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须临破始精彩——华其彬学书自述

帖须临破始精彩——华其彬学书自述

帖须临破始精彩——华其彬学书自述

日期:2014-08-18 16:58:18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帖须临破始精彩——华其彬学书自述

    家父乃旧时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耳濡目染,我髫龄即开始习字。一路走来,忽忽已到知天命之年。岁月如白驹过隙,感慨系之。然于习书之道,孜孜以求,不敢懈怠。一技之成,当尽毕生之力,非以日月之浸润、时间之磨砺、心血之付出而难以达到成功之彼岸,所谓书之为道也。

    唐人尚法,自柳诚悬入门,又习颜鲁公、褚遂良,旁及李北海、徐浩诸家。凡数度春秋,于分行、布白、用笔处打好楷书之基础。及稍长,独钟爱米南宫,于《蜀素贴》用功最勤。米南宫用笔最为灵活,谓之“刷字”,锋出八面,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米书虽用笔灵活,看似单薄,实则意韵蕴藉,非深究无以知其意趣。学书不能只看到表面的东西,而要知道其实质。这就是要多读帖,细细品味古人用心处所在,今天所谓“与古人对话”。
    晋人尚韵,书圣王羲之法书是学书者之圭臬。古人云,得羲之一笔,即可名世,诚不虚言。王字传世墨迹多为唐摹本,然精神气息尚存于点画间。《圣教序》虽为唐人集字,细细体味其章法,古人自有用心处,字之大小、粗细、欹侧之变化,上下字之间笔意之关联等,且亦是现存王字之精粹。苦学经年,于用笔、间架、气势、意韵处着力,再参以《兰亭序》、《快雪时晴》、《丧乱》等帖以及王珣《伯远帖》等,兼习《兴福寺半截碑》,稍能得其一二。楷书用笔必须中锋,然行书则中锋、侧锋并用。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露,一正一偃,一藏一露,则神奇出焉。侧锋取势、左紧右松、乃王字之要诀。用笔无非提按,执笔固须悬腕,运腕之力,方能笔力遒劲。唐人以下,用笔钩处多挑踢,全失晋人法度,于晋人用笔可窥其真谛。
    宋人尚意,苏、黄、米、蔡是必学之典范。所谓书卷气乃从之出,四人中喜苏、米、黄三家。从王字回头再临米书,自是一番新感觉,轻车熟路,可谓识得其中三昩。于苏、黄二家,看的多,动手少,可谓之意临也。四家之外,最喜陆游之字,于灵秀之外自有一种朴茂之美。元代赵孟頫之字乃出于二王衣钵,领悟可谓透彻,且传世墨迹亦夥,多看多写,大有裨益。明清时期书家,喜欢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王铎、邓石如诸家。尤其喜欢王觉斯之草书,大小错落,方圆兼备,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其一泻千里、气贯长虹之势,五百年一人而已。
    篆书、隶书亦是基本功,金文、小篆亦经常临习。隶书主要临习汉碑,有“礼器”、“张迁”、“西狭”、“石门”、“郙阁”等。我素喜蓄碑帖拓本,聚有数十本,看好的拓本比印刷本要好得多,像西狭、石门、郙阁三颂,礼器、尹宙等原拓,经常展玩研习,亦获益良多。
    关于临帖,我的观点是一定要忠实原帖,不论用笔、间架要似,还得体会它的精神。于用笔起承转结提按之细微处着力,中锋还是侧锋,偃仰相背、粗细变化、轻重缓急、长短相校等等。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熟后而更生。始之生者,学力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落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化工也。作字手熟后,熟则神完气足而有余韵矣。
    古人云,君子立,务修其本。临帖只是学习古人的技法,技法只是一种技术而已。学识、修养才是字外功夫。大量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学会欣赏品鉴诗词歌赋,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至关重要。平素亦喜品鉴古玩书画,古玩亦是一种文化,一器一物都是一种境界。特别是古代书画作品所展现的静穆冲淡之气,让人有超然尘外之感。所谓云山供养,静下心来,临帖读书,亦是人生快活事。
    自八十年代始,可谓全国书法热,各种展览层出不穷,余亦跃跃欲试。曾参加中国书协举办“三届中青展”、“首届扇面书法展”、“三届楹联展”、“八届中青展”、“首届兰亭奖大展”、“二届行草展”、“八届全国展”等。2007年举办“华其彬书法小品展”,2004年应安徽美术出版社之邀,编写出版历代名家临习教程《米芾蜀素帖》卷。
    米南宫自谓五十岁前为“集古字”,况且我辈愚钝,敢谓不临帖乎?故要帖须临破始精彩。
    2014年8月5日于惠风堂夜灯下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