
    三、艺术体验与心理要求
    梵高的《麦田》和罗丹的《浪子》说明了艺术给人联想与启发,但想象力是与人的生活积累、修养以及人生体验分不开的,这种体验在艺术创伤过程中的体现就是艺术家的一种观察方式。这种方式不是简单地看,而是对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思考的组合体。艺术家通过观察,通过造型手段和技法将物体的外部形象表现出来,但如果他不是用心去体验,就无法将自己的思考、情感注入所表现的物体之中。
    在蒙克的作品《绝望》和《呐喊》中,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已超越了人的范畴,已成为一种充满忧郁,充满对生命渴求的形象符号,蒙克5岁失去母亲,以后姐姐和弟弟也相继去世,使他饱尝失去亲人的痛苦,死亡总在他周围。画面在动荡的血红色衬托下,那些面孔僵滞、面色苍白的穿黑衣服的人象木偶一样。枯髅般的形象既不是师承,也非现实生活中的人,而是因他多难的人生经历,使他对生命的渴求,对亲人的爱,对命运的忧郁极为强烈。所以他把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对生活的体验注入到作品中,人就成了生命和死亡的结合体,这形象就是蒙克自己的写照。蒙克的表现技法,以及对造型的理解,都是无法从传统中直接得到的,这种独白的表达形式,只能来自蒙克内心真实的情感。蒙克以其深刻的艺术体验,用真实而特殊的艺术语言唤起了人们真实而特殊的感情。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艺术体验改变了艺术家用常规的方式去看待事物,看待现实存在,使创作逐渐接近艺术家的心理要求。心理要求又驱使艺术家做出选择,择定语言形式,决定对自然信息的取舍,完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梵高在给他的弟弟提奥的书信中有这么一段:“有时当我苦恼的时候,我曾向往某种捷径;但是,经过细想之后,我说:啊,不行,我不能欺骗自己。我要用一种粗犷的风格来表现严肃的,粗鲁的,但却是真实的事物。”可见,梵高是在心理的示意下去选择“粗犷的风格”,表现严肃的粗鲁,但却是真实的内容。梵高的画是对自然的思考,是心灵的欲望,而非技术的再现。他的作品《星夜》,竭力从普通的风景中去描绘生命的感受,用笔、用色都不是既定规范的,也不是自然所有。而是内心要求的选择,正象他在评论柯罗的画时所说的:“柯罗在描绘塑造每一根树干的时候,是那样地专心致志,那样地爱,好象把树干当作人。”“如果在画一棵柳树的时候,把它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并且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这棵树上,直到赋于它生命为止,总会画得富有生气。”可见梵高把天空、星星、树画得如此富有生命力,是他的心理要求所至,他对语言、形式的择定都是从属于内心要求的结果。此外,梵高对人格的要求使其作品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忘却自身的痛苦和不幸。他“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快乐,或者是使他们看到值得看的事物,而那些事物不是人人都了解的。”梵高对美的要求是强烈、粗犷、真实。在他的《自画像》中,对强度的要求使他选择了强烈的金黄色调,表现铜铸般的感受,条状笔触纵横交错,使造型坚实有力。如果不是心理要求的驱使,梵高风格的形成就无从解释。
    四、艺术品味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在谈品味时说:画品就是人品。作品若没有表达艺术家的真情实感就谈不上品味。我前面提到梵高的作品风格,实际上与其说是风格,倒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一种在极度孤独与痛苦的境地中超越自我和不懈地追求美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内心情感表达,决定了他的艺术品味。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表现了对战争,对法西斯残酷行径的极大愤怒。他利用锯齿般的三角形组合作为基本构成,加上变形的,残缺肢体,睁大的眼睛,因惊恐而尖叫的人与兽都造成了一种悲惨恐怖的气氛,平面的色彩构成,多维的立体主义表现手法和强烈的黑白对比加强了这一感受,尖利的造型让我们体会出毕加索的愤怒,似乎他是吼叫着用尖刀刻下这一历史事件。在这一作品前,我们一方面为画中表现的残暴与恐怖而震惊,另一方面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当然,创造出如此感人的作品仅有高尚的人格是不够的,还有诸多因素如作者的语言形式、内心修养、生活积累等等。总之,艺术作品的品位高低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修养的不断提高,对自我的不断发现和调整,以及语言形式与内心情感的统一所达到的一个阶段或境界,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以宗教威信推崇某类作品,以政治权力抬高某类作品,以经济实力吹捧某类作品,其实都是在作品与观众、作者与人们之间筑起高墙。艺术家用来自于内心的真实体验及心理要求,通过艺术语言的择定所创造出的艺术真实,是引导观众进入其内心世界的钥匙。
    了解以上这些,我们面对艺术作品就知道该怎么去鉴赏,怎么去思考。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