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专题展览第二季·主人】李牧东方艺术大家:互为表里的主人

【纸上专题展览第二季·主人】李牧东方艺术大家:互为表里的主人

【纸上专题展览第二季·主人】李牧东方艺术大家:互为表里的主人

日期:2014-05-23 14:56:45 来源:

资讯 >【纸上专题展览第二季·主人】李牧东方艺术大家:互为表里的主人

  不论是初尝漂泊滋味的年轻人,还是已经不着痕迹地隐入到本地生活里的有产者。大家对于身份的执着或焦虑却几乎总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外省”和“青年”并不只是对于地理界限和生理年龄的简单分割,更多地成为一种对于“主客”身份的认同或否决,在自我认同到来之前,客人始终徘徊在接近年轻的不稳定状态中。

  文/李牧&郝科
  摄影/李牧 & 那颖禹
  如何以从艺术家的艺术实践中,剥离出一条在过去并未被作为主干的清晰线索,并以尽量简洁的方式呈现在纸面上,是这次纸上展览的初衷。
  作为引子,先简要叙述下本次展览的项目原点。 
  仇庄
  位于江苏省最北部丰县的一个自然村,距北京以南约800公里,距华东重镇徐州约100公里,拥有约1000人口,这里也是艺术家李牧的故乡。
  
  仇庄计划
  从2013年初开始,李牧陆续复制了一批荷兰Van Abbe美术馆的藏品,以不同形式在仇庄进行展示,并在村里建立了一个图书馆。
  在已经成为了“外省青年”的李牧,尝试着用“艺术返乡”的方式与仇庄进行对话的一年时间里,“艺术”其实已经成为了一个他用来重建自己与故乡间关系的说辞。虽然项目还未完成,但在李牧的个人网站上呈现出的诸多“故事”片段里,一个个活色生香的“主人”形象已经清晰地浮现了出来。
  但这些村庄原驻的“主人”们并非是本次展览脉络中的全部,他们与很多被隐藏的“主人”们一起,构成了多重的、互为表里的有趣关系。而当我与李牧通过邮件交流等方式,逐步介入到本次纸上展览中的时候,最初作为旁观者的身份也渐渐变成了“主人”中的一个部分,并以自己的角度参与到以仇庄为基础的、“主人”间关系的建构之中。


李牧和仇庄的孩子们(李诗如、仇忠家)在索-勒维特的作品前  

  异乡的主人
  对于现在居住的城市上海来说,李牧是典型的外省青年,永远不可能融入到上海本土的语言系统之中。
  对于仇庄来说,李牧是一个已经被都市节奏改造过的本土标本。身负着故乡对于大都市生活的双重假设:一方面代表着在外见过世面的笼统印象;一方面又承担着乡亲们对于都市生存的悲观揣测——“当我回到家里后,村庄里的人一度猜忌我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才回家做图书馆,并且说我回家来挣村子里的钱来了。”
  具有双重“异乡”身份的李牧,同时也是“仇庄计划”最初的“主人”。

李牧在仇庄建立的图书馆 冬

李牧在仇庄建立的图书馆 夏

  被隐藏的主人
  在项目落地仇庄之前,李牧也拟定出了一份被隐藏的“主人”的名单。
  这些来自不同国度与时间断层中的主人们,以自己的作品为面孔,在思维的房间里诱导着李牧与之进行着一次次虚拟的“对话”(但并不一定是以对话的形式来进行的)。
  他们用作品中确切的形象替代了沉默的语言,被动地参与到了无法被定型的未来计划之中——可能被拒绝,也可能会被理解,还可能会被“误解”,并从中流淌出诸多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意义”来。
  而在整个“仇庄计划”里,这些被隐藏在作品背后的主人们,他们的“身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却也是最坚固的——以他们作为连接点,所有的“主人”们都被汇聚到寻找或认同自我身份的网络之中了。
  以下列出的为节选的名单。

    丹·弗莱文(Dan Flavin)

  丹·弗莱文(Dan Flavin)的装置“Untitled (to a man, George McGovern)”是由55个环形荧光灯组成的,这种灯在仇庄村里被广泛使用在吸顶灯里面,镇上的五金店里都有出售。 

    理查德·朗(RICHARD LONG)

  理查德·朗的圆圈装置(Wood Circle),是以村民们熟悉的树枝为此材料的,村民们以树枝作为柴火来烧火,李牧在村外的河堤上复制了这件装置。

    乌拉/阿布拉莫维奇(ULAY /ABRAMOVIC)

    李牧将他们合作的行为艺术作品《长城》的录像展示在村里的小卖部中,这是他们在中国完成的最后一部作品。将作为中国面孔的公共空间——长城——转移进村里的公共空间——小卖部的电视上。

  

丹·弗莱文(Dan Flavin) 装置 Untitled(to a man,George McGovern) 复制品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
  牧想把索尔·勒维特的“墙上结构(Untitled (Wall Structure)”的复制品送给不同的家庭,看村民们如何来对待它?并用索尔·勒维特的另外两件作品“墙上绘画(Wall Drawing No. 256,No. 480)”,来覆盖村里街边上的廉价广告,使之成为村子里的公共壁画。

  
索尔·勒维特 墙上结构(Untitled (Wall Structure) 复制品


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墙上绘画(Wall Drawing )”之一 复制品


  理查德·朗(RICHARD LONG)圆圈装置(Wood Circle)复制品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安迪·沃霍尔创作的毛泽东系列作品,其中的形象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但艳丽的色彩却与大众印象中严肃的政治意义大相径庭,当陌生与熟悉同时出现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村庄里的时候,会发酵出怎样的意义?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毛泽东像 复制品


阿布拉莫维奇和乌雷在《情人·长城》行为作品结束时的会面  

  乡村的主人
  当李牧带着那些被隐藏的主人们回到村庄里的时候,整个主人的脉络也开始逐渐完整地呈现了出来。不论是接受还是拒绝,对于这些艺术品背景知识的完全绝缘,也让村里的原住民们在精神层面成为了一个个绝对自信的主人。
  这些生活在仇庄的村民们,过去可能只是在物质上自己自足的。而当那些外来的“主人”们以种种“全新”的形态介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之后,他们精神上自给自足的意识也被激发了。
  这些地道的农民们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开始以一种“主人”的姿态自然而然地和所谓很现代的艺术之间产生了互动。他们本能地挤压掉了艺术中晦涩与理论化的一面,并将自己的感受还原成一段段平白的故事化叙事,而在这些乡村的主人们面前,李牧所扮演的角色更多地是一个“记录者”。
  
  李太彬:李牧的父亲
  当我父亲看到安迪·沃霍尔的那一组毛主席像的时候,他很紧张,他担心当地政府会以侮辱领导人形象的理由把我抓起来。当我们在村子里悬挂那三幅毛主席像的时候,他全程跟着,一根接一根的抽烟。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理由,因为他经历过文革,他体会过那个时代的残酷性。
  我将SOL LEWITT的抽象结构制作了15个,一个作为公共空间的展示,其余14个免费发放给村民。大家都称这个结构为“拐弯的梯子”。我父亲领取了一个,他将它平挂在过道里,将他的鸟笼悬挂在上面。
  父亲和母亲帮我把卡尔·安德鲁(CARL ANDRE)的25块钢板一块块的铺在我家的院子中央,他干的很卖力,尽管他一再强调这个作品没有什么价值。
  最后,他把他的鸟笼一个个的提出来,摆满了25块钢板,他提着笼子让我拍照。这次,他看着他再次创作的“装置作品”,非常满意的笑了。

 

 

李牧的父亲每日傍晚都要拉开丹-弗莱文的灯光装置的幕布(3幅)

李牧的父亲把鸟笼放置在卡尔-安德鲁的钢板装置上


卢道德和李牧在刚完成的墙画前——墙画作品:索尔·勒维特的另外两件作品“墙上绘画(Wall Drawing No. 480)


卢道德和李牧在刚完成的墙画前——墙画作品:索尔·勒维特的另外两件作品“墙上绘画(Wall Drawing No. 256)

  卢道德:村里的老画师
  卢道德早年学过画画,当过老师,做过木匠。似乎一生的运气都不好,他年纪大了,还是以给人画神像谋生。当地信神信鬼的比较多,他也因此多了许多订单生意。
  他给人画神像很便宜,一幅一米见方的画,上面有好多个神仙,也不过两百块钱。
  我找到他向他展示了SOL LEWITT的两幅墙上绘画,并提出邀请他和我一起来完成这两幅画。他拒绝了我:“第一,我对西方的现代艺术非常反感;第二:我的神像订单在排队等着画,没有时间;第三:我年事已高,不能爬上爬下。”
  我说:“第一,你对西方的艺术反感,是因为你不了解,为什么不借此机会和我交流一下呢?第二,和我合作的美术馆会付给我们画画的经费,会付给你报酬的;第三:你年纪大了,我爬到高处画,你只要负责画低处的就行了。”
  这样,我们合作了两幅墙画。他干活很敬业,也很专业。连着两个晚上,我们边喝酒边讨论艺术。看得出他很高兴,每次都喝高了再回家。
  他对这两张画很满意,如果有人说不好看,他就很生气的和那人辩论。后来,我们问他对这两幅画的看法,他说他不反感。
  
  王高启:商店老板
  我记得很多年前,我听到从邻居家传来的绝望的哭声,哭了一整天。王高启那年高考落榜了,他的父亲决定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给他哥哥娶老婆,而不再让他继续复读高中。
  后来,王高启结了婚,生了孩子,在村子里开了商店。他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在一个重男轻女的乡村环境里,他始终为这事儿苦恼,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常常,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选择长睡不起,一睡就是几个星期。
  我把ULAY/ABRAMOVIC的表演录像放在王高启的商店里播放,王高启就担当了给村民解说的工作。几个妇女看到有裸体的行为表演,转身就走。再往后,王高启看到她们来购物的时候,就把电视机关掉,等她们走了,再打开。过了一段时间,有些妇女买了东西还不走,就问:怎么不播放那个不穿衣服的录像呢?他知道她们想看,就不再避讳了。

  
王高启


王高启和他的女儿王梦雨


王高启在他的商店里,电视里播放这乌雷和阿布拉莫维奇的表演录像


杨高举在展示他初中时画的毛泽东像


杨高举在安装安迪-沃霍尔的毛泽东像

  我和杨高举是初中的画友。后来我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他没有考取。他在我们县城里开了一个很小的夫妻店,白天制做一些店面的招牌,晚上画画,假期里还会教一些小孩子画画。
  我找到他,和他讲了我的整个计划。一起的其他同学表示不能理解我的艺术,杨高举向他们解释:李牧的艺术和我们不一样,我们还在用颜料来创作,而他用他的思想来创作。
  杨高举帮我制作了三张大幅的毛主席像。很多人不能都表示不能理解安迪-沃霍尔为什么要把毛主席的脸涂成蓝色的,嘴涂成绿色的?红色和黄色的脸还勉强能接受,就是那张蓝色的脸,实在无法接受。我的朋友那颖禹告诉人们说:红色的主席像保佑你家人身体健康;黄色的主席像保佑你们财源滚滚;蓝色的那张,则可以驱邪避鬼。
  
  尚未结束的“结尾”
  在我看来,从“仇庄计划”中浮现出的众多“主人”们,他们身份的重要性并没有主次之分,只是在项目中占据的位置不同罢了,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位“主人”,项目都不会完整。
  而后边或许还会有更多的“主人”参与进来,并让项目变得越来越丰富——所有的主人都是彼此交叉、互为表里的,它的开放性在于让每个参与者都意识到,在自己曾经固有的经验之外,原来还有更多自己可以理解和把握的东西——当我们都开始以“主人”的意识介入到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中的时候,我们也都在相对放弃着过去某些单一的身份限定,这里会有“发起人”和“引导者”的角色,但随着项目的推进,所谓“权威者”的角色也变得越来越模糊了——在承认别人“主人”身份的同时,也意味着对自身绝对“主人”身份的放弃,同时,每个人也都在一种彼此激发的状态中寻找并确认着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