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多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多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时间:2007-12-30 00:00:00 来源:文化传播网

资讯 >多元: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从此,我的“文化”就没怎么“革命”。1973年我考上了山东五七艺术学校。我的“实用美术”(现在的专业名称是“平面设计”)老师梁敬泗先生在第一堂课上讲了一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我们这一拨年轻人来说绝对是似懂非懂、高深莫测的一句话,时隔30多年后我还记忆犹新。梁先生让我们准备上课的工具,圆规、鸭嘴笔之类。我觉得这些东西就是“利器”吧。后来我到中央美术学院胡伟先生主持的材料技法研究工作室做访问学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胡先生在第一堂课上也讲了这句话,这话我现在是听明白了。但胡先生让我们准备的“利器”,我就不明白了,什么“方解末”“赤贝”“大火黑”等等。 “器”是“道”的工具。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都“重道轻器”,“道”是形而上的。庄子讲的“得鱼忘筌”,是说捉到鱼后,捉鱼用的“筌”就可以舍了。他还说“得意忘言”,语言是用来传达思想的,意思传达到了,语言就可以丢掉了。庄子的这些说法,我怎么想怎么觉得有点“过河拆桥”的意思。庄子甚至说出了“道在尿溺”的话。“器”真的那么不重要吗?没有“筌”如何得鱼?没有“言”如何达意?“器”的作用不可小觑。当我们的祖先用毛茸茸的爪子抓住“器”时,就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些简陋的石器,成就了低级动物向高级动物的转化。石器打造了私有制,青铜器铸就了封建社会,瓦特的蒸汽机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打磨了工具,工具塑造了人类。从辩证法的观点来说,“道”与“器”是互为依存的。 文房中的“四宝”,也是“器”,它使中国画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而且独具特色。多少年来,中国画“笔耕砚田”,已臻完美。但社会发展太快了。100万年前,我们是猴子,我们用90万年学会了“利其器”,又用了10万年学会了用火。5000年前,我们开始使用文字。可是近200年又发生了什么?近20年来又发生了什么?“日新月异”不足道,应该是“日日新”。100年前我们只有中国画,50年前我们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彩、油画、版画等等。近20年来,架上绘画日渐萎缩,我们又有了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囿于“文房四宝”的中国画,如何适应“日日新”的社会发展?如何适应经济一体化的世界?如何适应文化“地球村”的环境?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国画画家面临的课题。材料技法的革命,无疑为中国画的发展拓宽了空间,起码它从中国画技法的“虚实”中又延伸出了“软硬”,从水墨、植物颜料、矿物颜料等软材料发展到金箔、赤贝等金属材料。当然我敬佩和欣赏那些用文房四宝坚守国粹的人们,正所谓“多元”嘛。也许,只有多元的中国画,才是中国画的发展方向。 欲善多元之中国画,“必先利其器”。从工具、从绘画载体、从绘画材料上做做手脚,也许会变“四宝”为“五宝”“六宝”“七宝”…… 社会在发展,“鸟枪要换炮”。 岳海波艺术档案 岳海波,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意笔人物画工作室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书画协会副会长。 岳海波的7件作品入选第七、八、九、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其中作品《桃园结义》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作品《齐鲁名贤》获优秀奖。作品《牛郎织女图》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作品《孔子》获全国第四届连环画评奖创作三等奖。作品《清照词韵》获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金奖。《秋雨如思》等多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两件作品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出版有《魂迷秋水》、《中国写意人物画技法举要》、《国画技法人物篇》、《名家习作·岳海波》、《线描人物全程训练》、《当代连环画精品集·岳海波》、《当代名家线描人物精品·岳海波》等。 联系电话:13075315885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