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时间:2007-06-14 09:13:00 来源:

名家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蔡夢的山水畫境界初探
文/王儉廷
    山水畫家蔡夢是一位“風風火火闖九洲”的性情中人。三十出頭的年齡,已有了近二十年的學畫和創作的經歷。對繪畫的癡迷,使她如入萬紫千紅的花園,曾為工藝廠畫過鼻煙壺內畫,曾按照畫的意思,批量畫過漁翁釣叟、紅衣翠袖、花鳥草蟲、山水風物……偶得小錢,則用於購買文房四寶。她的這種小品畫像雪片似的飛往京、津、滬各地畫廊。這種“成就感”和“滿足感”,使她雖有了女性的自強自立,久而久之支隱約感到一種無可名狀的藝術失落和似乎是失去人身自由的痛苦。於是,她按照自己的性格和愛好,毅然選擇了中國畫山水,在她所鍾愛的山水境界裏獨來獨往,闖蕩“江湖”。她的足跡遍佈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領略祖國各地的山水風情,而最終將太行山估為自己所喜歡的母題,創作出一系列頗具特色的山水畫佳作,並漸為畫壇所注目和稱道。 中國畫,是最講究審美感受的。這種審美感受,實際上是一種精神解放、精神自由。以道家的眼光看,大自然是無為而美的;而作為審美主體的人,則須有“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亦即荘子所說的“虛無恬詹,乃合天德”,遊心之所在,體道其遠乎?當然,審美要精神專一,心無雜物。虛空一切,使心境澄明若鏡,精神流暢如水。只有這樣,才能進入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進得山來,自己就化為一塊石、一棵樹、一朵花、一隻鳥。山即是我,我即是山。蔡夢對山川風物,並不注重那種機械的摹寫,唯恐只取其皮毛而失去精髓。她有時是“走馬觀花”式的流覽,得其氣勢和大意;有時則坐在山中一隅,默默地與大山對視、談心,進行“神遇”;更多地是入住山中,深入體悟大自然的文化內涵,從中提練、昇華出山魂水魄。蔡夢是一位審美感受極強烈的畫家,從她的山水畫中,可以發現那是她性格、性靈、性情的外化,是她情感、情趣、情緒的寄託。無論高遠、平遠、深遠,都是那麼大氣,那麼靈動,雄渾壯美,蒼茫峻秀。在她的山水畫中,有時山坡靜臥如睡美人,有時山崖峭拔如沙場武士,有時則山勢逶迤如奔馬,節奏旋律俱在其中。 由審美感受到實現自己的創作意圖,是講條件和技巧的,能落在紙上才是真功夫。比如一個人的眼睛很美,若擠在一起,便不順眼;一個人的笑容很美,若長在額頭,便是長錯了地方。南朝齊的謝赫在六法論中講“經營位置”。體現在構圖上,則是頗具匠心的。蔡夢講究大開大合,以實現那種審美層面上的空間意識,既是地理空間,更是心理空間。山勢的連綿起伏,山頭的高低伏仰,以及參差錯落,都必須各居其位,各得其所。在筆墨上,她將披麻、斧劈、折帶等皴法融為一體,而以亂柴為主要表現手段,再賦之以精到動人的細節描繪。這樣會更有效地表現北方山水那種境界宏闊、雄強大氣的本質特徵。尤其值得稱道的是,蔡夢是擅長表現秋天的太行山。我認為她這樣選擇是獨具視角和才情的。因為,經過一年的風雨洗禮,山水同人一樣已經堅強起來,成熟起來,或者說已經徹底“醒”了過來,“精、氣、神”俱足;而且山的總體色調也更加豐富多彩,富於變化;大自然的刪繁就簡,使樹木花草更加精煉傳神,生機盎然。蔡夢習慣將點、線、勾、皴、擦、染等技巧綜合運用,層層積染,厚重堅實。畫面基本完成之後再進一步點苔、點色,使整個畫面“亮”起來,“動”起來。禪家語雲:“初看山,山即是山;後看山,山並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蔡夢的最大成功之處在於,她的山水畫並非是客觀山水的再現,而是移情於物的主觀表現。她以這種“指點江山”的本領,使她在狀寫太行風骨進能夠得心應手,任意揮灑,是主觀意緒與客觀景物的和諧統一。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蔡夢的山水畫已經自成風貌,已經形成自己的語言符號,這對一個畫家來說是難能可貴的。願她對美的追求更加執著,更加自覺,進一步加強構圖、筆墨、色彩整體氣息的和諧統一,加強懾人魂魄的藝術魅力,創造出既有傳統特色又具有時代精神的山水大境界。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