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织的森林 朱维彬个人画展

交织的森林 朱维彬个人画展

交织的森林 朱维彬个人画展

日期:2016-08-29 09:54:26 来源:新浪收藏

展览 >交织的森林 朱维彬个人画展

  交织的森林
  朱維彬个人画展
  策展人: 彭锋 出品人:张宁
  展览开幕:2016年8月28日下午3-6点
  展览日期:2016年8月25 - 9月29日
  宁空间地址:798艺术区706北1街
  交织的森林
  文/策展人:彭锋
  在看到朱维彬的作品之前,我在努力想像他的作品的画面。据说他是水墨艺术家,于是我开始想像各种水墨的可能性,从传统水墨,到实验水墨,再到近来流行的新水墨。也有人把他归入抽象之列,于是我开始想像各种抽象的可能性,从冷抽象,到热抽象,再到不那么极端的抒情抽象(也可称之为温抽象)。但是,当我看到朱维彬的作品时,它们还是超出了我的想像之外。朱维彬画出了超出我想像的绘画,我甚至很难称之为绘画。事实上朱维彬根本不用画笔,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如果我们姑且还称之为绘画的话,他的画从材料、手法、过程、结果等各方面,都拓展了绘画的领域。

  朱维彬的画可以还原为线条。用线条做画本来是中国画家的强项,20世纪以来的一些抽象艺术家进一步将线条解放出来,形成了纯粹以线为目的的画面。2015年11月11日,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会夜场上,托姆布雷(Cy Twombly, 1928-2011)的“黑板系列”中的一幅《无题(纽约市)》,以超过7千万美元的创纪录价格成交,引起网友一片吐槽,因为这幅超贵的作品只不过是用白色蜡笔在灰黑底板上画了六行圈。与托姆佈雷的随意涂鸦不同, 布伦(Daniel Buren, 1938- )作品中的线条更加粗大、笔直,通常整齐地竖立排列,体现了很强的理性控制。

  我们权且将托姆佈雷和布伦视为两个极端,即极端的无序和极端的有序。在艺术界中,对于线条的运用基本上体现为这两个极端以及它们的某些中间地带。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条,多数处于这两端之间的中间地带。但是,朱维彬的绘画与这三种类型都有不同。从单根线条来看,朱维彬作品中的线条与布伦作品中的线条类似,它们都是笔直的。与布伦作品中的线条整齐划一不同,朱维彬作品中的线条有粗有细,而且以非常复杂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粗细不同的直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类似托姆佈雷作品的效果。于是,朱维彬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解决了抽象艺术中的无序与有序的相容问题,也就是热抽象与冷抽象的相容问题。朱维彬作品中的线条是有序的,它们穿插和交织起来之后又是无序的。但是,无序的画面效果并没有破坏有序的线条,如果我们细读画面,有可能将穿插和交织的线条分拆开来,还原为一根根有序的直线。正因为如此,朱维彬的画面是一层层叠加起来的,如同叠床架屋,有些线条还可以穿透不同的层级,体现了艺术家冷静而巧妙的设计;但是,画面在总体上又呈现出强烈的张力和热烈的气氛。由此,画面给人一种奇特的既冷又热的感觉。冷和热没有调和成为温,而是各自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从而要求观眾在不同的感觉之间进行切换。

  许多艺术作品都追求在不同的感觉之间进行切换。例如,中国水墨追求的似与不似之间,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要让观眾在笔墨感觉与形象感觉之间进行切换。某些油画作品也能產生有这种效果,从而要求观眾在远观和近看之间切换,远观作品的形象,近看作品的笔触。人们之所以喜欢在不同的感觉之间进行切换,或许与保持感觉的动力性或活跃性有关。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就是唤醒我们日渐麻木的感觉。朱维彬的作品中也有这种动力结构,通过冷热之间的切换让观者的感觉处于活跃状态。不过,朱维彬作品中的有序与无序的交织,或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环境科学家发现,人类在选择环境的时候,会遵循瞭望-庇护原理,即偏好那种能够看见别人而自己不被看见的环境。有序便于瞭望,无序便于庇护。据说这种原理基于人类原始的生存经验。在茹毛饮血阶段,人类以狩猎为生。人类既是猎人,也是别的动物猎取的猎物。作为猎人,人类希望看到猎物,这就是瞭望;作为猎物,人类希望自己不被看见,这就是庇护。朱维彬作品之所以引人入胜,或许暗合人类的这种原始本能。

  朱维彬的作品看上去像交织的丛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它们视为今天社会的象徵。人类可以非常理性地抵达非理性的目标,不少思想家已经洞见现代性事与愿违的后果,朱维彬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现代丛林社会的图像。

  2016年8月3日于北京大学蔚秀园

  序 言
  文/出品人:张宁
  在2013年的一个抽象艺术展上,我第一次看到朱维彬的线象作品。在眾多不同风格的抽象绘画作品中,他那具有独特绘画语言的作品很突出,吸引著我。
  朱维彬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家。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他就开始当代艺术的实验和探索,儘管现实的境遇让他痛苦、迷茫、徘徊,但他从未放弃过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多年的生活经歷和磨练使他对社会和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艺术创作是最能让他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2010年,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独有的绘画语言线象系列,2011年,就爆发式地创作出来。

  在生活中,他是个安静而温和的人,追求精神修炼是他寻求自己内心平静之道;而在创作时,他激情澎湃,富有爆发力,他每次的创作状态堪称酣畅淋漓。朱维彬是活在自己的绘画世界里的,线象系列的创作方式是自由和开放的。他的创作及绘画语言所表达的是他对自己生活经歷和体验的内心感悟,也是他对自己内心空间进行的探索。整个创作过程充分地展现著他既理性又激扬的性格特质。他在创作时需要极其理性、清晰、敏锐的思维,需要极强的把握节奏、韵律、疏密关系、虚实关系的能力。他那气韵生动、富有张力的作品画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空间,画面层层覆盖,反复冲、破,有加有减,整个创作过程充满著矛盾性、不确定性和偶发性,但又尽在其掌控之中,每幅作品都要画四、五十遍。线象的构图既有下笔坚定有力的粗线条,也有书法式的细曲线,丰富多变的线条交织在一起,它们是朱维彬将生命、情感和爱拥抱在一起的表达。创作过程是他与画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是他抒发情感的方式和过程,是他对生活经歷和体验表达的形式和途径,他在自由地、尽情地构建著他的线象空间。自由、开心地创作是朱维彬艺术追求的状态,他说:“作為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是必须超越。”

  线象作品反映了朱维彬自己的真实状态,透过他的真实状态又反映出当下社会和人的真实状态。每一条线都在表达艺术家的情感,画面的抽象性是提炼出来的。他的线象作品表现形式很当代,但创作的方法和理念很具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线象的画面体现出具有手感的书写性,作品最妙的地方是他高超、炉火纯青的技法使他能用油画顏料在布面上画出中国水墨画的感觉和效果,犹如水墨在宣纸上的晕染,同时,又有油画的层次、肌理和质感。欣赏他的画,既需要远观,又需要近看,你会看到不同感觉的画面。

   关于朱维彬的线象作品,有人说它反映著现实社会,有人说它反映著微观世界,也有人说它反映著数字化时代。。。。。。它充分地调动著人的想像力。他的作品是他通过自己对世界、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的表达,它反映出所有事物内在的普遍性,它让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答案。抽象艺术的世界是縹渺的世界,抽象艺术的语言与生命深处的灵魂语言更為接近。抽象艺术给人以最大的自由去感受、去想像、去思考,它不是体现具体物质,而是抽象的感觉过程,是主观意识的活动,它给我们主观意识以最大的活动空间去感受艺术、享受最美好的精神思考。

  观赏朱维彬的线象,使我看到一个非常丰富的抽象多维空间,刚劲粗獷的线条和柔软纤细的线条层层覆盖、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深邃无限的场域,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走进这个以丰富的线构架的、具有磁性的场域和空间,并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画面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不可知的、神秘的宇宙空间!
  抽象是宇宙的空间概念,永恒是宇宙的时间概念,抽象与永恒共同构成宇宙的时空本质。抽象是宇宙的自然本质,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视觉方式,人类可以通过抽象来感觉宇宙。欣赏抽象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抽象审美和抽象艺术创作是人类的天赋,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命方式,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能体会和领悟抽象艺术的奥秘。

  我希望通过“交织的丛林”朱维彬个人画展,使人们对他的作品有更多的感受和认识,对抽象艺术有更多的接触和瞭解,开啟人们对抽象艺术的理解力和想像力,带给人们对生活和生命的更多思考和感悟。

  2016年8月9日於798宁空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