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底清泉映心莲——由王朝宾2017上海书法展想到的

腕底清泉映心莲——由王朝宾2017上海书法展想到的

腕底清泉映心莲——由王朝宾2017上海书法展想到的

日期:2017-04-26 16:01:19 来源:

资讯 >腕底清泉映心莲——由王朝宾2017上海书法展想到的

文/刘建钢

王朝宾

  魂兮汉唐”王朝宾书法展五月十二号即将在上海图书馆开幕,这次展览是朝宾先生六十五年学习书法的总结和向社会的一次汇报,也是他来沪征询同道群贤意见,为衰年变法找个更适合自己的路子。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王朝宾出生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大庄村一个耕读之家,父亲王仰三先生是是个饱读诗书以教书为业的文人,并且写得一手好字。每逢年节,十里八乡请王仰三先生题写匾额、春联的络绎不绝。王仰三先生在学堂授课,给求字者写字时也常常带着年幼的王朝宾。王朝宾从记事起,他便是在父亲的书香墨韵中和学校朗朗的读书声里度过的。等到王朝宾开蒙时,给他进行启蒙教育的是一本父亲手订的棉纸本,里面是父亲用工正的楷书写成的常用字字汇。正式上学之前,每天他便是懵懵懂懂的随着父亲的咏读识字,和一笔一画的描红中度过的。父子一同上街时,尽管他尚且年幼,但父亲依然会不停地对出现在视野里的店铺招牌,门旁对联进行讲解,这是什麽书体,那是什麽风格,这个字的间架结构好在什麽地方,那个字的问题出在哪儿,这一习惯延续了很多年,直到今天,这样的场景还不时出现在王朝宾的梦境里。父亲严谨的治学,对待笔墨的恭敬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年幼的王朝宾,就是在那个时候,书法便在他的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

  五十年代中期,已经上小学五年级的王朝宾跟随父亲举家迁至郑州。每天放学回家,作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后,父亲就开始给他讲解《论语》、《鉴略妥注》等,并由此启迪了他对经史的兴趣,这也成了他每日的功课。父亲轻声的讲解,儿子不时的发问成了那个政治波涛翻滚的历史时期“异样”的声音。这一父子共读的习惯一直延续到六十年代王仰三先生去世。王朝宾在父亲的指导下打下了坚实的国学根基。

  从幼时启蒙到七十年代初期的二十年时间里,王朝宾都以楷书作为主要的研习书体,他从魏晋小楷、唐楷汲取营养,尤其钟情于颜体楷书的风神。颜体楷书结构宽博严谨,用笔丰厚腴润,笔力雄健,气象俊伟。王仰三先生的书法就是以颜体为基,他经常用身体摆出种种姿势,来讲解一个字的字势、力量和动感,帮助王朝宾理解书法的内涵。王朝宾受父亲的影响,也喜欢颜体。颜真卿高洁的人品与王朝宾骨子里的那不入世俗的清正性情相契合,学颜体就有了亲和的感受和欢娱。从《多宝塔》、《颜氏家庙碑》、到《告身帖》,王朝宾深得颜体宽博朴厚、正气凛然的神髓。经过数十年的磨砺,王朝宾以颜楷为底子的楷书已经自成风貌。2010年王朝宾书写了丈二尺幅的八条屏《杜诗秋兴八首》,此件作品翰墨淋漓,骨气洞达,静穆撼人,堪称王朝宾楷书作品中的代表。它充分反映了王朝宾蕴藉雅正,合书卷气与庙堂气于一炉的书法风貌和楷书的艺术特色,也标志着王朝宾楷书艺术的成熟。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在郑州市大同路上有一家古旧书店,里面经营古旧书籍、碑帖、字画。这是每个上了年纪的河南文化人都很熟悉的地方。此店离王家甚近,每逢闲暇或节假日,父亲就会领着他到这里逛逛看看,就墻上挂着的字画给他讲解一番。遇到自己喜欢的精品,王仰三先生就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用钱买下,尽管当时家里的经济十分拮据。前人的精妙墨迹、父亲为数不多的书画收藏滋润着王朝宾的书法心田。对照历代书法大家的墨迹,王朝宾开始反思自己十数年的临帖。临帖临什麽,难道仅仅依葫芦画瓢吗?为什麽自己写的字和颜真卿的字字形接近却没有颜真卿作品的那种精气神?十七、十八岁的王朝宾开始思考如何学习古人,如何临帖,如何写字,由此开始渐入书法艺术的堂奥。

  七十年代初期,王朝宾结识了侯绍仁先生,这是继王仰三先生之后第二位对王朝宾书法生涯产生重要影响的人。侯绍仁是一位收藏家,他收藏有大量的古代书画珍品和大量的碑碣拓片,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对书画艺术有着深刻见解的人。侯绍仁丰富的收藏、广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给了年轻的王朝宾很大帮助。在和侯绍仁的交谈中,侯绍仁对康有为的推崇引起了王朝宾极大的兴趣。在侯绍仁的引导下王朝宾认真研读了康有为的《广艺舟双辑》,康有为在此书中说:“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尊之者,非以其古也;笔画完好,精神流露,易于临摹,一也;可以考隶楷之变,二也;可以考后世之源流,三也;唐言结构,宋尚意态,六朝碑各体毕备,四也;笔法舒长刻入,雄奇角出,迎接不暇,实为唐、宋之所无有,五也。有是五者,不亦宜于尊乎。”“书法之妙,全在用笔。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这些论述对王朝宾的书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味埋头耕耘的王朝宾开始思考书法史、笔法理论在实际学习与创作中的价值,并开始转向碑学的研习。

  在读完《广艺舟双辑》之后,他又找来包世臣的《艺舟双辑》认真研读。通过这两本书的启迪,王朝宾开始寻觅汉魏碑刻,并根据康有为列出的碑目研读汉魏碑碣拓片,用心临习。碑学为自六十年代父亲去世后,在书法道路上处于迷茫摸索中的王朝宾推开了一扇清风吹拂的窗户,使王朝宾看到了一个过去陌生而富饶的书法新天地,把王朝宾从严谨的唐楷书境引入到恢宏的汉、魏书境。他工作之余的几乎所有时间,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开始了对汉隶魏碑的临读揣摩。包、康的两本册子已经不能满足王朝宾炙热的求知欲望,他有太多书写实践中的疑惑需要通过前人的经验总结去找到突破和答案。在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工作的贾连汉先生给了王朝宾书籍上的很大支持。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见到求知欲如此之强的年青人,贾连汉先生是开心的,他尽自己的可能帮助这个好学的年青人。这一阶段的王朝宾在工作之余阅读了大量的书法理论典籍,为他以后书法实践和书法理论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石。在王仰三、侯绍仁、贾连汉三位先生的引领帮助下,王朝宾在理论思考、艺术实践探索下完成了他书法之路上的第一次跨越——由“知”到“达”,更重要的是经过这一阶段的磨砺,形成了王朝宾在继承传统完成形似的基础上,要更进一步写出古人的精神、写出自己的情感神采的书法理念,这个书法理念成为王朝宾恪守至今的法则。

  《释名•释书契》说:“书,庶也;纪庶物也,亦言着也,着之简纸永不灭也。”这是书法或者说写字的原始功能。随着字体的完善,文字表现内容的丰富,于是文字从简单的记录工具有了丰富语境的能力,有了延伸出“艺术”的能力。文字的书写从记录工具升华为艺术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它能够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抒发书写者的情怀,我们今天看《兰亭序》、看《祭侄稿》被感动的不仅仅是文辞,不仅仅是书写的精彩,更多的是一种汇合了人文内涵的综合性精神层面。

  书法最便于抒发书者情怀的无疑是草书,是诸种书体中最能直抒胸臆的书体,优秀的书家几乎无不涉猎草书,历代的书家们也为今人留下了蔚然壮观的草书经典。在书法领域浸淫多年的王朝宾对草书产生兴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王朝宾的骨子里有一股不干就不干,干就要干出名堂的劲头。王朝宾研习草书从汉之张芝、晋之二王一直追索到近代的林散之。他在对草书的发展有了理性的认识和感受以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风格做更进一步的深入研习,王羲之的《十七帖》、怀素的《自叙帖》、《苦笋帖》、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林散之的一些佳作是王朝宾研究、临读最勤,得其滋养最多的。我们今天看王朝宾的草书就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种有的放矢产生的“化学反应”。王羲之的《十七帖》无疑是草书中的佼佼者,它格高韵逸,草法严谨,结构端庄,点画精妙,相互之间气韵贯通,可谓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有着二十年楷书基础的王朝宾上追此帖,自然熟谙使转,事半功倍。王朝宾打破一般人只是学习其中字形、结体的路子,而是从这二十六通尺牍内容入手,把一通尺牍作为一个整体,除了学其草法、用笔、形体之外,更看重笔势、行气和行与行之间内在联系、作品的韵味与所书文义内容的关联,深入感受王羲之所处的社会文化背境,书法作品的个人风格和时代气息。这样书写起来自然就易得其神似。怀素的《苦笋帖》书法俊健,直逼二王书风,虽然仅有两行十四字,却是怀素传世书迹中的精彩之笔。《苦笋帖》书写的行笔极快,这与王朝宾行笔特点相吻合。明代项元汴跋《苦笋帖》云:“余仅得宋秘府所藏《苦笋》一帖,其用笔婉丽、出规入矩,未有越于法度之外,畴昔谓之狂僧,甚不解。其藏正于奇、蕴真于草、含巧于朴、露筋于骨,观其以怀素称名,藏真为号,无不心会神解。若徒视形体,以点画求之,岂能窥其精妙,升堂入室?学者必以余言维则,庶乎得其门矣。”此言与王朝宾的书学思想不谋而合,跨越数百年的思想碰撞使得王朝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书学之路。林散之是近代草书大家,王朝宾曾当面向先生请教,细心观察林老挥毫,执笔、着墨、挥运,林散之写字之笔法、墨法,皆有创见,运用精妙,笔断笔连皆有法度,转折方圆,以方为圆。他在创作一幅作品时淡定从容,书写时如与老友叙谈,自然而然,似是无法而融汇诸法,于恬淡中步入化境,这些都对王朝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经过了切身的实践、深入的感悟之后,王朝宾对书写中水、墨与线条的合理组合,枯润变化以及书写中意趣的发挥有了自己的解读。锤炼墨法,提升笔力,诗化意境,为此王朝宾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这些努力,在1980年文革结束后河南省举办的首次书法展览上显露出来,他的大草作品《郑板桥题画诗》一举获得二等奖,引起了同道的关注,这也是王朝宾对自己学习的一个检验。紧接着在1984年举办的河南省首届中原书法大赛上他又以一件巨幅大草作品《元好问论诗绝句》获得一等奖。经过三十余年的砚田苦耕,王朝宾以草书确定了自己在当代青年书家中的位置。

  草书的一大妙处就在于它灵动富有生机的线条。一次王朝宾因病住医院治疗,医院四周都是数十年树龄的大泡桐树,此时正值隆冬,在病房外散步的王朝宾无意间向天空凝望,看到树叶落尽的大泡桐树冠,遒劲的枝干相互穿插,你伸我缩、你左我右和谐共融地伸向天空,线条刚健内敛而生机勃勃。王朝宾猛然醒悟:“这不就是草书吗?!”这使他对草书线条的生命力有了更深认识,并且有意识地师法造化、思悟造化与书法、生命情感与草书线条的联系与转换,对书法本质的认识更进了一层。为了丰富自己的草书线条的质感,使之更有韵味,更富有抒情性,有一段时间他还大量临写了不被人们重视的宋代吴说的游丝草。就是这种默默的汲取、融合使王朝宾的草书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走出了自己的路——深入前贤作品并结合自己的人生感悟,形成了字体俊逸洒脱,天马行空,线条老辣苍茫中蕴含滋润,章法首尾呼应,浑然天成,墨气酣畅淋漓,气韵畅达的草书风貌。
1985年在郑州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国际书展”,在这个展览上,国内外的重要书家都拿出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佳作异彩纷呈,蔚然大观。在书法界展露头角的王朝宾也以一件巨幅大草作品《登岳山开心亭》参展,此作引起了国内外书家的关注和好评。然而王朝宾并没有沉醉于自我的成功,他流连于展览,学习他人的长处。在“国际书展”上,他对谢瑞阶先生的章草作品《群贤毕至》反复观看很是仰慕。谢老的这件作品古雅蕴藉,气度不凡。谢老告诉王朝宾:“写草书不写章草不雅。”谢老的话不多,但深深的触动了王朝宾。展览还没有结束,他就投入到章草的研习中去了。在王羲之的《十七帖》、《宝晋斋法帖》中就有一些是章草作品。王朝宾对章草并不陌生,在全面的研读了历代的章草佳作之后,他将重点放在了对索靖《月仪帖》的深入研习上。1989年他的章草作品入展“第四届国展”和“第一届楹联展”,获得众多书家的关注与好评。至此也完成了王朝宾书法之路的第二次跨越,由“达”到“雅”。

  1984年,王朝宾调入河南美术出版社任书法编辑,一年后在社里的支持下筹办并主持编辑《青少年书法》杂志。这是一份带有普及教育性质的书法期刊,在办刊过程中,经常有读者来信询问诸如笔法、笔势、笔意、结体、布白等书法学习与创作中的基础问题。这些问题其实都是书法的基础技法的核心。王朝宾在解答读者的这些问题时,总是用最通俗的语言把过去对这些问题的梳理讲给大家。历代书论中论及这些问题的内容,大都说得极其简奥。为了能更好的解读这些内容,王朝宾以切身实践去感受、分析不同的说法,从而找出最本质、最切合实践的答案。诸如执笔之法,王朝宾就尝试了不同学说中的执笔之法,感受它在书写过程中的优劣和历史演变关系。在研究过程中,王朝宾发现在书法创作上所出现的很多弊病和问题,实质上是对书法本质的认识上出了问题。书法是从写字本身生发出来的一种蕴含着情绪的书写表达,它是书写者个人的精神追求在书写过程中和书迹上的显现,字只有成为精神载体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艺术,否则它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从而王朝宾得出了一个结论——形是神的载体,神是形的升华。那就是一个书写者只有在充分驾驭这个语言工具的前提下,才能在书写时表情达意,让观者在未见书写者当时书写状况的情形下,仅仅看书写后的墨迹就能感受到他的思想情怀。没有对形的精熟把握,就不可能达到神采的高扬;没有神采,形只能是一些堆砌的笔画。

  几年的杂志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王朝宾更进一步地理清了自己的书学思路,也进一步完善了他思考了很久的金字塔书学思想。所谓的“金字塔书学思想”,就是以书法技法为塔基,以综合素养为塔身,以精神情感为塔尖。这个思想的确立为王朝宾后续的书法之路提供了方向和动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当代书法的大发展时期,一批卓有建树的书法家开始引领风骚,而在这一阶段已经在全国获得极佳声誉的王朝宾却突然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熟悉他的朋友知道,这一时期王朝宾全身心的投入到《汉碑全集》的编辑工作中去了。为了汇编这部有史以来最全面的汉碑集,他北上南下,东来西往;到博物馆观拓片,到原碑碣所在地勘实物,风餐露宿但却乐此不疲。在别人享大名得大利的时候,王朝宾却在故纸堆里乐不思蜀。对王朝宾而言,名利如过眼风尘,丝毫不能影响他对书法虔诚的心。经过几年的奔波,不但为全集的出版准备了详实的材料,还弄清了平日临写碑拓时的一些疑惑和前人的误读。比如为什麽《石门颂》拓片上字的线条是弯弯曲曲的,到实地考察了以后,王朝宾明白了,原来是摩崖碑面凸凹不平的原因,麻纸在凸凹不平的摩崖上拓,未揭下之前字的线条并不弯曲,揭下后拉伸的纸一收缩一伸平就弯曲了。每每站在旷野古寺,每每审视汉代碑碣拓片,王朝宾都被深深的感动。呼吸着汉代雄浑朴茂的气息,抚摸着石痕纸拓,那一刻跨越千年的精神交流,激起了王朝宾怎样的内心情感波澜,也许只有提笔书写,让激情在宣纸上挥洒才能使感动平复。数年后王朝宾平静的告诉我:“它可能不是具体某个字怎样写,但是它那个时代的气息感染着你,这对提高书法时代风格的认识、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比简单地去找本字帖临写要好得多,深入得多”。正是这种宝贵的经验使得王朝宾的书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眼观、心摹、手写,在废纸三千里,在“下笔直到汉人处“(王朝宾语)的自信里,王朝宾的隶书呈现出雄浑豪迈,大气磅礴但又不失雅逸的个性风采;在飘逸多姿的字里行间中,一股浓郁的沉雄之气扑面而来,洋溢在观者的面前,令观者莫不肃然起敬、叹为观止。

  近二十多年的书法编辑工作是王朝宾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集中学习书法理论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的自我集中学习。不仅让王朝宾进一步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审美,而且对书法有了新的认识,为王朝宾书法的第三次跨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退休后,王朝宾迎来了书法艺术生涯的新篇章。退休对王朝宾来说是退而不休,更加忙碌了,寒暑斋深夜的灯光映射着他砚田耕耘的身影,终于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系统的梳理自己的书法思想和书法实践,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短暂的理性思考、梳理之后,他得出一个“缺什麽,补什麽,不留任何遗憾”的思路,在诸种书体中,王朝宾认为自己行书稍弱。而行书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散发着中国文人的情感、梦想。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稿》、再到苏东坡的《寒食诗帖》,在抒情达意的墨迹里洋溢的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风采。他发奋补缺,几箱宣纸、数十锭老墨、两捆毛笔、三千多个日日夜夜,他游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呼吸着晋之飘逸、唐之气度、宋之风采、元明清之个性张扬的翰墨气息。他的行书发生了由内及外的变化,形成了二王用笔、唐人骨架的融晋唐于一炉的个性风格。

  临帖是王朝宾几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的,在临帖中锤炼自己的技法,汲取古人气息,感受古人的书写情怀。每年的正月,王朝宾都集中地临《兰亭序》,他将这个持续了十几年的做法称之为“正手脚”,以规避在日常的书写中因“熟”而产生的俗与野。

  在退休后的十年里,他每年都有计划的去临一种书体的经典碑帖,称之为隶书年、草书年、行书年、楷书年,阶段性的深入这种书体去感受它的美学特征。一些碑帖临了多少遍他都记不得了,但每次临写的新发现、新感受总是有力的支撑着他一直向前。王朝宾临帖不是死临,而是读临结合,读帖可以发现作者表达情绪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临帖可以进一步理解这个规律进而掌握这个规律。经典的作品需要认识、再认识,不仅要看到纸面上的东西,而且还要看到作品背后的东西,从而掌握经典书家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为已所用。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书贵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别。入‘他神’者,我化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为我也”。王朝宾已走在了入“我神”的路上。

  一个甲子的艺术实践,王朝宾在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人们不能理解他何以有如此多的精力可以徜徉于多种书体,而王朝宾以艺术实践给了人们回答,在王朝宾的“金字塔理论”中,诸种书体是塔基,“我神”是塔身,情感是塔尖。

  多年的砚田耕耘、岁月磨砺,他的书法呈现出一种任情咨性,完全忘我的境界。名利早已经从他脑海里消失,书写的愉悦是他每日动笔的动力。他的楷书写出了行书的抒情;他的行书写出了草书的咨肆;他的草书也出了隶书的大气;他的隶书写出了篆书的古雅,他的篆书写出了楷书的风骨。

  走进王朝宾的书法世界,感受到的是一种苍涩、简约、含蓄的艺术语言,诗样的境界。它恰到好处的传达出作者的所思、所想、所悟。欣赏王朝宾的书法作品像在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在充盈着文化气息,雅逸味道的墨迹中张扬着他如火的激情。当别人在追求技术效果和形式感的道路上狂奔的时候,王朝宾却静静的漫步于远离尘嚣的荷塘小径上,让心灵伴着清风、禅荷轻轻飞扬。

  王朝宾就像一位默默耕耘于砚田的老农,不求名利,执着的坚守在自己的理想家园,播种着梦想,收获着中国书法传承的希望,有时候伟大与平凡只是一线之隔,就那麽简单却又那麽难能,对于像王朝宾这样的文人书家,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期望。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