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习创造 (后记)

生活学习创造 (后记)

生活学习创造 (后记)

时间:2007-05-12 09:15:00 来源:

名家 >生活学习创造 (后记)

高恺

佛说:人活着就是受罪,确是如此 ,人一出生便在“哇”的一声中,宣告了受罪的开始。初具人形的生命在自然界中是最柔弱无力的,假使没有另外的生命去对其进行呵护,那么这个柔弱的生命个体将十有八九难以存活下来。大多幼小生命能以其柔弱可爱而引起创造者的关照。垂怜而幸存下来,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幼小的生命个体因种种原因在其初具生命后又匆匆离开这个尚未读懂的世界。

我有幸活下来且有了自己创造出的新生命。父母在我的成长中一天天老去,我在儿子的成长中一天天成熟。生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延续。

人要生活先得学习,学习父母及周围生命体的生活方式及其它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因素。先是学说话认字,进而学习生活技能,再后来便开始摸索着去创造,我亦如此。

从父亲买给我的第一本环连画开始,我便步入了漫长的近乎三十年的读书生涯,到今天却突然发现这样的生活竞然还只是开了个头。从学不知所云的课本到自己爱看的小说,再到难以自拔的艺术,我一次次陷入书海的泥沼,回顾回望心茫然,脑海突现四个大字:苦海无涯。

既然学了就得应用,应用所学去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以丰富和回应这个世界,而使这个世界得以更新延续。

创造是痛苦的更是快乐的,痛苦的是创造过程中不知所措的诸多不可知因素,快乐的是看到创造出的生命个体自由自在地成长,体味那虚无的创造成就感。生命就在这痛苦和快乐中凸现其曾真实存在过。

近三十年的读书生涯常使我有出本书以回应那曾经读过的书,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然由于德学才浅面对著书立说此神圣之事,终不敢轻易言说。在入雕塑之门的几年里,日积月累竞有些篇目,一读之下也还有些意思,昔日之念再度萌生,然能否遂愿终不敢确信,但尽人事听天命的教导,令我尽心竭力地将其完成以待天之助!

 

06年11月11日晨

五鼎于学习巷

 关于欣赏

欣赏是一种学习和接受的方式,是艺术品潜在的可能向现实性转化的中间环节。

艺术品的接受方式有二:

一是欣赏性接受,这是大多数普通观众在欣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名品佳作及当作有影响大师的精品力作时所持的一种审美心态。

另一种是批评性接受,这主要是艺术理论家及一些艺术界中眼光独到的艺术权威在进行艺术品解读时的有选择性的接受方式。

艺术品在被创造出来尚未进入公众视野前,它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它的审美认知及审美教育等功能尚不能得到发挥。只有当其进入公众的视野,在观众的审视评论之中它的潜在功能方可被发掘出来,此时艺术品在观众的反复审视中被不断演绎和创造,这时它方完成了对现实的影响与互动。

欣赏是推动艺术再创造的核心力量之一

当艺术家的作品被展出、评论、接受时,艺术家的成就感和创造冲动被极大的调动起来,使其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和冲动,艺术家在创造过程中观众的评论对艺术家的创作方向或表现形式等起到极大的促进或调整作用。观众通过评论推动艺术创造,艺术家通过作品将回应观众,这样双方便得到了心灵上的交流和现实中的互动。

艺术欣赏是一种愉悦身心、丰富个体精神体验,提升个人修养,促进个体发展的一项重要社会实践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物质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多样化,艺术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艺术欣赏成了人们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内容。丰富的物质使柏拉图的愿望“我们应该寻找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象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象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它们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从小就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得以实现。

欣赏的过程有三

欣赏前的期待

在现代社会中,紧张的工作学习和繁杂的日常事务使人们身心疲惫,故此人们将目光投向艺术欣赏、旅游、运动等能使人身心放松的社会活动上。艺术品以其夸张的想象,优美的节奏或深刻的思想在人们灵魂深处烙下了很深的印痕,故当人们得到有关艺术活动的消息后,便激动兴奋地期待着接受美的洗历。以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在等待中人们内心便形成了欣赏前的审美预期准备。

欣赏中的同化

当杰出优美的艺术作品出现在欣赏者面前时,期待中形成的审美定向及审美态度便在画面、色彩、结构、形象语言中寻找、探索直到“物我两忘”只剩下思想与思想的沟通与碰撞。此时欣赏者在艺术家构建的虚幻美丽的精神世界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自我同化的艺术之旅。

欣赏后的回味

当欣赏者离开艺术品,画面的色彩,结构形象语言等具体元素渐趋模糊,内心的一种激情、冲动却长留心底。直至某日受到某因素的  触动时,内心便如平静水面丢入了石子一样泛起层层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来,此时那离形得神的感动便是孔老夫子闻《韶》乐后的“三月不知肉味”的审美快感。

对于艺术品的欣赏,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故西方有谚:一千个观众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因为艺术欣赏是个无限创造的过程,面对同一作品,不同层次阅历的人都在按自己的生活和想象去创造和构建自己心目中的欣赏愿望,这自然难与作者的创造愿望完全吻合,也正因此国人才有知音难觅的感叹!

 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雕塑

中国传统雕塑和中华文明一样历史悠久,它产生于先民最初的生产劳动之中。中国雕塑艺术形式及表现内容在产生之初和世界其它地区的艺术大致相同,随着生产的演进。地域的差异及各民族的逐渐壮大,慢慢地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雕塑形式的正式成形应始于商周青铜器。它运用抽象而夸张的装饰造型及充满写意而强调线的感觉,在人类艺术品中有独特的欣赏价值。神秘灿烂的青铜器之后,威武雄壮的兵马俑,大气磅礴的汉唐石刻,宁静超然的魏晋石窟,秀骨清像的宋元造像,都生动地展示着中国传统雕塑的灿烂与辉煌。

到了明清晚期,雕塑亦如封建社会的统治一样在自高自大的精神惰性中日趋式微,只留下世俗艳丽的外壳。

在近代饱受凌辱的中华民族奋起而为,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在西方艺术一统天下近百年后,东方的民俗终于迎来了世人的关注。让我们在品味东西方艺术杰作中体味人类共有的仁爱协作精神,共同构建人类美好的明天。

象尊

在商代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周人追求物质的同时也在极力探索精神的丰沛。故有这精巧的饮酒器——象尊。抽象概括在关于象的特征,十分写意地告诉商人,关于象的认识。繁缛华美的装饰让我们在商周的云雷纹、蘧纹、凤鸟纹、伏虎纹……装饰图案中感受到象尊的精致与瑰丽及商周人所具有的浓郁神秘的美感。

青铜神面像

商周人在生产大量器具同时,也将人的形象夸张具体地写进了艺术的史册中。青铜神面像的出现。直观地告诉我们商周人所期望的超越日常平凡的勇气,和对超自然的崇拜与迷信。

简单概括的五官轮廓,夸张的变形图案中关于商周时期社会生产的激进,人们精神状态的昂扬和振奋都韵含其中。在此我们依稀可见中国艺术写意达情和以线为主的表达方式的日渐确立,及抽象夸张和对精神真象探知的文化指向业已形成。

玉凤

玉是国中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物质,其温润的个性特征为国人所共爱,而其超越五行的超脱更让迷信的国人以为神物。玉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凤是国人传说中美丽吉祥的神鸟。玉凤是中国实有物质玉和人们精神世界里的神鸟凤的结合。这是一种国人文化心态的反映,要其和自己生活有联系又要使其超越日常生活并与之保持距离。这种通过造型使子虚乌有的东西存在,又通过传说让存在的东西升华的复杂心态也只有浪漫富有的商人才有!

秦俑

在“世界第八大奇迹”前列,恢宏的气势,庞大而规整的军阵,在向我们展示一代帝王的霸悍。这个修长城、统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的始皇帝就是驱策着这样的军队驰骋华夏大地,开疆破土地启动了中华民族的第一页。

在这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的军阵里,一个个或刚毅或威武或谦逊或深沉的血肉之躯,在重复规整中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钢铁长城”这钢铁长城在焊卫着始皇帝的勃勃野心中形成了中华民族雕塑史上的光辉而灿烂的一页。

马踏匈奴

在中华民族统一之初,匈奴这个不断骚扰秦汉的民族,令中国历史上最霸悍的秦始皇也只有筑长城以御之。而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却六败匈奴且将其赶至塞外,其功甚伟!故有这“马踏匈奴”的雕塑,人们以此纪念那个为民族的利益而舍生取义的人。

马踏匈奴是典型的东方写意文化,它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将深远的寓意韵含其中,并不去过多纠缠解剖的正确或细节刻划的准确与否等形式因素。真可谓“大写家不论笔画”。

铜奔马

在农耕文化的中国,人借畜力生产,劳作代步,故此人们想象中最快的莫过于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神马了。

马踏飞燕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生动地传达了这匹马速度之快,可以腾空而起,可以将疾飞的燕子踩在脚下,这便是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文化艺术的束缚是很少,人们的思想是极端活跃,不然怎么会出现“百家争鸣”以及“连横合纵”等等那么多的观念与行动。

长袖舞女俑

在人类早期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便有埃及的木乃伊,中国的兵马俑等等。埃及法老通过保存其尸妄想长生,而中国统治者却通过厚藏要在“阴间”继续其统治与享乐生活。在歌舞升平的前世生活中视觉美感使其留恋生之永恒,然不可得,也便只好借艺术家的直觉创造留下这瞬间意象供其品味。

这温存娴姝的神情,婀娜多姿的舞蹈是那个时代艺术家对其所处生活时段的瞬间截取与物化升华的艺术表现。

击鼓说唱俑

在中国传统雕塑中,艺人们对生动瞬间给足了关注。从马踏飞燕到长袖舞女俑再到这击鼓说唱俑,这些凝固的运动瞬间展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故事,让人们在有限的瞬间中去感受和把握那无限的生活画圈。

这诙谐可爱的丑陋艺人,那短胖的身材,夸张的神态,在艺术家的眼里竟是如此迷人。这不禁让人想起罗丹的那句话:艺术中最伟大的丑和最伟大的美一样称缺,而只有平庸可以忽略。

麒麟

在中国帝王事死如事生的丧葬制度下,其陵前用于助人通神、助魂通天的祥瑞动物造型,在汉代业已出现大型灵兽石雕。

南北朝间的这件刚劲勇猛的麒麟造像使其它的帝陵石兽大为逊色。这威风灵动的瑞兽大气磅礴地展示着王者之气,似在从容等待飞天一瞬的来临。

大卢舍娜佛

当佛教在汉代传入中国后,释加牟尼及其教派便如狮吼响彻九州大地。佛教在冲击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被中国文化所改造。在南朝的四百八十多所寺院里聚集着  宏佛法的弟子。为宏扬佛法而开始的佛像雕塑不久便在敦煌、云岗、龙门等地一一上演。

卢舍娜大佛是建在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的唐高宗时期。宽容的社会风气,大度开放的社会意识造就这庄严、典雅、睿智善良而宁静超然的大佛。

乐山大佛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下,建筑、雕塑等无不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唐太宗的以山为陵,和乐山大佛以山为佛都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它的大气开阔使其成为闻名中外的雕塑名作。

滔滔江水在佛的脚下日以继夜的流向远方,庄严宁静的大佛却无动于衷地倚江而笑,看世事变化,人来船往。这就是佛的境界,中国雕塑工匠们是以怎样的聪明才智完成了这座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雕凿!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原是初地菩萨在听了《大悲咒》后,利益一切众生的宏愿使其长出千手千眼。利益一切众生,这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聋哑人邵丽华她们用残缺的人生上演着利益众生的美好和精彩,难怪能羸得世人的喝彩。

在千手观音前我为自己想象的苍白无力而感叹。中国艺术家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敢想的一群人,难怪毕加索要说,真正的艺术在中国。愿所有艺术家地千手观音前能如初地菩萨一样顿悟,为人们奉献出自己的精品。

千手千眼佛的形象根据传从杨惠之开始,到明代这尊塑像,近千年的发展,到此功德园满很能征服观众。

持杖罗汉组雕

清代城市市民经济有所发展,而雕塑艺术却日趋没落。在文字狱的催残下思想的懒惰,使得艺术方面再也难以产生马踏飞燕式的杰作,有的只能是这缺乏概括的世俗之作。这精巧细节所掩盖的是思想的空洞与贫乏。这俗艳的艺术已如大清王朝一样在虚浮中等待着末日的来临。

惜春作画

随着封建王朝的末落,雕塑艺术也从乐山大佛这样的宏篇巨著而沦为案头的摆设。可谓是雕塑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了。雕塑艺术似清王朝一样在苦苦地挣扎着。

武微的雕塑艺术在泥人张的手中走向世人。惜春作画,以自然稚拙的夸张和概括手法生动地传达出了惜春的柔弱和聪慧。

收租院

中国传统雕塑主体随着清王朝的结束也由民间工匠转向了现代的知识阶级。在近代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部分在法国的写实雕塑和前苏联的现实主义雕塑影响下,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终于成了中国的现代雕塑主体。

收租院是中国现代雕塑的第一次成功尝试。它通过中国传统绘画的长卷式构图,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生动地再现了收租院里曾经上演的故事。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近百年救亡图存的奋斗结晶,是中国现代史的一座丰碑,也是中国雕塑的一个理程碑。是清王朝中式微的雕塑,在新时代里发展状大的见证。

 西方雕塑艺术掠影

在近代随着西方工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在物质生产日益繁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文化艺术研究的行列中,于是西方的艺术文化在“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人们在这“文艺的春天里”大摆盛宴品味自人类诞生以来的文艺甘露,畅饮文艺带给人们精神上的琼浆玉液。

威林道夫的维纳斯

当人类初见自己形象时,那种惊荒好奇与神秘感,让其来不及细细品味。人类在自然母亲的怀抱中用抽象的手法刻下对生生不息的祈愿,让后世在这生殖的崇拜中去洞悉生之艰辛。

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着自己,也享受着自身创造的乐趣。人类通过对这集体意识的概括,简略地描述了那群曾经鲜活的生命对其生存过程的尊重与热爱。让后世个体在这作品中去认识和欣赏人类最初的概念和内涵。

狮身人面像

穿越时光的遂道,斯芬克斯的足迹在这狮身人面像上凝固成一个永恒的传奇。

在人类的历史上东西方都有对狮子的崇拜,国人认为狮子“铜头、铁脑”威武神勇是异域之神兽。连佛讲法都喻为是狮子吼,且认为佛是人中狮,故以此守墓便可得永生安宁。

今天在这巨大而沧桑的人类雕塑遗物前,人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威猛与强悍。

掷铁饼者

追求完美的信念,与精彩的瞬间造就这永恒的典范。这是生活艺术化的记录,更是艺术生活化的范本。

在人类发展的旅程中,人的自律理信念指引着人们进行艰难的自我超越。体育这个人类与自己为“敌”的运动,造就着人类健全的体魄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艺术在为人类喝彩中也为自己立下了超越的标竿,以狮身人面像的庄严雄伟到这掷铁饼者的自然真实,艺术超越的不仅是双足支撑重心向单足支撑重心的转变,更是人类对思维定式的突破与抗争。

米洛斯的维纳斯

在希腊化时期的艺术中,在“欣赏肉感的时尚风气”中维纳斯美而不媚的典雅高贵,将爱和美的女神所具有的青春活力及健美身材展现的淋漓尽致。

将其与维林道夫的维纳斯相比我们很容易被这个高贵典雅的女性所吸引,她所透露出的关于人的文化气息,使我们感受到动物性的生殖崇拜已然是明日黄花。

人类已然走出最初的自我,将目光骤在艺术创造的焦点之上,人类已然将艺术视为升华和固化人类美德的工具。

在人的自由发展中,宗教的阴影不知何时一统天下,将人拉入到暗无天日的黑夜之中。在漫漫黑夜的中世纪里,人们在默默地抗争中等待文艺的复兴。

在文艺复兴的当夜,坐卧不宁的米开朗基罗将自己的沉思与不安固化成这夜的天使。这动荡的构图似在预言着人类在压抑千后后必将到来的那场资产阶级大革命。

大卫

人类在面对未来困难时所具备的自信、镇定和必胜的信念,造就了这个以色列的少年英雄。

在米开基罗的神奇创造下,这个人类完美的化身,紧锁的眉头,坚毅果敢的目光无不在告诉人们中世纪的黑暗必将过去,而美好的生活一定会来。

伏尔泰

这个伟大的启蒙者,和蔼的笑容下一代智者的灵光,照得法国的天空灿烂辉煌。老而瘦削的身躯却包裹着未来世界新鲜的胚芽。他用敏捷犀利的思想向法国乃至欧洲演讲着关于未来的构想,在人们灵魂的深处播种着未来的种子。

乌桐伟大的雕塑字,他敏锐的观察力化成这生动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一代智者的风彩。

思想者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的问题虽尚未提出,但生命的追问从不放过每个思想者的灵魂。

但丁在面对众生的苦难时也无能为力地任凭上帝的处置,自己只有在内心深处接受痛苦的煎熬,而罗丹将自己艺术探索中的痛苦体验移植给但丁,使其在人类的痛苦中留下自己的影子,告诉世人们在揭开古典雕塑为人裹上虚伪遮羞布,展示人自然美的过程中罗丹曾如此痛过。

张弓的赫刺克勒斯

当罗丹的痛苦思索尚未终结,他的弟子便用雄浑刚健的力量突破了他的艺术禁区,带给人们一种坚硬精犷的雕塑形式。

赫刺克勒斯的硬弓射出的箭,不仅射杀了与人为害的怪鸟,也射出了反传统光滑细腻的表现手法,而将强劲力量和张力射向尚未作好欣赏准备的人们的灵魂深处。

地中海

在布德尔反传统的神箭射出时,马约尔也在其艺术中极力避开老师艺术中的文学性,并对繁琐和细腻进行大胆的简化,从而将雕塑限定在雕塑之中。

他用健硕的女人体来表达他对滋养欧洲文明的地中海的热爱之情。他在温和宁静中删繁就简地创造着没有战争、没有贫穷、没有苦难的理想王国。在富饶安祥壮美的地中海中寄托着他对人性的静穆与忍耐的期待。

王与后

自信从容的王,端庄贤淑的后,在人类记忆的旷野里相伴守望,守望人类最初的梦想与现实。

享利摩尔将对人性的关怀化为这神秘的吸引,吸引我们去感受雕塑的纪念性,庄严感和雄伟气势。

自由女神

对自由的向往引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执着的奋斗。在洒满奋斗者血泪的道路上,坚强不屈的美国人民写下了自由独立的宏愿。

巴托尔蒂将生活中真实的一幕化为这永恒的动作,指引着人类在自由之路上的不断攀登与奋斗。

当代名家力作我读

当代中国雕塑整体风格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们艰苦探索和实践的结果。从学习法国的写实主义到前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再到研究本民族自己的传统雕塑语言,中国雕塑走过了漫长艰辛的探索、实践回归之路。

岁月之痕

小时读《艰苦岁月》并不很懂,不知何为艰苦。而立之年,有了生活的磨难,方发现它不仅是一尊雕塑,更是中华民族在对待困难时的一种坦然面对的心态。

近代中国是一个积弱的民族国家,在般坚炮利的东洋和西洋人面前,一次次的挫折使这个“龙之传人”失缺了信心,而被洋夷视为乌合之众。在亡国灭种的危险时刻,中国共产党挺身而出,带领着这个民族走向了艰难的复兴之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四九年迎来了中国人民的站立。

《艰苦岁月》生动真实的再现了那个艰苦年代中从容镇定的人们在战斗中忙里偷闲进行自娱的一瞬,数十年的奋斗与抗争在这一瞬中得到永生。这一瞬间的情景见证和再现了民族复兴路上的艰辛与苦难。

立体文人

中国是以文治天下的国家,文人在中国社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说到文人不能不谈孔子,这个对中华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孔子生于没落贵族家庭,一生好学,他删诗书而定礼易的行为给中华文化的发展定下了一个大的基调。而他广收门徒的行为又使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得以很快盛行。汉的察举孝廉,唐的科举制更进一步从制度上使文人阶层得以繁盛。而安史之乱这个社会变迁的分水岭,使门弟迅速跨台,士人流落民间,百姓加入士族,文人阶层得到大幅扩张。明清之际随着文字狱的兴起,文人思想倍受嵌制,科举制度丧失了生机化为疆化的“八股”,文人彻底沦为铅入故纸堆里的书虫,直到二十世纪初,新的时代将文人升华为知识阶层,文人重又回归社会发挥其精英骨干作用。

梅兰竹菊是传统文人雅士们的主要审美内容,常出现在文人的诗书画中,随着时代的变迁梅兰竹菊在文人的记忆中一点点被淡化。就在人们快要将其遗忘之际,文楼先生用现代钢铁将其唤醒,使其重回人们的审美视野。

这个当代人用现代金属材料通过现代雕塑手段复活的文人题材,立体地挺立在世人面前,向人们讲述一个关于现代人对于传统的缅怀和向往的故事。文人风骨在此中凸现,让人在这曾经久远的审美主题中看到未来的生机与希望。

铁肩道义

初见钱先生的《铁肩道义》李大钊塑像时,一股油然而生的敬佩刹那间将我包裹,窒息之中的我在内心说:这是一个大写意的中国人,一个胸怀天下的中国文人,一个真正以天下人福祉为己任的中国文人。古往今来的中国土地上曾有多少这样的铁肩担道义的仁人志士啊!过家而不入一心治水的大禹,流血变法的商鞅,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统治的陈胜吴广,秉笔直书的司马迁……他们一个个用一腔的浩然正气在谱写着这个古老民族的辉煌诗篇,他们唯有他们的铁肩方能担负得起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重担。

钱先生的雕塑形象真实而手法夸张,但又恰到好处地展示了李大钊先生的铁肩道义的革命胸怀,李大钊先生在此塑像中可得永生矣!

丝路遗风

在千年古都西安的城西,有一处用粗犷的花岗岩雕凿而成的一组行进在沙漠中的驼队,这便是《丝绸之路起点》雕塑群。

这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代雕塑家之一的马改户先生的作品,这一代雕塑家接受了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观念,其作品具有极强的现实感。

今天当我们走近《丝绸之路》群雕时,仍会被那和蔼可亲的牵驼老人和充满生活情趣的人物对话及那调皮的小狗所感染。漫步《丝绸之路》群雕周围,耳畔似乎又响起那叮铛作响了千年的驼铃。在悠扬的驼铃声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一个和善友好的民族在向我们走来。

衣钵传人

中华民族是世界文明历史最早的民族之一,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融合了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各族。它是个开明、民主、爱好和平、与邻为善追求和协的民族。

在中国历史开篇便明确地写下了民主自由,有例为证:尧舜之世流行禅让制,汉代有察举孝廉的推荐制。当然在中国封建统治的数千年里一直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极权统治,但就是在极权统治最鼎盛的唐代,中国也没出现二战中那样的战争狂人。相反却是实现民族平等,吸纳外国和少数民族人在朝为官,实现胡汉一家的民族平等制度。

中华民族就这样代代相传地继承着祖先的民主、开明与邻为善、追求和协直到近代列强的入侵。数千年的和协宁静被破坏后,中国人民方开始放眼世界去认识这个急速变化着的现实。并在现实中发展和调整未来的方向。

《衣钵》将中国现代民族服装——中山装作为载体,形象直观地告诉人们这《衣钵》背后不断变换更替的中华奋斗史。

大象无形

老子是中国文化发源初期的一座纪念碑,是我国人民熟知的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多,其长像描述也少之可少,然其五千言的《道德经》却历经二千五百年的历史风雨亦然灿烂,老子的身影在滋润中华文明二千五百年的《道德经》中依稀可见。

《中国老子》描述的老子形象似善利万物之水,似无状这状,无物之象,又似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大象无形之貌。

初见此像于西美雕塑中心,当时脑海中溢出“曹衣出水”四个字,又觉不甚恰当,但这中国雕塑内容和中国式的形式还是和“曹衣出水”有些联系。我对朋友说:“这是民族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

近年随着对《道德经》的了解,更感到这尊雕塑不仅反映的是老子这个人,更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物化的表现,是大象无形,大音稀声的阐释,更是国人文化寻根意识的反映与记录。

观念的门

中国传统雕塑在历经几千年的写意达情后,在近代随国力衰败而日渐式微。在一批批艺术救国者前赴后继的努力下,中国雕塑走上了西方写实主义的路子。在几代人近一个世纪的努力下,今天中国雕塑终迎来了对现代的渴望。

在西方传统雕塑发展的过程中,刚开始人们侧重于雕塑共性技术的研究。今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人们将研究的重点转向艺术的个性化语言和独特个体观念的表述方式。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侧重于帝王,仙佛的权力描述,近代则侧生英雄和集体意识的传达。今天中国雕塑也迎来了一个释放个体生命活力,表达艺术个性的开放时代。《观念的门》琐闭的是过去的陈旧,但它却告诉我们琐闭之后有个开放的未来等待我们去拥抱。

关中的呐喊

关于李小超我知道的不多,但他的作品却见得不少,最近在朋友的引领下,又一次在大雁塔附近看到他的作品。

望着这将永久定格于文化古都的关中表情,看着这生动活泼而又及富夸张的关中人物表情和亲切感人的情节趣味,我、朋友及身边如织的游人无不交口称赞。

这一点也不符合学院传统雕塑美学的作品何以在行家林立的文化古都落地生根呢?这平凡的关中表情,这庸俗的日常生活何以在雕塑家手下如此让人陶醉?带着困惑,带着问题我走入美学天地去探寻这现象背后的真理,历经千辛万苦终在美感经验形态中找到答案。一般说来,一个时代会有一种美感经验居于主导地位,原始时代是神秘的原始崇高占优势,古典时代则是优美占优势;近代则是崇高的时代;现代则是丑和荒诞占优势。牛宏宝先生在其美学著作中如此说。

想着牛先生的话,再看这生动的关中表情我才更深刻地理解了现代艺术和现代人的审美心理,这关中表情表现的内容贴近生活,处理手法了极符现代感,它一反传统雕塑的细腻光滑,犹如凡高那精犷而饱含激情的画笔,在倾诉着现代关中人对生活的强烈感受。

这是时代的强音,这是关中的呐喊,它再也不似那摆放了千年犹如兵马俑一般机械僵硬和冰冷。它再也不高高在上地俯视日常的平凡与琐细。从“五四”的那声呐喊到这关中表情的出现,中国有太多的人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才挣得这鲜活的平凡,这是平民的胜利,这更是改革在成效,这就是今日中国的心声。

 关于创造

创造是人类得以诞生的根源。东西方都有关于创造的典故可资佐证,西方有创造亚当的传说,中国有女娲抟泥造人的故事。由此可见东西方对创造者都极为尊崇,甚至将其提升到神的高度,何以如此?我以为这是人类一项极为聪明的智慧激励机制,让创造者享受尊崇,人们通过尊崇的力量去推动创造,以享更多更好的创造成果。

创造是欣赏和评论研究的基础,是艺术世界形成的本质和根源,没有创造便无从欣赏。

在人类发展的数千年里,人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雕塑便是其中之一。前面的关于创造的传说故事反映的便是人类最初关于的雕塑记忆。如果说口头传说还不足信,那么出现在奥地利威林道夫的维纳斯则是人类曾进行过雕塑创造的真实物证。在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中,雕塑曾被大量地用于显示王权的神圣。如埃及的金字塔雕塑群。在希腊文明鼎盛期,雕塑被大量地用于神庙的建筑,神庙的公益性使得城市雕塑在此中蕴酿。之后随着中世纪的到来,宗教统治使得艺术成了上帝的奴仆。文艺复兴唤醒了人类沉睡的思维,于是艺术领导着人们逐步走出了上帝的阴影,而迈入科学的殿堂,从此人类从精神世界步入物质时代。随着现代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诉求逐渐增多,于是城市雕塑、旅游、体育等如火如荼地在世界各地登台亮相,城市雕塑以其庞大的空间体量在填充着城市的虚空,也在更新和引导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城市雕塑这个中国城市的“新宠儿”以其庞大的体量“强行”登陆公众的视野,逼迫着人们去认识欣赏提升和改变审美观念,构建人们美好的生活愿景。

西方的城市雕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培养和造就了欣赏城市雕塑的观众和创造城市雕塑的艺术家。他们享受和创造更新着西方的城市雕塑艺术。在中国 “这个没有城雕传统的国家”里,城雕的创造的欣赏尚处在一个有待培养和提高的阶段,对此我们应在学习欣赏西方优秀作品和研究中国传统雕塑中去逐步提升和建立起一个属于中国的城市雕塑蓝图。

那创造者需要怎样的素质?创造又有哪些方法泥?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理论中得到以下这样一个简略的答案。

创造者首先需具备对人、事、物高度的精细观察和独特的感悟以及饱满的创作激情和形象思维能力,再有与之相关的专业技能。

观察是我们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条件之一,一个人没有对事物的极大兴趣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对其进行观察的,没有观察便无从去认知。没有相当的认识高度又何来独特感受。没有独特感受又怎能有独特的创造。所以精细的观察是从事艺术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

有了精细的观察必然会有独特的发现,罗丹老先生不是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如果我们发现了能够感动我们自己的美景,然后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去表现那一定是独特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处在不同时空不同条件下的独特生命个体,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出自己那特有视角那作品一定是个性化的。

有了精细的观察,找到了独特的感受,下来我们就需要有饱满的激情和欲望去表现它。这时就需要专业化的艺术技能。一件艺术品的成功与否关键便在于此,如果有了前面所说的观察和观察结果,而没有激情和技能去传达表现那无疑将半徒而废。同样如果只有激情和技能而没有独特的观察和感悟,只能作出一些人云亦云的雷同之作。

创造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构思和传达两阶段。构思从观察发现开始在形象酝酿中生成审美意象。传达是运用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将审美意象进行构思进而物化升华的艺术生成过程。

历史上的艺术创造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注重立足现实艺术地去认识表现世界,追求典型性及时代感。

2古典主义创作方法

注重忠实于自然、合乎理想、强调复古,以模仿希腊、罗马艺术为其主要特征。

3 自然主义创作方法

注重追求现象的真实,不求典型化,用生物、物理的眼光去认识和表现自然、社会和人。

4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注重以理想为核心,注重情感的表现与传达。

5 西方现代主义

注重艺术形式感及非理性是其主要特征。

前三种可谓是再现性艺术,它遵循的是按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描绘和表现对象。

后两种可谓是表现性艺术,它是按艺术家自身愿望而将表现对象予以再生以传达艺术家的个人感受。

欣赏和创造是一个无限循环的过程。

生活中某人、事、物感动艺术家形成作品感动观众产生评论引起艺术家创作冲动返回生活寻找创作灵感。

艺术家用作品引导观众,观众用评论调整艺术家创作。

残记

而立已有几年,却仍难理性生存,常为情绪所左,甚是苦恼。偶得真人点化,既已如此何不由之,初以为误人之道,后偶试之,果然甚善,于是大行其道,方有此记。

虽星星点点、残缺、零散,但都却至真之极,对能“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者或可起抛砖引玉之效。

04年9月4日凌晨

 

关于作品的说明

简单说来,我的作品可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做出来的,这部分作品一开始我便知道它将是什么样子,这部分只是顺着感觉作,不断调整直至再也无法做下去为止。

其二是悟出来的,这部分作品只是瞬间灵光闪显的记录。当那道灵光出现时,我便听从体内那个“200万岁的自我”的指使任意挥舞直至符合那灵光的图影。

最后是梦出来的,这部分常伴在我的梦中或纠缠于黎明。常使我苦不堪言。它们大都在我脑海中游荡了多年。不将它们赶出脑海便永不得安宁。直到那天它们细小尾巴上最后的一丝毛都赶至雕塑或文字中,我方能得解脱,才得逍遥自在,但这逍遥自在总是太过短促。

我的世界由读书、教书、做梦、作雕塑和写作构成。在读书时,我跨越时空与那过去的或当代的伟大灵魂进行沟通,在教书时我与未来对话,探寻这个时代的气息。而做梦时我则和体内那沉睡了“200万年的自我”做斗争,然我们谁  也难以说服对方,便每每在握手言和中重归于好。做雕塑时我可能失控,我无法驾驭那“200万岁的自我”索性信马由缰,写作则是对上述状态的文字记录。

我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这些是我的作品,我想通过它们来认识你——热爱艺术的人们。

有个问题我想请教;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一直搞不懂。这不懂持续了许多年,在接受正规的美术教育之后更加不懂,经过多年的探索现在似乎有一点认识,以上作品便是这认识的结晶。有人称之为艺术,但我知道艺术不止如此还应有更多内涵,这一点我懂。

谨以此致谢喜欢我作品的人们。

04年4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