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巡展(第二站)

“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巡展(第二站)

“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巡展(第二站)

日期:2015-11-05 16:16:37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剑斩风浪”——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巡展(第二站)

展览开幕时间
2015年10月10日15时

展期
2015年10月10日——2015年10月15日

展览地点
古元美术馆(珠海市梅华东路388号)

主办单位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
广州美术学院
古元美术馆

协办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
广州市澳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力诚文化艺术馆

特别鸣谢
《东方美术报》
《南方都市报》

“诗说”与“师说”
——中国传统风尚在当代雕塑中的有效发散
文/评论家:韩小囡(博士)

  时光忽然,回望与吴雅琳先生相识已十年。十年来,对于她在雕塑创作与教学研究上的探索,我算是个近距离的观察者,因此在她欲以展览的形式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时,我姑且认为有资格评说几句。
  记得不久前,广东卫视曾为雅琳老师制作了一个专题片,当面对镜头要以极为扼要的话语来概括她的特点时,我想到了几个关键词——“女性、诗性、民族性与研究性”,也许不够精准,但基本能表达我的认识。“女性”并非指什么“女性主义”,在上世纪中后期,在雕塑这个艺术“重工业”中,女性雕塑家可谓凤毛麟角,她们并不以“女性主义”或其它各种主义为身份标签,甚至尽量虚化自己与男性雕塑家的区别,但在创作中却自有不同的视角与情怀,这当属“自然属性”。个人以为,对“诗性”的追求才是吴雅琳的主观能动,甚至可以看作她整个艺术轨迹发展的根源动力。

  诗可以兴

  吴雅琳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始于幼学之年,贯至耳顺。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自孔子言“诗可以兴”及“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便被视为君子修身养德之起点。且,可以兴的诗更可看作是具有“诗性智慧”的东方思维特性与审美特性的渊源,有别于西方的逻辑理性思维方式。吴雅琳生活中始终饱有“诗意”,创作中也一以贯之地追求“诗性”,具体而言既是创作上的“求异思维”、“情感触发”与“意境想象”,甚至是直接的“以诗入塑”,其稍早期的代表作《一韵知秋》、《剑斩风浪》都是此类作品。
  然而,多年沉浸诗词的情怀修为,不仅成就吴雅琳雕塑创作的“诗性”特征,更是自然将其带入一个相对少人关注的领域,那就是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欣赏、研习与创作转化,这也就是其所谓“民族性”与“研究性”。近年来,吴雅琳专注于对中国传统人物雕塑进行形式规律分析与审美比较研究,这在雕塑家中并不多见。转向传统文化中吸取创作养分,在当代雕塑创作中已渐成趋势,但耐下心来对中国传统雕塑的本体语言进行较为系统、理性、具体的分析研究,并非每个对传统感兴趣的雕塑家力所能逮。吴雅琳在吸取转化传统雕塑造型语言而创作《十二地支》等作品的同时,对中国传统人物雕塑的研究专著也即将问世,此番著述不仅对艺术家而言,甚至对当今雕塑史论研究者而言,都是极为难得之举。

  师说新语

  将传统作为“活的资源”以滋养当代艺术创作,对于雕塑家个体艺术实践而言,似乎也并不值得大书特书,但雅琳先生在这个领域又做了一件开风气之先的事情,那就是设计系统化的课程,将中国传统雕塑引入学院体系内的本科及研究生教学。早在2005年,她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教学副主任之际,就意识到美院雕塑艺术教育体系内中国传统的缺失是一大问题,于是开始在本科三年级逐步开设中国雕塑史、中国古代雕塑考察与临摹、中国传统雕塑研习与创作等课程,将中国雕塑的传统风尚介绍给对此几乎全然无知的同学,并逐渐生发出更多新的可能性。
  周巍就是在本科期间的中国传统雕塑创作课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创作题材——“小鬼”,毕业后创作渐趋成熟,将自己的“周小鬼”的趣味性造型语言不断纯化,逐渐摆脱传统中“小鬼”的程式化痕迹,进而又将各种动物造型赋予“周小鬼”的语言特点,创作上形成系列性,并在材料和观念上持续进行新的推敲与尝试,不断融入各种新鲜元素。
彭程是吴雅琳先生招收的第一届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与创作方向的研究生,他的创作表现出一种对传统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偏爱,以金属焊接的手法,以“崇实尚趣”的叙事性、场景性语言,将原本冷冰、坚硬、缺乏人情味的工业材料赋予了一种人文的厚度和人间的温度,极具东方诗性意趣。
  苏锦驹、林景、关若宇先后都是吴雅琳师招收的中国传统雕塑研究与创作方向的研究生,苏锦驹与林景都善于提炼雕塑本体语言上的传统风尚与古典意味,苏的沉静、孤寂、内敛,林的浑实、遒劲、有张力。而关若宇的创作更具女性的灵息,她更多关注东方萨满文化中的神秘性与生命感,并以综合装置的形式呈现。
  蔡丽贤与郑晓雄是吴雅琳先生招收的另外一个方向的研究生,即数码雕塑研究与创作,这也是雅琳老师个人创作的新方向,《合璧》、《邂逅》等作品即是对数码影像技术的运用,是她将雕塑艺术向传统与科技两极延展的新尝试。蔡丽贤的作品是对基于数码技术的虚拟雕塑的探索,郑晓雄的创作则加入了数控机械装置的因素,将传统风尚与意境引入活动雕塑创作的新领域。
  可以说,吴雅琳先生就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肩负着使命感的师者,由“诗说”而到“师说”,当她将中国传统风尚的种子播撒下去之后,她的诸位高徒又在各自的兴趣点上加以有效的发散,形成了与“师说”相呼应的“新语”,引发了雕塑创作中将传统进行现代转化的诸多可能性。

  吴雅琳

  1956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广州美术学院教授3级、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2011年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所长、数码雕塑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委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宣传思想文化专家库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师高资委评委。

吴雅琳作品


《背影——历史的脚步》


《变脸——西方邂逅东方》
(综合材料)


《合璧——沉重的回归》
(综合材料)


《十二地支》

学生作品

彭程

  1973年3月生,山东蒙阴人。1997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新竹林七贤》


《山人》

周巍

  1987年生于湖南衡阳,201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鼓》


《起》

蔡丽贤

  生于广东省中山市,2008年入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1年于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现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数字雕塑研究中心。


《绮梦》
(数码雕塑)


《泡沫时代》

苏锦驹

  1985年11月,生于广东省高州市。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硕士研究生,2015广州美术学院外聘教师。


《文化苦旅》


《自度.默》

郑晓雄

  广东普宁人,201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专业教师,主要从事“雕塑与数码艺术”研究。

 

《迷城》

林景

  201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回眸》


《马系列——乐水》

关若宇

  1986年生于中国黑龙江省,2011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14年至今,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在读研究生。


《文明》


《浮生》

翁振伟

  1984年生于潮州 200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成员。


《路》


《蜕》

朱英元

  1972年生于广东饶平,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2004年起进吴雅琳教授工作室工作学习,广州雕塑院外聘雕塑家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领南文化艺术研究会会员。

 


《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