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郑金岩作品展:叙说时代的角落

明镜——郑金岩作品展:叙说时代的角落

明镜——郑金岩作品展:叙说时代的角落

日期:2016-09-27 11:36:54 来源:新浪收藏

拍卖 >明镜——郑金岩作品展:叙说时代的角落

  策展人: 刘梓封
  展览时间:9.26/10.16
  展览地点: 雅汇•無為艺术空间(天津市河西区珠江道59号全季酒店后院第二排,G3•G4馆)
  无相(天津)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无为空间陈列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雅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前言:时代的角落
  文|刘梓封
  常听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今天的“文化人”似乎更倾心于这样的论调。当付之于情怀,照衬着眼前的自己时,总能觉出几分道理。这至少能证明,在我们面对“精神高度”之时仍存有敬畏之心与自卑之感。因此我们宁愿以这样一种自惭形秽的方式为内心中所疑惑的现实世界以及虚空的精神世界找个借口。
  严谨的历史学家们更情愿为事实找借口。在真实历史与大是大非面前,他们投之的不再是情怀,更多的是探寻线索构建逻辑的理性。但认知与史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英雄主义所放射出的力量往往可以超越自我意志,而意欲探寻的真相,或许已被淹没在这样的基调当中。其实一切不过是历史沉浮中的一瞬,若以意识形态分左右,便难免偏颇。清初剧作家孔尚任在《桃花扇·孤吟》的唱词中写到:“当年真如戏,今日戏如真”。是呵,人生若戏,他所要呈现的亦不过是历史的角落里那最真实的一面。神不参与这场“如戏如真”的华丽演出。历史中清晰兀立的每一个人物都不是神,唯可见的只是精神光芒瞬间绽放,一旦将他们头顶上的光环卸掉,其实不过是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已。
  艺术家进行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时,总会陷入这样一种表达误区。人物形象符号被放大,精神化符号也同时被放大,以至于超越了现实,却还硬要往真实上去靠。被膜拜的历史必然会缺失细节,刻意修改、舍弃片段、放大局部,在舆论导向与自我认知之间臆造出那个可作符号又近乎于神的化身。就这样,口口声声的讴歌反倒成了碎碎念的故事,要么神性附体,要么只徒存了人的皮囊。
  见过郑金岩先生的画作,发现他作品的与众不同。他在对历史题材人物形象的处理上,既没有选择去讴歌,又不做多余的场景叙事,而是以一种人物传记的形式在叙说一个真实的人存在于历史背景中的本来位置。一系列饱经风霜的历史人物就这样在他的笔下被创作出来,没有伟岸的身躯,没有傲睨万物的眼神,甚至没有存留于背景中的仅属于他们的符号化标签。他们模糊了形象,立在荒渺孤寂的场景之中,令你开始心生疑惑,他们究竟是谁?只有当你对作品背景加以释读后,才恍然间确知他们的本来身份。
  郑金岩先生以晚明时期某一阶层(文人阶层)的精神情感状态为主线,建构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他们的表情。在以往的任何作品中,我们似乎都并未关切过这种表情的存在,更多的是将视角放在铁骨铮铮的民族气节以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儿女情长之上。而颓败的王朝,倾覆的家族以及落寞的群体,当他们以一个为着生存而苦命挣扎的个体形象出现时,那情绪与情感复杂交织过的表情,往往更具触动心灵的震撼力。但“四僧”的文人式隐遁与崇祯帝的慷慨赴悲歌确实过显倾颓,总还是不及“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中奋死抵抗外敌的义士们那般壮怀激烈,所以当艺术表现的重心放到民族情感与人文情怀上时,大多数艺术家更愿意去选择后者。
  对“四僧”形象的再现与表达是郑金岩先生创作这一系列作品的初衷。初始的题材选择主要在于对“形象意义”所进行的再创作,源于对传统中国画的感受与认知,继而以期架构人物符号、中国传统绘画精神与油画表现之间的有效关联,因此更加强调于艺术表现上的融合。在他的早期同题材系列作品中,都带有这样的明显特征。随着创作的深入,原本求于符号化的人物形象已然不能够表达其更深层次的艺术思考,对历史意义与人文价值的再次审读,促使他向追求“文化意义”的朝向上更进了一步。去掉英雄主义色彩,抛开他们身上的光环,去除多余的背景设置与内容,甚至舍弃掉他们在历史中所应承负着的文化属性,让他们重又回归到了人的本位之上。
  这该是显而易见地矛盾。一般意义上看,艺术精英们创造杰出的艺术作品,那背后的人至少应该带着些许文人气质与艺术灵性,岂能是这般佝偻着身躯、乱头粗服,垂垂老矣的病态体貌?而所谓的“晚明”主题,又并非完全落在确切的时间节点之上,其中大部分形象所出现的时代甚至已到“明亡”之后的几十年。但恰恰是这样的视角与模糊的时间概念,反而引导我们进入深一层次地思考与探究。以“四僧”为形象基础的文人群体不正是代表了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弱势文人面对政治变局后的真实写照吗?“大明王朝”的土崩瓦解与个体意志的坍塌不正是一个生命个体成就精神高度的反照吗?“晚明”这一时间性主题正是这种状态下的时代征象。这才是生命轨迹与时间线索之间所呈现出来的客观真实,同时也是探求这些文人背后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的关键所在。
  思想境界的伟大不一定要靠形象的伟岸去表达。同理,具体的人物形象也不一定要靠具象写实的手法去加以表现。在整体构成上,郑金岩先生并未强求写实,而是以一种近于中国画意向表达的形式建构人物的形象,强化于人物面部表情的处理,强化于形态,而又尽可能弱化细节。略显碎乱的笔触,但有着结构严谨的造型;整体暖灰的色调,更加映衬出血肉之躯的真实与脆弱。那复杂表情交织的脸上,充满着各种情绪,孤寂、漠然、惶恐,坚韧……该放下的都放下了,唯不见悲伤。
  这是郑金岩先生对于客观真实进行追索后的识见性解读,是以微观的视角针对单独个体的生命状态所给出的最恰当表述。由此,当一系列人物形象聚结在一起,从微观处所看到的反倒是一个宏大的主题阐释:精神世界的宏大与人性自身的渺小之间并没有距离。因此,当这样的真实同样照进我们的现实世界,当我们以这样的心境去照映过往的历史,当我们站在一个中间的立场去审视这个世界,那自惭形秽的借口与说辞也便真的没了意义。

 

清湘石涛 200cm×130cm 2015

幽弦 163×83cm 2005

八大山人在荷园 220×160cm 2013、

荷塘 79×63cm

梦里江山-八大山人 210×183

八大山人 200×100cm 2015

髡残 219×160cm 2013

渐江 210×153cm 2013

晚明系列–无题之六 206cm×125cm 2016、

晚明系列–无题之三 180cm×140cm 2015

徐渭像 120cm×80cm 2016

青藤

公元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 260cm×160cm 2016

公元1936 69cm×66cm 2016

  艺术家简介
  郑金岩,1963年生于天津。
  1988年毕业于天津美院,获学士学位,留校任教。
  199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第八届油画研修班。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