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的礼赞,心灵的吟唱——品读黄作林《马勒之歌》版画作品的创作感受

木刻的礼赞,心灵的吟唱——品读黄作林《马勒之歌》版画作品的创作感受

木刻的礼赞,心灵的吟唱——品读黄作林《马勒之歌》版画作品的创作感受

日期:2017-05-24 19:16:3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资讯 >木刻的礼赞,心灵的吟唱——品读黄作林《马勒之歌》版画作品的创作感受

  黄作林,重庆梁平人。1988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2002年,国家教育部公派进修于四川外国语培训部。2003年,国家教育部公派留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欧美同学会会员,留俄(苏)美术家同学会副秘书长,重庆美术家协会理事,重庆沙坪坝美术家协会主席。
  主持美术作品展览:2008年,全国留俄(苏)美术家作品展览。2010年,主持“红色巡回”全国著名留俄美术家作品展览。2010年-2015年,连续主持第一、二、三届重庆市版画作品展览。
  个人美术作品展览: 2004年 ,“俄罗斯风情油画展”。2013年,“交融与升华——黄作林素描、水彩、油画作品展”。2015年,“心若灿烂——黄作林风景油画作品展”
  个人专著与编著:《重庆黑白木刻》、《设计素描》、《黄作林留俄作品集》、《留俄(苏)美术家作品集》、《重庆市第二届版画作品集》、《红色巡回——留俄美术家作品集》、《素色心计》、《艺耕秋华——全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集》《重庆市第三届版画作品集》、《中国当地艺术的选择与被选择》。

《马勒之歌》木板 88cmX188cm  2006年 黄作林

一、创作背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绘画如同俄罗斯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形式一样,以其无可比拟的独特魅力在中国艺术圈成为行业的典范、创作的标杆。那时能去俄罗斯学习艺术,是绝大多数中国艺术家心心念念却又无法触及的梦想。随着改革开放,中俄关系的冰雪也渐渐消融,黄作林作为中国政府公派出访俄罗斯的艺术留学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唯一的一批留俄留学生。黄作林作为西南地区为数不多的极具人文情怀的当代版画家和第二代留俄画家代表,创作的黑白木刻《马勒之歌》就是从俄罗斯留学回国后对西方文化艺术生活感悟进行的再归整,再认识和再创造的系列作品之一。这里的文化艺术生活感悟中,音乐尤其是交响乐对黄作林的创作产生了不可小觑影响!
二、音乐介入
  黄作林的父亲是一位民间艺术家,也精通中国传统乐器。黄作林从小深受其父的影响,当同龄人都还沉浸在《兰花草》,《小城故事》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收集中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从格里格到柴可夫斯基,从巴赫到贝多芬,从斯特拉文斯基到格什温。在留俄时期听到马勒的《大地之歌》,这极大地激发了黄作林的创作灵感。整首曲子充满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和疑问,这与他希望以自己特有的形式进行从物化到精神层面的探索,梳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表达人与生命意识变化,思想轨迹与内心的矛盾困惑,进一步达到起搏起人们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流的想法不谋而合。
三、音乐节奏与旋律根植于《马勒之歌》作品中的形式语言
  音乐的节奏旋律向版画语言的转换,是黄作林先生一直探索从听觉走向视觉的艺术表达。旋律与节奏都是构成音乐语言的基本元素,它转化成人的视觉感官来说就是线条与块面。而不同的呈现方式,结构设定,格局分割,块面组合等等就构成了绘画的形式语言,这也就是创作者独有的一种或直观或间接的讲诉自己画作含义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

      

  黄作林正是通过对交响乐《大地之歌》的听觉感受,在《马勒之歌》创作过程中将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转化成视觉表达的符号语言。如通过夸张变形、分割重组,将几何形和自然形有机相结合。在构成上大胆运用黑白关系的整体对比,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构图和画面些微精致处理,既突出了画面的稳定感又表现了形态的丰富感与厚重感,暗示着挣扎与束缚的宿命思想。如同《大地之歌》一开始由圆号齐奏和小号助奏营造的主体氛围:黑暗与压抑又略带沉重,让人不由略微地屏住呼吸,情绪快速沉静。我们不妨将《马勒之歌》作品作局部的品读:一把被拆开的琴把和琴身的断木(图2)被放置在观者的视觉中心,粗大厚重的直线条,仿佛就是曲调中那低沉阴森的大锣和低音声部长音和弦的效果。虽然破碎了,但依旧无声地散发着沉甸甸的重量感,好似一种对生命的疑问与绝望,更似暗夜里低沉有力的怒吼。(图3)在坚硬厚重的木块旁边画家安排一支破碎的琴头,黑白画面里因为有了曲线的加入,进而又多了分柔和莹润。好似《大地之歌》第三、四、五乐章中不时出现的长笛和双簧管演奏的五声音阶旋律,在沉重的大背景下起到对比调和作用。在画面最远处的灰面,重复骨骼形式和四方连续纹样的波形连缀骨式(图4)不仅凸显了前方被分割的乐器体块扎实有力,更为画面增加了出彩的灰色层次及自然形态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语言效果。仿佛乐章里若隐若现的人声和弦,疏密有致,张弛有度地将艺术本身的审美功能和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有机结合,让画面蕴含更多能穿透木板直抵观者灵魂的力量,并一同带给了观者强烈艺术的视觉美感。
四、交相辉映的刀法组织与运用
  版画从‘版’的一面讲是一种印刷术,而‘画’的一面是基于工具和载体。木刻刀行走于木板所留下的别具一格的刀触感,或柔和细致或大刀阔斧的变化是木刻艺术形式美的体现,也是木刻艺术特有的讲究。总观木刻《马勒之歌》是行走于黑白之间的,简单与复杂的对比变化中,有效地诉求了艺术语言的极致表现。平刀、圆刀、三角刀交替使用,长线与短线的交织,大点与小点相互渗透,黑白块面的互补等的艺术语言,犹如交响乐各种乐器与人声的搭配。在刀法的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如三角刀进行排线式刻画,刻痕硬朗短小,动势强烈且带有速度感,好似小提琴短而快的清脆琴音。又如使用给人或舒适或泼辣带有些许力度感的平刀去处理需要显得硬朗起来的乐器纹路,好似大提琴平稳而浑厚的音色等等。扎实稳重的直线跟富有生命力的曲线互为衬托,刀法与画面细节韵律更是交相辉映又相得益彰,宛如彼此起伏的交响乐曲,粗犷中透着精细,精细中又包含有酣畅淋漓的厚重表达,给整体画面体感增添了丰富变化音乐水彩。
五、 从听觉走向视觉的艺术表达语言的完美统一
  每个艺术门类在其艺术发展道路上都有其特性,但究其最终被反馈的艺术感受来说,它们之间是联系且有某些共性的。听觉艺术由于自身的抽象性特点,听众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听觉艺术的情感表现所触发联想的功能会起到重要作用。正如在马勒《大地之歌》中的“愁世的饮酒歌”、“寒秋孤影”等六个乐章,正因有了听觉艺术情感表现所触发联想的功能,听者才会感受到创作者通过激越的旋律去表示对人世的愤懑和对有限生命的怀疑与绝望;才会感受到长笛、双簧等五声音阶旋律营造出的青春活力;才会感受到大锣与低音声部长音和弦传递出的压抑和凄楚……与听觉艺术给人以遐想相比,视觉艺术在艺术形象认知中,则给人以更为直观的艺术感受。在《马勒之歌》作品中,黄作林就将给与作者灵感的听觉艺术与自己的视觉艺术创作在表达语言上进行完美统一的呈现。他将各种历史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等复杂的因素有机的统一在这画面硕大“堆砌”状的形式中,从现实具象的物态里抽离出他想要表达的内心矛盾且相互拉扯情绪视觉符号。如同交响乐一样,这些视觉符号相互交织,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柔情,传递出令人震撼的吸引力。再借用延伸的视觉与各个方向线的契合,向观者塑造出一个在滂沱四方的生命洪流中复杂多变的艺术空间和无限变化不断繁衍的艺术层次,进一步揭示了画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担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黄作林的《马勒之歌》呈现的不单单是技法,更是在新时代多元发展背景下的一次从听觉艺术走向视觉艺术的大胆尝试。作为专业美术学习者,好些时候我们都习惯性地去给所学的画种,所画的画作下定义、贴标签,划清与其他画种的界限。唯恐偏离学科,唯恐研究视觉的眼睛“误入”到研究听觉的耳朵的队伍。殊不知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借用听觉艺术的表达语言去完善和加强视觉感受,在创作中从实际生活的具体形态中提炼出蕴含在结构中的韵律和形式美感,通过让平凡的身边事物幻化出更深刻和更新鲜一层含义与意味!

杨剑桥/重庆师范大学版画专业研究生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