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栏写意江山好 淋浪淡墨水云乡

凭栏写意江山好 淋浪淡墨水云乡

凭栏写意江山好 淋浪淡墨水云乡

日期:2016-03-11 17:34:44 来源:
关联艺术家:

>凭栏写意江山好 淋浪淡墨水云乡

  张校中 中国画家,教授。生于皖西。研究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美艺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中国画艺委会主任。国内黄山学院等多所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其美术作品入选参加省和全国性美术大展五十余次,并多次获奖。在省和国家级专业报刊杂志发表美术作品及学术论文八十多次。有部分作品在海外展出并被相关机构收藏。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中国教工》,《美术报》,《安徽日报》等多家媒体有专版介绍。

  1981年从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毕业,先后在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安徽大学艺术学院,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美术专业从事教育工作三十余年。 1997年个人画展《山水之间》国画作品展,由安徽教育学院艺术系主办,在安徽合肥展出。2012年5月《三人行中国画学术交流展》在黄山学院展出。有多部专著出版。他的国画《朝月》曾获安徽省文化厅“灾后一年看安徽”美展优秀奖;水彩画《故乡》入选中国美协在美国旧金山《93当代中国水彩画展》;国画《大山·希望》、《源》、《月是故乡明》等作品均囊获美协大奖。

 

凭栏写意江山好,淋浪淡墨水云乡

   ――国画家张校中作品印象

    文:陌上寒烟

  月华如水,独坐在窗前,品一壶白月光。白日的浮躁早已散尽,鸟雀尽归山林。思绪里全是白墙黛瓦悠悠的影子,那一波一波荡漾的碧水呀,在如诗如画的皖南风光里,在画家张校中的笔墨下被洇晕得是那么温婉动人。

  初识张校中先生,是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个校友群里。由于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交流。偶然翻开他的朋友圈看到他笔下的作品,立刻被深深地吸引。

  一纸素墨下,村落瓦屋,小桥、流水,甚或一橹一浆,黑白分明,简静、淡雅,云水长天外,仿佛再无一物,干净的仿佛不是人间。继而翻看他其他作品,皆婉约灵动,尤其是他画皖南风光的作品更是与吴冠中笔下的江南山水有着同样的韵味和风范。

  自古以来在对中国画的学习中一直强调要重视者三:一曰笔墨,由练习(书画)、读书得之;二曰源流,由临摹赏鉴悟之;三曰创造,由游览写生成之。长期以来先生潜心于传统笔墨的研究与传承,写生与创作,在临摹古画的同时,更是秉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理法。先生生长在文化底蕴丰厚的安徽,皖南独特的建筑和地理风貌给先生以无尽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这里溪山环绕,群峰耸峙,烟树葱笼中一片白墙黛瓦的古村落,幽深的小巷背靠青山,前接碧水,街贯巷连,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潺潺的流水,枯藤老树的渡口,置身其中恍若世外桃源。尤其是建筑和环境的巧妙结合,浑然一体的空间处理极具匠心,人在其中移步换景,步步成景,无不彰显着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这些迷人的景致,在先生灵动的笔墨下,得到了完美的写意和生发。而先生的作品更是与纳兰容若在《浣溪沙•寄严荪友》词里所描绘的“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绘画过程中,景无有不可画,在于如何画得妙。三笔两笔是为简,千笔万笔也是简。画得多是丰富,画得少也可丰富。以一当十是为妙。对景作画,要懂得“舍”字;追写物状,要懂得“取”字。“舍”、“取”可由人。懂得此理,方可染翰挥毫。先生的画作,构图新颖,视角独特,他笔下的山水常常取其一角,或表现为山壁或表现为沟壑。他笔下的的村落或取房屋侧影或取院落一角。透过他笔下幽深的古巷,总会让人在不经意间想起在古老的青石板上走着一位丁香一样幽怨的姑娘。这样的幽怨,在清代徽州词人汪韫玉的《鹧鸪天•听雨》里可窥一斑。“松籁萧条烛影幽,雨声和漏到西楼,金炉香断三更梦,玉簟凉生五月秋。人寂寂,夜悠悠,天涯信阻喑凝愁,疏帘到晓檐花落,滴碎离心苦未休。”

  对于成熟的艺术家来说,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是至理名言。“无法”不是说没有“法”,而是说,它看起来是不受“法”的约束,可以游离于“法度”之外,但它却在更高的准则上,抓住了“法”的真谛。即是已经突破了形式的约束,在艺术语言的运用上,技巧的掌握上,都已到了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的境地。先生的画,打破了固有的艺术藩篱,既传承了传统的笔墨技法,又有现代派的色、线、形的韵味和当代思维观念。他对水墨语言的探索,根植在他对自然的解读和感怀中。先生笔下的山水,常常以淡墨勾勒,在主线的主导下,通过辅线进行疏密、聚散、动静、虚实的营造,以最简单的线条、最朴实的笔墨,勾勒出内心所想、所见。先生曾执教于黄山脚下的高等学府,在他的山水画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白墙黛瓦这样皖南独特的建筑,他把对这片热土的依恋情结不经意间流露在画面里,使画面更具浓郁的故乡气息。“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才着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纳兰容若《采桑子•咏春雨》)

  在中国画的技法中,一直强调气韵生动。杜甫《古柏行》云:“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把云、月、巫峡、雪山都写活了。而对于绘画来说,凡画一物,虽是静物,也要画活。在先生的人居系列里,寥寥数笔便把青石板、红纸伞,苔痕阶、雕花窗、马头墙、古深巷,小石桥、浣衣塘的神、形、气、势勾勒出来,极具艺术感染力。通过先生的一幅幅如梦似幻的作品,不经意间会让人想起了晏几道的《鹧鸪天》“陌上濛濛残絮飞。杜鹃花里杜鹃啼。年年底事不归去,怨月愁烟长为谁。梅雨细,晓风微。倚楼人听欲沾衣。故园三度群花谢,曼倩天涯犹未归。”

  众所周知,明代中期杰出画家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开创了融南入北的先河,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他将南宋画风的苍茫浑厚与北宗之壮丽清润融为一体,其抒发的情感也由清寂冷逸而变为宏阔平和。安徽地处南北交界之处,先生在前人的基础上巧妙的把南宗渲染之妙,着墨传神,北宗钩斫之精,涉笔成趣融为一体,无论从画的谋篇、布局到构图都呈现出一派和谐静谧、清新自然、欣欣向荣的生命气息。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苹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最后让我借用宋代苏痒《浣溪沙书虞元翁画》)这首题画小词来做为结句,来表达我做为一个文人对先生作品的喜爱,也祝福先生在艺术之路上取得更大的辉煌。

 

  张校中作品欣赏:














  陌上寒烟 本名王丽娟,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文艺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现任《陕西美术》专刊编辑、《安徽文学诗书画年选》艺术总监。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piaoxuejiejie

  QQ:851305726

  微信号:mshymshy

  联系电话:18991388733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