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

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

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

时间:2007-05-09 10:13:00 来源: 世界艺术品网

展览 >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

彩墨新疆·瑟语 89*96厘米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5周年,展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建设优秀成果,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当代·民间——潘鲁生当代艺术与民艺文献展》将于2007年5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此次展览全面展示了潘鲁生二十多年来民艺研究的成果和他的彩墨意象、民间元素等一系列当代艺术作品八十余件。展览在中宣部和全国“四个一批”人才办公室的关怀下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担任艺术总顾问,意大利文化中心主席温琴佐·桑弗先生担任总策展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刘大为等为展览撰写评论。 日程安排: 开幕式:2007年5月23日上午9:30 展览时间:2007年5月23日——2007年5月31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 学术研讨会:5月23日上午10:30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主持召开学术研讨会,研讨会将有近百名中外知名学者参加。 附: 潘鲁生博士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潘鲁生博士对传统民间文化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二十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学习和实践《讲话》精神,关注时代,贴近生活,在长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植根民间、深入乡村,从民间元素中探索中国文化精神。他不断在民间进行田野采风和调研,整理、发掘和收藏了大量的民艺资料,出版《中国民艺采风录》、《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抢救民艺》等著作三十余部,曾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项目“工艺文化生态保护与调研”、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中国美术百科全书·民族民间美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平度、东昌府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专题研究项目“山东省临沂市农村文化产业开发调查报告”等科研项目。他一直倡导保护民间文化生态,利用民间文化资源创造文化财富。倡导农村文化产业的研发和民间艺术资源的再利用,积极投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等一系列活动中去。他创办成立了山东东方中国民艺博物馆,收藏了数万件民间艺术藏品,整理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文字资料,对中国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和“四个一批”人才,他认真遵循胡锦涛同志和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指示精神,在中宣部的安排组织下,于2006年10月赴新疆考察并采用当代艺术的观念语言和手法,创作了一批展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及新疆西域风情的《彩墨新疆》系列作品,同时也拓展了他对民艺研究的视野。 作为一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年轻学者和艺术家,他深刻理解和认真实践《讲话》精神和“三个贴近”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和我国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潘鲁生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理念相结合,把对民间文化的研究贯穿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将中国原生态具有鲜活生命的民间元素转化为当代艺术符号,把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和艺术样式巧妙地融汇于当代艺术大潮中,创作了一批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当代艺术作品。 多年来,他对民间艺术的研究以及当代艺术创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他创作的《鲁班线·天地》和《灵动》两幅作品近期被意大利文化中心选送参加“第52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并应邀赴意大利出席展览开幕式及学术交流活动,这充分证明了国际当代艺术领域对他民间艺术研究和当代艺术探索成果的认可。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