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犯罪严重 访艺术犯罪学专家诺亚·查尼

艺术犯罪严重 访艺术犯罪学专家诺亚·查尼

艺术犯罪严重 访艺术犯罪学专家诺亚·查尼

时间:2007-10-24 00:00:00 来源:外滩画报

资讯 >艺术犯罪严重 访艺术犯罪学专家诺亚·查尼

诺亚·查尼很年轻,他所从事的艺术品盗窃理论研究也很年轻,但艺术品犯罪却并不年轻。如今,年交易额高达60亿美元的盗窃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毒品和枪支走私的第三大黑市。艺术品盗窃案的破案率不超过10%。9月底,诺亚·查尼就目前全世界的艺术品盗窃状况,接受了本报专访。 16世纪意大利画家布隆基诺的名画《维纳斯和丘比特的寓言》陈列在伦敦国立美术馆。在画中,少年丘比特捂着母亲的乳房,亲吻她的嘴唇。“我真想把这幅画摆到我的卧室里去,可是如果它失踪了,我肯定是头号嫌疑人。”27岁的诺亚-查尼(Noah Charney)如此开着玩笑。事实上,诺亚-查尼从没有偷过一件艺术品,他是一位艺术史博士,从事艺术品盗窃的理论研究——这是一门新颖的学科,以艺术史为基础,结合犯罪学、心理学和逻辑推理等,帮助破解当代艺术品的盗窃案件,预防艺术品盗窃案发生。 在一般人看来,偷窃艺术品与毒品走私、在闹市安置炸弹相比,只不过是把画从博物馆的墙上揭下来,带回家而已,没什么危害性,但诺亚-查尼说:“艺术品犯罪比你们想象的严重得多。”如今,年交易额高达60亿美元的盗窃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毒品和枪支走私的第三大黑市。黑手党组织有专门从事艺术品犯罪的分支,把窃来的艺术品贩卖换钱后,用来展开走私、偷车、贩毒、组织卖淫等其他犯罪活动。爱尔兰共和军则通过盗窃艺术品及古董交易为其恐怖活动筹资,还曾以归还艺术品为条件要求其他国家释放其被关押的成员。1986年,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名画《读信的女子》落入爱尔兰大盗Martin Cahill之手。4年后,当它被发现时,是在伊斯坦布尔的一间旅馆房间内,匪徒正用它交换海洛因。与《读信的女子》同时遭窃的维米尔作品《写信的太太与女佣》,则被匪徒当作抵押,向一位荷兰钻石商贷款100万美元。 10月,诺亚-查尼的艺术品犯罪题材小说《艺术窃贼》(The Art Thief)在美国出版,诺亚·查尼正是因为这本书而开始研究艺术品犯罪现象。在小说出版前夕,诺亚·查尼接受了本报的邮件专访。 艺术品犯罪很严重 对大众而言,艺术品窃贼的形象可能就是《天罗地网》里的皮尔斯-布鲁斯南、《偷天陷阱》里的肖恩-康纳利的那副魅力非凡、具有艺术品位的绅士模样。在历史上,因爱而窃的案例确实存在。法国人Stephane Breitwieser曾在7年内从欧洲140家博物馆和教堂偷走价值数亿欧元的239件艺术品。他偷艺术品,不为钱,也不在乎艺术品的名气,只偷那些让他深深迷恋的作品,然后藏在家中。当Stephane失手被捕后,他说,第一次偷画是因为画中女子的眼神很像自己的祖母。 同样,发生在1990年3月18日的史上最大艺术品抢劫案的幕后主谋,也被怀疑是私人收藏家。那天凌晨,当波士顿还在圣帕特里克节的余欢中沉睡时,两名身穿警察制服的男人敲开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博物馆的边门,声称要入馆调查。一进去,两人就制伏了保安。在之后的80分钟里,两人有条不紊地卷走了13件珍品,其中包括1幅莫奈作品、3幅伦勃朗作品和1幅维米尔作品,总价值高达3亿美元。奇怪的是,两人对馆内拉斐尔、弗拉·安吉利科的作品视若无睹,甚至连提香晚年著名的《欧罗巴的劫夺》也未获他们的垂青——要知道这幅画在任何一家博物馆都足够成为镇馆之宝。 事后,尽管博物馆悬赏500万美元,但至今没有破案。许多专家认为,伦勃朗和维米尔的作品太过著名,劫匪根本不可能把偷来的画拿到市场上公开拍卖,由此推断,幕后主谋必定不是劫匪,而是私人收藏家。“只有私人收藏家才会对藏品如此精挑细选,”诺亚·查尼说。 但如此“温文尔雅”的艺术品窃贼只是少数。2004年8月22日,在挪威奥斯陆的爱德华·蒙克纪念馆里,两名持枪蒙面匪徒在光天化日之下抢走蒙克的名画《呐喊》和《圣母》。他们从墙上猛拉下画框,又将作品扯离画框,然后驾驶黑色奥迪扬长而去。虽然警方最后追回了两幅名画,但画上留下了玻璃碎渣和水痕,用再高明的修复手段也回天乏术。诺亚-查尼认为,这类粗暴的艺术品盗窃,显然出自黑手党之手。 在艺术品犯罪最猖獗的意大利,每年仅记录在案的艺术品盗窃案就超过两万起。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每年有2000起。其余大部分国家每年艺术品报失也要达到200-600起。如诺亚-查尼所说的,偷一件艺术品比人们想象中简单得多。当然,艺术品盗窃也有一些新趋势。近几年来,由于博物馆的夜间防盗技术日趋成熟,艺术品罪犯正越来越多地采用暴力形式,从蹑手蹑脚的窃贼变成了光天化日之下的劫匪,即使触动了报警系统,他们也能凭借极快的身手在警察赶来之前逃之夭夭。 为了对付这种闪电式的抢劫,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和佛罗伦萨的伍翡兹博物馆采用了机场安检式的进馆程序。查尼认为,那些更多没有先进的防盗设备的博物馆,可以把艺术品放在与入口处不同的楼层,“如果他们必须在楼梯上爬上爬下才能够到艺术品,效率必定减慢,成功逃跑的机会就小了很多”。不过他相信,再先进的防盗技术,也终有一天会被罪犯们破解。所以,对不同的展品采用不同的防盗手段,并且不定期加以更换,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否则,一旦防盗技术被瓦解,整个博物馆的展品就都变成了窃贼的囊中之物。 此外,艺术品盗窃不只发生在博物馆,教堂、收藏家的私宅、古迹遗址都是窃贼的目标,其中又以古迹遗址和教堂为最多。地下埋了些什么宝贝尚无定论,非法挖掘古迹遗址因此十分“热闹”。而教堂用于保安的预算有限,艺术品又必须向公众开放,让窃贼有了可乘之机。 与艺术品盗窃的猖獗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对付艺术犯罪的专职警察。意大利有超过300名专职警察,而美国和英国仅不到10名。在很多警察局档案室里,艺术品盗窃案的卷宗与其他盗窃案卷宗混杂在一起。另外,博物馆出于私心,担心公布失窃案会暴露管理弱点,给更多的盗贼以可乘之机,或者影响捐赠者的信心,宁愿自己承担损失也不愿报案。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艺术犯罪的破案率不超过10%,大量的被窃艺术品至今杳无音信。 不小心成为艺术品犯罪专家 诺亚·查尼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个崇尚欧洲文化的家庭,中学留学巴黎时就决心攻读艺术史。他先后在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取得艺术史硕士学位,如今即将完成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博士学业。 在伦敦学习17世纪罗马艺术史期间,诺亚·查尼开始着手写作艺术史犯罪题材小说《艺术窃贼》。小说中,在伦敦、巴黎、罗马发生了3起艺术品盗窃案。写此类小说对诺亚·查尼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为此他开始研究艺术品犯罪,却意外发现“相关的学术研究几乎是零”。于是,诺亚·查尼一头扎进警察局浩瀚的卷宗,从艺术史专家变成了“艺术犯罪学专家”。 2006年6月,诺亚·查尼在剑桥大学发起了名为“艺术品盗窃:历史、预防、侦察、解决”的国际会议。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伦敦警察厅、意大利Carabinieri警察总部艺术犯罪小组的主管们在会上介绍了艺术品犯罪的现状。这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诺亚-查尼有更多机会和便利查阅警察局的档案,更让他萌生了建立艺术品犯罪咨询机构的念头。去年8月,他发起并成立了“艺术品犯罪研究协会”(ARCA),这是世界上首个针对艺术犯罪的咨询机构。作为非营利性组织,ARCA只服务于公共组织,不接受私人咨询。 目前,在ARCA的受托人名单上,有美国联邦调查局高级特工Robert K.Wittman、伦敦警察厅艺术品失窃侦查处处长Vernon Rapley、意大利警察局文物遗产保护处处长Giovanni Pastore、前联邦检查官Robert Goldman等十多位大人物。如果资金募集顺利,ARCA将在明年底正式运作,届时,它将着手研究最行之有效的艺术品保护方案,飞往世界各地向博物馆提供艺术品保护的建议,成立遗失艺术品的虚拟博物馆,拓宽艺术品犯罪的学术研究,在大学里开设世界上第一个艺术品犯罪硕士点。诺亚·查尼喜欢在咖啡馆里写作,也许他永远不会冲出咖啡馆的大门,像个警察那样去破案。然而他所做的,正是对艺术品窃贼的有力出击,“不让窃贼得逞,让更多人看到艺术品,让艺术品盗窃案减少,这才是我关心的”。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