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神入化——评夏培耀其人其画

出神入化——评夏培耀其人其画

出神入化——评夏培耀其人其画

时间:2007-10-29 00:00:00 来源:

名家 >出神入化——评夏培耀其人其画

符光耿
夏培耀教授挥画笔近四十年,同时执教鞭三十四年,出任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已十年,勤勤恳恳不稍懈怠数十年如一日,抹掉了多少油彩,启迪了多少学生,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油画艺术之兴盛费了多少心血,而其中的酸甜苦辣又有多少都不难想象。 他在学生时代,受过严格的学院派教育,其后立意探索油画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当他背负沉重的画箱横穿戈壁到达敦煌虔诚地朝拜那早已向往的艺术圣殿的时候,顺着时代的推移得见印度波斯绘画的传入,融合以至完全中国化的过程,他狂喜地发现了,肯定地证实了中国这个伟大的民族是以怎样的气魄吸取外来文化,又以怎样智慧融合外来艺术而谱写了民族艺术辉煌壮丽的新篇章。他从历史得到了鼓舞,因为他看到自己要走的道路和民族文化的光辉传统联系起来了。 学洋画便以为中国传统艺术不足取者,不知道正是“东风西渐”才使西方绘画因而发生巨变;学文人画便以为民间艺术不足取者,不知道一切艺术莫不起源于民间,许多大艺术家总是从民间艺术那里找到自己的依托。如肖邦与波兰民间舞曲,毕加索与非洲面具,吴昌硕与泥封及陶瓦文字,齐白石与民间绘画及木雕。 夏培耀非常注重向中国传统绘画学习,他尊敬中国老一辈艺术大师,曾追随潘天寿先生,仰慕其人品与画品,往往于有意无意间在自己的油画中流露出潘老的银勾铁划和那铮铮铁骨的气度。同时极热爱民间艺术,于旅行写生中常常津津有味地临摹那些衣饰、花边、古老壁画和建筑装饰等,并且常常用于其油画之中。 这种艺术追求和他的见解是一致的,长期以来他坚持严格的写实基础,但同时反对枯燥的摹写和缺乏想象的再现,他主张艺术的地方特色,欣赏泥土的芳香,但更要求眼界开阔与大时代同步,近年被盛赞的“四川画派”,其实也就是一批中老年油画家带领下走出的一条具有上述特征的路子,他们其实是千差万别个性鲜明的一些画家。在开辟这条路子的历程中,夏氏作了他应有的贡献。 他是良师,更是身体力行的画家,从他的画里常能看得到劲健的笔力,虚拟的手法,超越具体时空的结构,而且往往表现为单纯、明净、纯洁的美,正是这些因素汇成一股亲切感人的东方韵味。可以说夏氏的追求不在形貌之间(尽管他当然地高度重视形象),而在乎神、韵、气、势的把握。 比如完成于八十年代的《乐山大佛》,以画刀为之,运刀如笔以塑造金身,不拘细节而细节毕现,更以刀传达空间朦胧缥渺,而清奇之气不亚水墨。你既感到一种吞吐宇宙的宏大气概,又感到一种浑然一体的东方神韵笼罩了画面,弥漫于天宇。 再如《金花》,决不是栩栩如生之类形容词可以表达你的观感,你一定会在引人入胜的明净澄澈中醉倒,这是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纯朴隽永近乎圣洁的美。这样的美既显现在人物形象之中,也寄托在流转的线条,明丽的色彩,黑白的布局,或者空间的调度中。说是匠心独具,不如说是可得而不可求。 这一时期的作品,表现了夏氏个人风格的成熟,表现了作者对于中国悠远绵长的文化及其创造者的崇敬。当然也凝聚了他的高超油画技巧的素养,以及对中国美学思想的深刻理解,表现由客观描写进到主客交融,物我一体的境界,进而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美学理想。 此后,尤其是近几年,夏氏油画由精到之极的炉火纯青状态渐入散淡之境,正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这平淡像信手拈来都是诗。如写彝族生活的一系列作品就是。 这批作品是他近年来反复深入彝区感触的结晶。那里有辽阔的苍天,贫瘠的红土,在荒僻的土地上顽强生存的人,以及在人身上处处流露出的生命颤震。这一切都在无言中,如同那亘古荒原的沉默。夏氏得其意发而为画,不加纹饰,不事雕刻,率意为之,如出天然,纯朴得有如生命本身。在这些画上你感受到一种原始的伟力充塞于莽莽大地,骚动于纯朴的以至静穆的人们的精神之深处。 可贵的是,画家远离猎奇,更无意于展示落后,相反地,他以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全部的爱心倾注于这土地,这人民,并使自己融合于他们之中同呼吸,共命运,因而能牢牢把握惊人的内质之美,这种美远远不同于惯见的香甜温软轻柔滑腻,却是时下已难得一见的沉郁厚重犷博浑朴之大美。 《初春的太阳》、《寂静的河滩》、《等待出栏的羊群》、《艳阳天》、《大花牛与他的主人》、《清溪》、《门栏》、《羊司令》、《黑披风》《三个进城的阿咪子》等等一系列的油画,以不同的视角和不同层次展示了这惊人之美。你可以在人物脸上的每一条邹纹里,衣服的每个褶纹里读出这一切,并且与作者一起进入那个世界,进入他们的心灵。 在这里,画家无意于说教,无意于赋予艺术以广大的社会文化意义,而更深刻的内涵都在平凡人物的背后,在对生活的直白表述中自然而然地、若有若无地流露出来了。甚至似乎无意于艺术上的特别追求,信手拈来,而艺术的天趣四溢。 其手法,有如“自然之道”,“无为而无所不为”。 其心态,“钓非钓”,“得鱼而亡筌”矣。 此所谓“化境”欤。 然而,说夏氏近年的画是心灵的震颤,情感的激发,自然的升华,如出天然般信手拈来,决非意味着可以忽略他在油画技巧、油画语言方面的新成就。正相反,这是一种贯通古今,融汇中西,自成一格又不拘一格的高超技艺。法之至乃为无法,无法而无不成法,所以通达明畅,左右逢源,无往而不利。你可以在他的画里看到古典主义的坚实形体,印象主义的迷离光影,表现主义的精神力量,结构主义的骨骼构成,中国大写意的意趣和书法的笔力。然而它们已全部在夏氏的烘炉中熔炼再造,而成自家之格。倘非大家岂能臻系化境。 所以读夏氏之画,你可以品味出其对生活的领悟,寻生命的关注,对艺术的力解,对完美技巧的求索。而这一切无不体现一位成熟艺术家的独特风貌。 观其书可以知其人矣! 一九九四年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