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取经 一路同行

十年取经 一路同行

十年取经 一路同行

日期:2014-04-16 16:22:48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资讯 >十年取经 一路同行

——来自吴雅琳中国传统雕塑工作室的报告

  发表于《书画名家》第487期,2014.5  

     文/吴雅琳


        当西方思维的教育模式统领着中国近四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之时,中国美术院校的雕塑学子也得到它科学、客观和理性的浸润;崇拜人体美,研究解剖,掌握空间、了解体积,熟悉的程度有的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对于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审美体系,更是长期被尊为学习传统的金科玉律。 本人作为广美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的一员,同样是将西方传统审美精神视为向传统艺术学习的唯一标准,因此,一直坚守和传播,直至十七年前的一次出访——在异国认识了自己祖先的艺术。  

 

          一、结缘寻根
         1997年春天,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恒温、明亮的中国展厅,一尊神态自若、意趣超然的北宋木菩萨,从容自在地安坐在空间开阔、视觉适度、光源集中的展台上,一种别样的美感突然袭来并使我产生莫名地震撼(从来脑海中的古代造像,印象总是阴暗、潮湿兼灰头土面),此刻的邂逅,突然令我开窍——真切领略到先人在造像精神层面上难能可贵的追求:神韵的把控、情态的拿捏和意趣的表达。这一顿悟,自此开启了我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寻根之旅 ,对古代造像及相关文化的关注、学习和研究,也逐渐成为我一种本能和自觉。

逸趣

        直至今日,凡出国,均到当地美术馆,寻找海外遗珍,有针对性的搜集、考察漂洋过海的中国古代遗存。迄今为止,五大洲的众多美术馆,都留下自己寻根的足迹。近些年,更是经常率研究生到大西北和中原腹地考察石窟、寺、观,拜访艺人,亲临摩崖巨制等现场,尤其在敦煌、麦积山的多个特窟中,静下心来,与先人用心对话。通过长期而潜心的考察、学习和研究,我对东方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古代雕塑造型的特殊性,也有了规律性的掌握,通过十年来的创作实践和旁征博引,整理、归纳、和提取,将历史上没有史论可言的中国传统雕塑,做理论性的思考和梳理,并先后撰写了数万言相关的专业性文论。
      2007年,作为系的教学管理者,我在雕塑系正式开设《中国传统雕塑》系列必修课程,并以《东方取经》的命题在国内外作多场专题演讲,每次演讲,备受关注,自身也借此得到又一次的升华。近些年,所创作的作品更明显地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向中国式雕塑转型。 

 

欲归

       作为创作者,我尊崇“搜尽奇峰打草稿”和科学的“择优律”,因此,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是我的行为风格:平素对表现性素描的探索,从多种材料的运用和拓展其意义是我创作上不安份的另类外化;对专业文论的反复琢磨;对抒情诗词的信手捣鼓;还有业余编导舞台艺术的出奇制胜,集此大成,所有的创造力,皆有利于我在秉承传统中拓展新的未来。
      早年从西方传统中吸收精华,给了我一副行进中结实的拐杖,之后孜孜不倦地从中国传统中汲取养分,这二类完全不同审美的碰撞,增添了艺术行囊中富足的精神食粮。曾作诗:“精神气韵有无中,塑物寄情趣不同。寰宇文明天地大,中西并蓄更从容。”这正是对我艺术追求的注解。
      由于西方传统雕塑的科学性与客观性之于中国传统雕塑的精神性和主观性特质有着根本性地区别,因此,通过即将封笔的专著《东方取经》,分别列出“遗失的辉煌、东方的智慧、不同的思维和审美、主观的法则”,对这些范畴的学习和研究,是当代年轻人对学习传统雕塑的积累和准备;再通过“天工开物、传移摹写、返本开新”这后三个环节的继续接力,我相信,这一寻根取经之旅,最终的目的就是去拓展中国当代艺术的可能性。

 

    二、文化自觉
      十年前创作《剑斩风浪》,是将愿望一泻心源,而今年所完成的《十二地支》,应是我真正进入东方语境的创造性活动——以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去完成对自身文化的自觉。

        将天地间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借天干地支的道家理念,用诗化的起、承、转、合和养生者的外在形态,作雕塑《十二地支》,该作品承载着我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怀。
        十二个不同神貌的造型,以彰显人物内在精神为目的,以气韵生动为要旨,夸张形态,突出意趣,将自己对传统文化中“力”的理解,融入其中:含首鼓腹、气运丹田,此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的含蓄特点。在东方人养生中,力、气的内修与西方人对形体的外修,在此尽显不同。而在形、线与气的关系中,人物取大形而舍结构,让形顺势而为、联系贯穿,线性随形而走,线、体穿行形成气韵,线性虽刀不尽到,但气聚而不外散,直至营造出造像中气场。
        中国造像重相学,将人的内在性格外化为面相八格,如《子》(对应鼠)、机智灵动,相用“甲”字格; 《卯》(对应兔)、温文尔雅,则予“目”字格; 《酉》(对应鸡)、潇洒超然,配以“风”字格等等。以不同面相突出不同性格,塑造个性化人物,通过外部,表达内在的精神特质,使人物内外统一。创作过程曾写诗云:“相格异同各有形,疏通表里气韵生,笑颦府仰意成趣,线写精神出本能”。
        对精、气、神的追求,对形、意、趣的拿捏,该作品崇实非实,尚趣非趣,只欲直取内在精神。当大胆、夸张的取舍,主观的”臆造”,能够真正传递出一份期盼,这将是我呼唤中国传统审美精神的心声。
        将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趣融入大明宫的《霓裳羽衣》这座户外群雕中,借大写意手法,烘托音律舞韵之意象,这是我对道家精神的解读,也求能独辟蹊径。

 

 

        《霓裳羽衣》 是唐朝著名法曲,相传唐明皇梦中所得。玄宗梦游月宫,但见天上金光万丈、神女翩然,随闻仙乐飘飘、神幻莫测。醒来即谱就此宫中大曲,后着玉环编舞。
        道家精神乃道法自然,追求万物顺应自然变化。笔者遵循唐朝仕女造型,但对神女衣袂却视为自然生态中充满活力英华的自由展现。通过大胆联想,将含苞待放之花蕊,融入漫天衣裙,以自然形转化为艺术形,借自然生命力催生艺术生命力,联袂如泼墨写意,纵横恣肆,收放自如。

 

 

        当大明宫虹霓闪烁、华光舞袖,整座雕塑金碧辉煌,教人若闻天宫伎乐,如见晧月嫦娥。这里呈现的不仅是历史的传说,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和谐的文化精神内核——天人合一。   
        对中国传统雕塑审美语言的探索,本人不局限于古代题材。为广西创作户外纪念肖像《李济深》时,我既考虑西方纪念碑肖像的造型规律,又将中国人传统造像的审美精神与之结合,最终达到彰显名人,神貌一致。

 

纪念肖像《李济深》   吴雅琳

 

        脚是武将根,双臂向后开。塑像时,先把气势拉开,胸腹挺拔如拉弓状,这正是古代先人对武士造像的力量表达,头向下压,气运丹田,使躯体充满张力,凸显人物内在气势。开国领导人李济深文武兼修,戎马生涯又运筹帷幄,故对神韵的拿捏,精气神的突显尤为重要。以“眼为一身之日月、五内之精华”为主导,研究眼神眉宇,探究面相学中的泗水,骨相学中的五岳,以至于更有利于表现对象的精神内涵。
       通过对内在精神性的追求,相面塑心,最终,将挺胸含首,目光如炬,神威凛然的民国名将呈于世人面前。
       纵观以上近作,从最早的表面被动的学习到已不再停留于模仿和挪用,这是我近年较自由地进入到一种更具东方意象和语境的创作活动中——以东方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去完成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真正自觉。


       三、教学之旅  
       在研究生教学中,开设中国传统雕塑和数码雕塑二研究方向是我近年的特色教学,从中也正反映出我对秉承传统和拓展未来的态度。对研究生的教学,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长途旅行。师生同行万里路,同读万卷书,在旅途中,互相支撑,共同学习和进步。

 

师生合影

 

        对待研究中国传统雕塑的学生,我要求师古人、重传承、学经典。积蓄对古代哲学、历史、宗教、文学、诗词、画论、相学以及民俗学等方面的知识,倾心于此,触类旁通,通过思想认识去营养手头技能。 正所谓:哲理学思铸翠华,雕刀画笔结奇葩。有思想、有厚度的追求和学习,达到最终的“中得心源”。
        每一个研究生的学习和定位,都是在他本人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去引导和发展延伸的。作为导师,我更多的是提供氛围、助力和信心。考取该研究方向的学生,都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我坚信,当他们拥有西方审美的基础,又能得到东方智慧的浸润,面向当代,相信未来定将熠熠生辉。
        彭程是我09年招收的首届中国传统雕塑方向研究生,自然也承载着我的学术理想。在该方向的教学道路上,我不是先行者,但依然需要拓荒。它意味着没有现成的教学体系、没有前人的丰硕成果、也没有互动和比对。因此,研究生自身必需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所庆幸的是,彭程有着丰富的阅历和学养,读研三年,他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主动接受新事物并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在创作毕业作品《人间》之时,更是运用逆向思维,以现代焊接技术表现传统选题,以传统意义的不可对接性去拓展当代性,并将对文化的积淀在作品中体现得深沉到位、对所散发出来的人文关怀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是笔墨当随时代和作者对生活蒙养的理想呈现。《人间》最终获得 国家级奖项,彭程为自己研究生的学习,交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彭程毕业创作《人间》系列

 

 彭程毕业创作《人间》系列 局部

 

        研究中国古代造像,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就相当于学雕塑之需要素描功底。而对于佛教教义的了解,则如结构素描之于雕塑——有利于雕塑时对结构的认知。翁振伟就是具有这一优势的学生。在学三年,他无论是考察寺、窟、拜访艺人,遵循古法临摹泥塑,还是撰写研究心得,对佛造像的量度和仪轨,都是最有心得的研究者。振伟还是一位坚持、执着和勤奋的人,在纷繁大都市,居然能寻得古人造像的传统材料,之后不分盛夏酷暑,潜心数月临摹,所临唐菩萨残躯,现已被广美雕塑系作为本科生摹本,这不得不承认他对宗教造像研究的得天独厚。振伟还是一位有厚度有温度的人,在学三年,孜孜以求,厚积薄发,希望他能够继续溯源寻根,拓展前行。

 

翁振伟  边关落日

 

        毕业班的苏锦驹是一位讷言、敏行、勤思的青年,朴素的外表、丰富的内在,是一位高度履责的人。长于研究、专心致志。每做作品,均深思熟虑,之后便一步一个脚印的追求下去。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种本能的热爱,研究不局限于雕塑。通过对山水、书法、篆刻、青铜器等造型艺术的关注和琢磨,再将其作为可以攻玉的他山之石,最终很好的将这种精神融入自己的雕塑作品中——出夏商青铜器冷峻凌厉之形、入宋人山水疏离空旷之境。三年的研究,在雕塑界纷繁杂变的今日,能静下心来,坚持用雕塑的本体语言进行创作而又拥有独到的造型形式,实属不易,虽未定型,且前路遥远,但相信他能借东方取经之道返本开新。

 

苏锦驹 人鱼

 

        满腔热血的林景,在艺术上如同斗士,冲锋陷阵,一往无前。对英雄的崇拜,外化出中国式大写意作品。读他的近作,想起我曾写七绝:“纵横变幻勿矜持,意象无涯趣更奇。一泻心源千万里,天惊石破醉酣时”。他的写意,是通过自己的艺术手段去抒发如岩浆般喷涌的内在激情。这种宣泄,势如破竹、无拘无束,甚至是重情意而轻形貌的外在表现。观察他的行为方式,与我十年前作《剑斩风浪》同曲异工,形虽不似而神似!林景每次呈交他的学习报告我读之也颇欢喜,因为他特别的真实,且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因此也特别能够打动人,他学习热情高涨,工作积极主动,虽尚是二年级学生,但如可能的话,我愿意给他一个支点。
        教学之旅,我和同学们,时而探微求真,时而坐而论道,无论路途多远,义无反顾,一路向东。    

 
        四、结语
       我为我们东方智慧的博大和深邃慨叹,但也为我们教育上长期的缺失扼腕。诚然,中西方思维、审美的碰撞,是艺术发展的旅程碑,我将责无旁贷的把所掌握的中国人审美精神和造型规律传播给更多有需要的年轻人。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自觉学习并沉淀自己,重新认识天工开物的价值和传移摹写的方法,相信这一切, 都是为了在未来更好的返本开新。
       十年寻根问道,结伴之路,我不寂寞。在跋涉的旅途中,尽管道路遥远,但学生给我助力,彼此相互支撑。我的创作,润物无声,希望能给大家夏日的滋润;我的教学,点点滴滴,希望能够彼此互通有无。虽然,研究生会陆续完成学业而离去,但我们今后依然需要合力,最后,才可能到达东方取经冀望的终点。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2014.05(总第493期) 
   

    吴雅琳官方网站:http://artist.wuyl.zhuokearts.com/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