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小区:1996-2004”参展艺术家:朱发东

“滨河小区:1996-2004”参展艺术家:朱发东

“滨河小区:1996-2004”参展艺术家:朱发东

日期:2016-08-18 17:28:16 来源:宋庄美术馆
关联艺术家:

资讯 >“滨河小区:1996-2004”参展艺术家:朱发东

朱发东

1960年生于云南昆明。
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今日先锋》(节选)
文/高岭

朱发东开宗明义地说道:“在今天艺术已成为一种生存状态,艺术作为对生存状态的反映和呈述,我认为,前卫艺术要做的工作就是:消除文本,最终凸现出的是艺术家的生存状态,这个时候,生存状态已成为艺术的主体,成为媒体本身。”身体行为的出现,对于艺术家朱发东来说,源自寻求一种艺术与公众发生直接关系的强烈愿望。1992年广州双年展之后,在空虚和无聊之中,朱不得不寻找一种更直接的表达方式,这时候就有了新的可能性,他开始在纸本上制作很多带有波普意味的“大名片”,这种波普的意味体现在文字的应用上,“寻人启事”这种更广泛、更切入社会现实的想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寻人布面油画 1997

   1993年元月,他印制了大批“寻人启事”,穿行于昆明的大街小巷,在凡是有人聚居的地方张贴这种众为熟知的纸单。虽然寻找的是自己,但无论对艺术家自身还是公众,都提示出了一个难以否定的问题:在今日商品化的社会里,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何在?每个个体的人的自我安在?如果人的身形能寻找到的话,那么人的精神魂灵的缺失谁又能寻找到呢?1994年5月20日,朱发东来到北京,开始实施为期一年(因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未能持续完满)的行为“此人出售,价格面议”。他自穿中山装,背后缝有“此人出售,价格面议”的文字标志,行走于街头巷尾,引起了行人极大的反响,并经常有人出于各种理解,与他交谈,询问出售自己的原因,或商议雇用价格。朱发东对此作品解释道:“我觉得这是一个精神物质化的时代,艺术家必须对时代做出反映,这也是我迈向艺术成为生存状态的另一努力。”的确,艺术家已不满足于用纸单招贴作为媒介,而将自己的肉身作为媒介,直接参与和渗透到公众之中,从而把艺术家在当代文化中的自我反省和批判推到了极至。在精神物质化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远离我们生活的平面图式越来越妨碍艺术与公众的交流。对当代艺术家而言,精神上的困惑必然驱使去开辟新的艺术媒介和语言,来证实人的生存状态。艺术的行为,以其直接的批判精神至警示的姿态,使艺术与公众在意识中达到沟通。

寻人布面油画 1997

   1997年3月14日,朱发东开始实施历时100天的行为艺术活动“生活方式”。在这期间,朱发东受雇于许多单位、家庭及个人,有政府机关、有公司、有私人朋友也有陌生人,但雇佣干活计时论价。如果说前一件作品“此人出售,价格面仪”,出售的是人这个媒介,那么,在这最新的作品中,媒介被更推广到人与人的一种无形雇佣金钱交换关系上。朱发东在100天内所做的各种雇佣工作究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与每位雇主之间的交换关系,在朱的眼中,今日生活方式就是交换关系,就是不同范畴彼此之间的各种界定,是当代社会中的关系决定着人的角色和价值。显然,朱成功地利用自己的行为活动,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生活的核心问题更深的认识。

1999年7月

此人出售艺术微喷 1994

《此人出售》 行为 1994

《首届广州三年展》(节选)
文/巫鸿

 朱发东的行为/录像《此人出售》再次印证了这一表现程式。它记录了他在1994年间在北京的一系列行为表演:每天早晨他都出去,背上写着两行字:"此人出售,价格面议"。我们跟着他走遍整个北京:天安门广场、麦当劳快餐店、国家美术馆、北京大学、实验艺术家们的东村、以及他混迹于众多"流动人口"中的劳务市场等等。这部录像片综合表现了一个城市、一个特殊人群以及艺术家本人;但是艺术家始终处在核心位置。

寻人布面油画 1997

《风云人物》周刊(节选)
文/杨卫

   朱发东非常敏感,及时对这样一个变化的现实做出了反映。有意思的是,他的这种反映,不是顾影自怜,也不是愤世嫉俗,而是通过对原来那个旧我的解构来完成一种朝向新我的蜕变。他巧妙地利用了《寻人启事》的广告样式,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现实社会的迷失者,通过对自己过去那个破落形象的不断彰显,一方面揭示出了社会变迁的现实;另一方面恰恰又在这种变化中使自己从容不迫地跳了出来。这一招朱发东玩了一把双刃剑,而剑头刺向的正是观众期待的内心。
   我就是看了朱发东的《寻人启事》作品后记住他的。
   1994年,朱发东又做了一个行为,他身穿一件“此人出售”的工作服,从自己的老家昆明一路招摇到了北京。也是在这一年,我见到了他本人。记得好像是在画家刘彦家里,他的到来让我着实感到了一种惊奇。衣服上还印着“此人出售”的字样,他就是朱发东。

《此人出售》 行为 1994

   角色要投入,戏要演得真。这就是朱发东的艺术语言。
   此后的朱发东在北京呆了下来,不断以他的行为方式演绎着他的艺术观念。他替别人打过工换取报酬,也为无数人兜售过他自制的印着他肖像的身份证……所有的这一切他都假以艺术的名义,并大张齐鼓地做着自己的形象宣传……
   功夫总是不负有心人,没过多久朱发东果然出了名,不仅自己的形象真的被写进了艺术史,而且还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明星。后来,那件曾经被他穿过的“此人出售”的工作服卖出了天价;再后来,他的更多作品陆续被人收藏,朱发东也由此成为了当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名利双收的艺术家之一。

《此人出售》 行为 1994

《中国行为艺术》(节选)
文/鲁虹、孙振华

   在九十年代,随着商业化步伐的加快,金钱至上的观念深深影响着不少人。基于此,朱发东以荒诞的方式做了作品《此人出售,价格面议》,并由此表达了他对什么都物化、什么都商品化现象的批判。1994年整整一年间,他手提一个深色的公文包,身穿一套蓝色的中山装,背后缝有一块他亲手书写的“此人出售,价格面议”的布片,成天出没于北京的大小公共场所、劳务市场和街头巷尾。好奇的行人们纷纷凑过来问他:“我要买你的话,你会做什么呢?”“不会,我什么都不会做。”“那我买你干什么呀!”在一片怀疑和议论声中,朱发东默默地走开,继续前往下一个“出售”行为的地点。可以说,这是一件具有明确、直观、有效的大众焦点的艺术作品。后来,朱发东那件广为人知的蓝色中山装被某位国外收藏家以极高价钱买走。

打工100天行为摄影 1997

《我们也是讲人权的》 帆布综合材料 2007—2008

《十大模范民工》 帆布混合材料 2006

展览现场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