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静写丘壑 潜心悟画道——林存安山水画艺术解读

沉静写丘壑 潜心悟画道——林存安山水画艺术解读

沉静写丘壑 潜心悟画道——林存安山水画艺术解读

日期:2017-10-20 11:43:16 来源:
关联艺术家:

资讯 >沉静写丘壑 潜心悟画道——林存安山水画艺术解读

文/陈祥明

    林存安先生长期从事山水画,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画艺,笔耕不怠,每有佳作面世,无不让人感奋。尤其是他耳顺之年以来,勤勉有加,笔墨精进,情趣变得更为率真而闲适,画风变得更为沉静而自然,画境变得更为博大而超然。其画风画艺值得仔细品鉴与深入解读。
    清代画家龚贤论画说:“画家四要:笔法、墨气、丘壑、气韵。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丘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而气韵生矣。笔法要古,笔气要厚,丘壑要稳,气韵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丘壑要奇,气韵要雅。气韵犹言风致也。”以此观点来赏析品评林存安山水画尤其是近期作品,其在笔法、墨气、丘壑、气韵诸方面都不同流俗,气象不凡,多有可圈可点之处。
    林存安笔下的山水,多为徽山徽水,有全景式巨幅,宏阔雄峻中见壮美境界;有边角式小幅,深邃幽僻中见秀美景致;或黄山白岳胜境,春山秋水,浑厚华滋;或皖江风景,朝晖暮雨,混茫蕴藉;或家山风情,旷原朴野,乡愁缠绵。其画格总体属于写意一路,以书入画,笔法刚健自由,线条遒劲而灵动;以笔主墨,墨气畅达淋漓,墨彩沉厚而丰富;丘壑构成匠心独运,不拘陈规而多有变化;气韵于笔墨形式中浮现,在丘壑构成中弥漫。林存安的山水画画风,表现出严谨理智而又不失自由灵动,所呈现的艺术境界是沉静深邃的而又具有旷博气象。尤其是近期大幅作品,如《北瞰黄山图》《万壑云生图》《烟山云树蔼苍茫》《黄山如铸白云如海》《白云生处有人家》《南湾山居图》《山谷清音》《李绅诗意图》等,给人以气象博大、气息沉静、气韵生动的审美感受,而那博大而不浮华、沉静而不孤寂、生动而不燥肆的画风格调给人留下难忘记忆。
    现当代安徽画家大都受新安画派影响,林存安亦不例外。黄宾虹先生曾总结新安画派的艺术经验和传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师古人兼师造化”。黄宾虹、赖少其就是继承弘扬新安画派优秀传统,坚持师法古人与师法造化并重,借古开今与清醒拓新统一,开辟山水画艺术新境界、新前景的大师、巨匠。林存安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启迪。他潜心学习新安画派前辈,对戴本孝、渐江、程邃等前辈大师的画境、结体和笔墨技艺更是充满敬意,心追手摹,用功甚勤,同时对金陵画派龚贤的绘画构型造境多有参照学习和借鉴。但他师古不泥,化古为我,“似古人之心”而非纯粹“似古人之迹”(石涛),“我以我法”画黄山(梅清)。在他的绘画中不难见出新安画派笔墨形制的影响,其自家面貌和艺术追求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林存安坚持师法自然造化,数十年坚持“写生”与“创作”的有机统一。他沉潜徽山皖水,以造化为师,长期不断写生,其目的是体验和积累审美感悟,酝酿和积累胸中丘壑,而不是纯粹寻找绘画素材,更不是摹仿自然、照搬风景于画中。你看他的那些所谓“写生画”,或面景对写,或离景忆写,或目识心记,“山水皆备于我”,都为我所用,大胆裁剪,精心取舍,因此有实有虚,实中有虚,虚中见实,“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笪重光语)。你再看他的那些所谓“创作画”,都是以自然真境为表现对象,有的就是从写生画稿整理、取舍提炼、再创造而来,但绝不是对自然的摹仿写实,而是虚实结合,虚实相生,不似之似,“以不似之似似之”(石涛语)。譬如《北瞰黄山图》《黄山如铸白云如海》,你一看便知画的是黄山,但说不清画的究竟是黄山的哪座山峰,似黄山又不似黄山,不似黄山又绝似黄山,这就是“不似之似画黄山”,即石涛所谓的“以不似之似似之”。他所画黄山,不仅是他眼中的黄山,更是他胸中的黄山,是石涛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予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结晶。他画黄山如此,画齐云山、九华山、大别山亦然。从这里,可以看到林存安传承弘扬了中国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王璪语)、“意存笔先”(王维语)的优秀传统。
    林存安的山水画属于“写意”一路,其“写意”并非表现为“逸笔草草”,也非“肆意纵恣”,而表现为继承中国文人画的“写意”传统,注重书法用笔,抒写胸中丘壑,表达情操品格。
    林存安绘画注重抒写功夫,无论大幅还是小品,笔墨的法度、节奏、韵味都十分讲究,其书法用笔的点线皴染都生动而精到。这得益于他自幼开始临习书法,数十年练笔不辍,于碑帖用功甚勤,于楷书、行书功力尤厚。其画真正是“写”出来,是骨法用笔,气韵生动。刘大为先生曾盛赞:“他的山水画通篇注重个‘动’字,笔动、墨动、色动,动中有静,静中生情,情中入境,在流动中产生节奏,在节奏中形成韵律,树与树顾盼生意,石与山相互照应。画中的每一个元素有情有意、有血有肉,富有生命。画中的意境,因览宇宙之宝藏,穷天地之生机,浑然天成,气韵自生。”林存安重视笔墨精进,以技进道,于笔墨中见性情、见意趣、见生命律动,通和天地之道,成就绘画艺境。
    林存安致力于笔墨精进,却不着意于“玩笔墨”,而是着力于文化学养的提升与人格品德的修炼。他熟识中国画史画论,认同中国文人画传统,对新安画派、黄山画派以及黄宾虹、赖少其了解全面,对中国古诗词、楹联、文赋也都爱好勤学。他长期坚持,潜移默化,像酿陈年老酒,越久越醇。他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文化气息,一种书卷气,一种自然流露的超拔雅逸,决不是偶然的。你看他的诸多画作,无论是借古人之诗词抒自我之心声,还是以自家之感悟发思古之幽情,抑或援时贤之文思写当代之憧憬,都表现得自然淡定,诗意盎然而无浮躁气。这和他人品人格修养不无关系。我觉得在他身上,有一种“儒道互补”精神,即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所说的“以道家精神,做儒家事业”,“认真做事,轻松做人”。他从教、从政、从艺,尤其是对待画事,都积极进取,追求完美;但做人、为人却从容淡定,超然自适,不为名利所累。这种儒道互补的精神气质对其绘画艺术有着潜在持续的影响,这就不难理解他绘画中所流露出的理智与深邃、从容与中和,以及沉静与淡定、超逸与悠然。
    论及林存安的山水画,从微观技法层面审视很有必要,但是不够,还须从整体上观照其艺术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有境界自成高格”。词如此,画亦然。林存安笔下的山水,动静相生,以沉静为上;虚实相生,以虚灵为妙。沉静而虚灵,是其画境之特征表现;与其相联系,沉潜而超然,是其心境之操守流露。古人曰“画者,心声也”。在我看来,林存安的山水画,其具体笔墨是灵动的,气韵是生动的,表现了“生命的律动”,而其总体境界却是沉静的、虚灵的,不滞于物,不羁于利,给人以自由超脱的审美感受。因此,他的绘画不同时俗,与流行画风拉开距离,与浮躁画坛保持间距。林存安的绘画用笔气韵生动,而总体境界则沉静虚灵,这种不同流俗的美学境界与其学养和人品紧密相关。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人品决定画品”,这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人画传统之一,我们在林存安身上看到了这一传统的当代延续。
    林存安自题展名“山静日长”,些许露透了他画风画境之追求。
    潜心悟画道,沉静写丘壑。林存安力图以沉静之风、虚灵之气,展现山水深邃之“内美” 、天地无言之“大美”。而“大美”为庄子所寻觅,“内美”为黄宾虹所探求,他当下虽“未能至”却“心向往之”,我们为他点赞。相信他未来将有更多精品力作问世,我们期待着!

2017年中秋 于半塘轩
(作者系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副主席)

林存安

    林存安,1955年10月生于安徽皋城,山东平邑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美术家协会顾问,原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成员,合肥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安徽大学兼职教授,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先后在韩国大田、国家画院美术馆、北京恭王府、广州艺博院、珠海古元美术馆、安徽省博物馆、皖西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美术观察》《美术》《艺术界》《艺术博览》《光明日报》及香港《龙语•文物艺术》等作过专版介绍。

作品赏析: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